寶媽都給寶寶吃什麼呢?嬰兒輔食什麼牌子好(國內篇連載二)

看完這篇,你可以輕鬆自如地應對寶寶輔食添加

育兒群裡很多爸爸媽媽一直在催我寫怎麼給寶寶添加輔食,很多家長非常迷茫,內心還很焦慮,一如當初的我。好吧,輔食篇來了。

我上醫學院時學的是第六版的《兒科學》,上面白紙黑字清楚地寫著嬰兒4-6月開始添加輔食。而時常刷微博的我關注了很多育兒大咖,很多人說滿6個月再添加,也有很多說4個月就可以添加了。當時就迷糊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聽誰的?就沒有個類似於人家美國的那種指南出來指導大家麼?

我是個較真科學派的媽媽,從來不甘心人云亦云。於是又開始了學學學模式,在給自家寶寶添加輔食前我真心做了不少功課。

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佈的《嬰幼兒餵養全球戰略》明確指出:母乳餵養是為嬰兒健康生長與發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種無與倫比的方法。作為一項全球公共衛生建議,在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以實現嬰兒的最佳生長、發育和健康。6個月之後,為滿足其不斷髮展的營養需要,嬰兒應獲得安全的營養和食品補充。同時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並提出:兒童有權獲得充足的營養及安全和有營養的食品,兩者對於實現其享受能獲得的最高健康標準至為重要。

衛生部婦幼司在2007年公佈的《嬰幼兒餵養策略》提出:要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及時合理的添加輔助食品。據介紹,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發生與不科學的餵養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研究表明,我國兒童出生體重及6個月內體重的增長與發達國家兒童相比無明顯差異,而6個月後差距逐漸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家長缺乏科學餵養知識,使許多嬰兒在6個月後不能及時和合理的添加輔助食品,影響嬰兒生長髮育。

特別在農村,添加輔食的時間、輔食的營養成分等方面都難以做到及時、合理、安全和符合營養要求。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啊。我兩個外甥和老公侄女都在農村,吃飯真的不要太難,一個比一個還瘦,大外甥和侄女瘦得跟猴似的。一頓飯往往只吃一點喜歡吃的菜,經常都是一粒米都不吃,挑食挑得髮指。記得今年過年回老公老家,他爸媽和弟弟弟媳四個人輪番來勸喂近4週歲的侄女吃飯,就是不吃。此情此景看得我心裡異常難受,發誓我家的寶寶將來可不能這樣。

據世界衛生組織測算:兒童時期消瘦可導致成年期身高損失1%;兒童時期消瘦導致智商降低5~11百分點;一個人營養不良將損失他一生中創造的生產力的10% ;營養不良可以造成GDP的損失高達2%~3%。嬰幼兒時期是人一生髮育速度最快的時期,也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階段,到3歲時大腦的重量應該達到成人的80%。如果在嬰幼兒期發育不良,以後追加生長是十分困難的。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反覆的論證和研究(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後提出,大多數嬰兒的輔食添加應該從滿6 個月時開始比較適宜。因此建議在寶寶滿6 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

為什麼不建議早一點添加呢?

小嬰兒的腸道是身長的5-7倍,成人僅為4.5倍。小嬰兒的小腸相對較長,分泌和吸收能力較強,有利於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但也容易使其他食物分子通過腸壁進入血液,從而發生過敏反應。由於嬰兒的腸壁屏障功能較弱,腸腔內毒素、消化不全的產物易通過腸壁進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和中毒。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適應食物質和量的大的變化。所以,6個月內的小嬰兒無論從消化系統的發育,還是從消化酶的發育來看,都無法適應乳類以外的食物,還是以乳類為營養素的主要來源。

但是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狀況都不一樣,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添加輔食時機:

①對飯菜感興趣、小勺觸及口唇能張嘴、吸吮、吞嚥。

②餵奶形成規律,餵奶間隔大約4小時,每日餵奶5次左右。

③唾液分泌量顯著增加。

④頻繁出現孩子咬奶頭或奶嘴現象。

⑤母乳餵養每天8~10次、人工餵養的孩子奶量超過1000毫升仍顯飢餓。

⑥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低體重兒達到6公斤,給足奶量體重仍不長。

⑦少許幫助可以坐起來、伸舌反射消失。

具備以上條件,就可以給孩子添加輔食了。但是最早不能早於4個月,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

我家寶寶在5月21天的時候差不多能滿足上述①②③④⑥⑦條,於是我就決定開始給她添加輔食了。首先添加的就是含鐵米粉。在米粉的牌子上我也研究了好長時間,最終選擇了嘉寶,很香,很好吃,寶寶非常喜歡。之後買過幾瓶喜寶,就完全不吃。我們聞了聞嚐了嚐,一股怪味,真的不好吃,沒辦法全部退掉了。僅僅是我們家的體驗哈,不喜勿噴。

寶媽都給寶寶吃什麼呢?嬰兒輔食什麼牌子好(國內篇連載二)

上表非常重要,建議大家下載下來。請一定按順序來添加,這樣才不至於太挑食,而且能較好地促進寶寶吞嚥和咀嚼功能的發育,養成一個良好的進食習慣。

Q:為什麼要首先添加含鐵米粉而不是蛋黃?

A:因為蛋黃中的鐵不易被嬰兒吸收,而且容易過敏。米粉是不容易引起嬰兒過敏的,而且能夠強化鐵。6個月之後,寶寶從媽媽那獲得的鐵已基本耗盡,需要及時補充,所以含鐵米粉正合適。切記,米粉不要用配方奶來調,就用白開水調,因為米粉中有植酸,與強化鐵的配方奶混合,會影響鐵的吸收。

Q:為什麼要先喂菜泥不能先喂果泥?

A:人類的基本味覺大致分為4種:酸、甜、苦、鹹,其他味道都是由這4種味道混合而成。人們對甜味反應更積極,因為甜味能夠帶來愉悅的情緒。這也就是人們為什麼喜歡吃甜食的原因。而其他3種味道,尤其是苦味,人們往往是拒絕和厭惡的。寶寶也是一樣。果泥甜度大,如果先喂果泥,很容易迎合寶寶對甜味的喜好,容易引起寶寶對其他口味食品的拒絕,再喂菜泥就困難了。

Q:肯定有家長問孩子不愛吃蔬菜也沒關係吧?用水果可以代替吧?

A:不可以。蔬菜和水果可以提供膳食纖維、礦物鹽、維生素,但水果中的含量比等重的蔬菜含量要少。同時,水果還有大量的糖,熱量大於蔬菜,過食水果容易造成肥胖。因此,二者不可偏廢,應該合理搭配,才能使孩子的營養全面、均衡。

Q:蔬菜水果要怎麼添加?

A:孩子添加蔬菜和水果後要保證每天深色蔬菜和水果。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紫紅色蔬菜和水果要佔一半,因為含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質和色素物質,如葉綠色素、葉黃素、番茄紅素、花青素不但有促進食慾作用,而且呈現一些特殊的生理活性,如抗氧化作用、調節免疫等。

添加輔食原則

由於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和對食物的適應性和愛好都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因此輔食添加的時間、數量以及快慢都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循序漸進。

1、要一種一種逐漸添加,先試一種,待試用3天后,如果孩子消化得很好,再添加另外一種。每添加一種食物都要觀察寶寶大便異常或拒食等情況,應暫停喂此種食物。待大便恢復正常後,再從開始量或者更小量喂起。首次添加新輔食,不可太多太急,要從少量喂起。

2、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淡到濃,由細到粗,逐漸增加。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引起寶寶消化不良。

3、在添加輔食過程中,如遇到寶寶患病、天氣太熱、嬰兒消化不良時,應該延緩增加新的食物,避免生病或者加重病情。

4、寶寶食品單獨製作。1歲之內建議嘗試多種多樣的食物,膳食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添加的食物要新鮮,製作過程要注意衛生,而且要現做現吃,不要吃剩餘的食品。

5、寶寶吃飯要固定時間、地點。待11個月大左右,三頓輔食最好是與大人的同步,便於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將母乳或者奶粉放在早上起床,上午10點左右,下午午睡後,睡長覺前吃。

我們吃飯時就把寶寶放在餐椅上,坐在餐桌旁邊。我家的餐椅是可以調節背靠角度的,160度、130度、110度三檔可調,可躺可坐。她還很小時,就躺在餐椅裡,立在餐桌旁看著我們吃飯,真虐啊,哈哈。。。。。。

寶寶基本完全按照上面這些知識來添加輔食的,現在看起來效果還是不錯的,不怎麼挑食,大部分食材都嘗試過,各種肉類,各種顏色的蔬菜,各種水果基本都吃過。就是食量太小了一點,沒辦法,她吃這些就夠了,再強迫還是不吃,還容易引起她的反感。所以,罷了。

另:我們家的到能8-9個月能吃肉泥的時候適量添加了一點點鹽,有一點點鹹味。因為不加一丁點鹽的肉泥她一點也不吃,加了以後明顯吃得多了。所以還是要根據小孩情況吧,個人觀點哈。

好了,歐了,希望大家的寶寶都吃嘛嘛好,不胖不瘦,健健康康。都12點多了,午安,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