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明朝大臣都不怕死,都敢死諫皇上。而清朝大臣都自稱奴才只會拍馬屁呢?

藍星隨筆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沒跑出名利二字:明朝大臣圖的是名,清朝大臣圖的是利。

明朝的官場風氣特別惡劣,尤其是到了中後期,大臣們都以和皇帝作對為榮。如果哪位大臣被皇帝打了屁股(梃杖),或者被砍了腦袋,就會名滿天下,成為人人稱頌的大忠臣。

這種風氣越演越烈,最終導致大臣們“為了反對而反對”,純粹是為了博取一個忠臣的好名聲。

比如萬曆皇帝立太子的事情,立長子還是立幼子,不值得大動干戈嘛。可是這事兒居然導致君臣冷戰了二十餘年。

大臣維護“立長不立幼”的傳統,本來無可厚非,可因此導致君臣失和,使得萬曆皇帝二十幾年不上朝,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爭到最後,已經不是爭論這件事情本身了,而是爭的一個面子,一個名聲,彷彿誰低頭了,誰就是奸臣。

比如那些明朝御史,為了博取名聲,專門找皇帝的茬兒。一旦把皇帝惹怒了,被罷官,那麼肯定意氣風發,志得意滿,此行前百官相送,回到老家也是百姓稱頌。

這種風氣,肯定是不正常的。

清朝的大臣則代表了另一個極端,他們匍匐在皇帝腳下,只甘心當一條好狗。一切所作所為,只為了討皇帝的歡心,保住自己的高位。

清朝的大臣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在清朝當官是一本萬利的行當。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誘惑是很大的。

所以,明朝的官普遍很窮,便圖名;清朝的官有利可圖,便圖利。

論無恥,並無高下之別。


趣談秘史


這其實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因為明朝的內閣權力太大了。從最初的建文四年到崇禎十七年,明朝的內閣大學士也從一個小顧問到達了明朝中後期相當於宰相那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所以明朝才有“文官治天下”的說法。也就說當以整個文官集團為根本利益的文官們地位得到提升的時候,這些大臣哪怕就是頂撞了皇帝,皇帝也不敢拿他們怎麼樣,有時候甚至被氣的只能在宮裡自己偷偷跺腳和抹眼淚。

從明朝中後期起,除了王世文和于謙因為“奪門之變”(被冤殺)這種發動篡位政變,觸及原則問題被斬殺的大臣以外,很少就聽說有文官大臣被皇帝給直接殺掉的。想當年(公元1449),土木堡之戰全軍潰敗,皇帝被俘的消息傳到國內,大明的文官大臣們為了洩憤,直接在朝堂上當著朱祁鈺的面把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使馬順給活活打死了,當然,馬順是白死了。

相對而言,清朝的內閣就不怎樣了,雖然滿清入關後沿襲明內閣制設立了內閣,內閣大學士同樣為百官之首,相當於宰相,被尊為“中堂”。但自從雍正帝設立軍機處之後,內閣也就只能每天辦個日常,無法觸及帝國最高機密了。大家都知道的和珅,人家是文華殿大學士,“和中堂”,內閣首席大學士、軍機大臣、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百官之首,可嘉慶還不是一句話就嗝屁了。這樣一個政治環境,哪個不開眼的文臣還敢上去喊:“皇上,你這是不對的”,差不多就是直接找死。換了明朝的大臣,應該能夠直接脫了鞋子上去罵,反正他不怕。

二:你還真別說,明朝的大臣還真比清朝的大臣不怕死。受儒家思想薰陶嚴重的漢官,也就明太祖,成祖這種殺人狂魔能夠整壓地服服帖帖的,隨著皇帝的越來越和諧,百官膽子也越來越大了。在他們心目中,基本秉持著《孟子》裡的那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反正死就死了,死了反正能青史留名是很多漢官的思想,這波換命不虧。當然,這樣導致了後來的東林黨……明亡了。

而清朝的話,一個文字獄就搞的百官跟只雞一樣了,哪還有幾個真心骨氣蕩蕩的。當然不是說沒有,比如說于成龍,曾國潘,可受儒家思想薰陶的漢官還是多於滿官。

最後,題中還說到了稱奴才,請注意,在滿族的習俗中,滿官本身對皇帝就有自稱奴才的習慣,這是民族之間習慣的不同

所以就有了如題的這個現象。


三觀粉碎機


清朝吸取了教訓。明朝有兩大弊病:藩王、言官。康熙皇帝曾經說,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言官引起的。明朝的言官權力不大,但是可以胡說八道上書皇帝,皇帝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捕風捉影,口無遮攔,上罵皇帝、下罵同僚,搞得皇帝心無寧日,大臣進退維谷。袁崇煥是被罵死的、陳新甲是被罵死的 、洪承疇是被罵失敗的、楊嗣昌也是被罵死的,熊廷弼、孫傳庭等等,沒有一個不是被言官逼的退無可退。

朱元璋設立言官並賦予他們監察權、檢舉權,本是出於監督皇帝和大臣的考量,沒想到後世愈演愈烈,失去控制。如果把他們罵萬曆皇帝的奏摺現在拿出來給你看看,如果你的手下敢這樣對你說話,恐怕你早就把他炒魷魚了。

這些言官亂說話已經很嚴重了,而不是言官的其他大臣也胡說八道。當年萬曆皇帝徵收礦稅,東林黨的老二葉向高上疏萬曆皇帝,說再這樣下去,肯定亡國,直接罵到了亡國的地步;東林黨老大李三才也是因為這個事上疏萬曆皇帝,說,皇帝你要這麼多錢帶進棺材嗎?已經到了目無君上的地步了。

清朝大臣自稱奴才是清初被皇權打壓的結果,清朝統治者在總結明亡的教訓時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採取了一些措施防禦。加上,當時許多明朝的大臣投降清朝,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也知道再胡說八道下去,又是一事無成,多說無益,還不如埋頭苦幹,或者喊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矯枉過正也不好。奴才太多也會亡國!還是要在拍馬屁和敢監督之間找個平衡點比較好。


坐看東南了


這是因為你對明清兩朝已經形成了刻板偏見導致的。

比如你說明朝大臣都不怕死,都敢死諫皇上,但是,明朝一朝還真沒有一個人用自己的死去規勸抗議皇帝的,他們抗議或者檢舉誰誰誰的時候,都還活著;而你覺得清朝大臣只會怕馬屁,但是清朝就真有用自己死去規勸抗議皇帝的,人真的是“一死諫君王”。

1879年,吏部主事吳可讀“尸諫”慈禧,要求將來載湉(光緒帝)生了兒子後,仍舊承繼為穆宗之子,使“大統有歸”。

而也就是這個吳可讀,當年因為一件彈劾案件惹怒了同治皇帝,同治皇帝認為他奏摺裡的一句話是欺負自己年輕,看不起他,於是感到自己被侮辱了,大怒,想殺吳可讀,都說出了“必殺此獠”這種話,結果根據大清律,死刑必須經過多位大臣集體簽名才能生效,最後,十三個大臣都簽名同意了,畢竟得罪了皇帝嘛,可就是有一個大臣,大理寺漢少卿王家璧不肯提筆,他認為“官例得聞風入奏,不應科以重罪”。

這個王家璧不管其他人怎麼說,也不管同治皇帝很想殺吳可讀,他就是不簽字;最後是王家璧勝利。三法司對吳可讀的死罪擬改為流放,王家璧這才畫押認可。

同治皇帝這麼厭惡吳可讀,最後因為王家璧的堅持,也沒有能殺的了;而王家璧無視皇帝和另外十三位大臣的意見,堅持不在死刑判決書上簽字,這是不是風骨?

說完清朝大臣有風骨的,再說一個明朝大臣沒風骨的。

都說清朝大臣沒風骨,拍馬屁,可清朝建國一直到滅亡,也沒有哪位軍機領班大臣跪過太監;而號稱有風骨的明朝大臣,還是明朝有史以來最有權力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就跪拜過太監。

著名明史專家,明史學會副會長樊樹志教授在《張居正與馮保——歷史的另一面》一文裡專門引用了一段史料批評張居正居然不顧體面跪拜太監:

“大伴馮保,挾衝主,操重柄,江陵(張居正)素卑事之。新鄭(高拱)既逐,保德江陵甚,凡事無不相呼應如桴鼓。江陵聞父訃,念事權在握,勢不可已。密與保謀奪情之局已定,然後報訃。次輔蒲州(張四維)進揭,即微露其一斑……疏入,漏下已二鼓。昧,特旨從中出,留之。香幣油蠟之賜以千百計,內閹持司禮之命絡繹而至,附耳躡踵。江陵時作擎曲狀,令小廝扶掖內閹,乃叩頭謝,強之立而受,雲:‘此頭寄上馮公公也。’”

當然,這並不是說明朝大臣就都沒有風骨,清朝大臣就都有風骨,我想說的是明清兩朝,都有有風骨的大臣,也有拍馬屁的大臣,而根據官員數量來看,我個人看法,不管是明還是清,恐怕拍馬屁的大臣都是多數吧。


蘭臺


明朝大臣不是不怕死,更多是不要臉,視天下蒼生而不顧。


明朝是聞風起奏,言者無罪。明朝大臣比較注重名聲,名聲越大,越受人尊重,即使你沒做出什麼政績,但只要你有一個好名聲,就可以做官,做大官。

而罵皇帝是最容易賺名聲的,你罵的越兇,就越證明你是大公無私,關心百姓的好官。而明朝比較奇葩的是,皇帝一般對此也無可奈何,底下人罵皇帝,皇帝不理他,他就繼續說,那麼明天這個人是好官就會傳遍各地;皇帝一想要打他殺他,他就叫得更歡了,因為這樣他就可以名留青史了,史官也是他們一夥的,士大夫聯合內閣甚至可以架空皇帝。而明朝後期一搬不殺戮大臣,海瑞就是因為抬著棺材上諫書聲名更甚。



從李自成攻入北京到清軍入關,明朝士大夫的無恥嘴臉就露出來了。爭先做奴才,官袍一換,辮子一留,又是一朝官員,皇帝雖然不同,但天下還是天下。不過清朝皇帝就沒有這麼好講了,當屠刀一起,士大夫在明朝時期養成的氣節頓時全無,皆跪地伏倒,自稱奴才,奴性使然?還是獻媚取寵?

到底是因為明朝給他們太多,他們反倒習以為常,自覺是應該的;當天下更始,一切重新開始,獻媚取寵,稱奴為婢反倒不覺奇怪了。


青史兩別離


我想你肯定也看出來了,因為這些所謂文臣的骨氣,都是有利益趨向的,有針對性的,當他們遇到的是好說話,“死諫”了也不會殺他們不會真正有生命危險還能博得美名的皇帝的時候,他們就會死命表現以顯示自己清正廉潔是個大大的好官來博取名聲。但是當他們碰到凶神惡煞能夠輕易揮起屠刀要了他們小命的皇帝的時候,他們會非常識時務,阿諛奉承以便升官發財。所謂的文人骨氣就是如此,表面滿嘴的聖賢道德掩蓋不了骨子裡的貪婪和見風使舵趨炎附勢。

想想看,朱元璋時期有哪個官員敢頂撞他?因為他會殺大臣。為什麼到了後期同樣是官員卻會變成那樣,因為朱元璋後面明朝的皇帝都不愛殺大臣。一句話,犯賤!!滿清同理,因為滿清權貴的殘忍這些狗官是深知的,他們可不會聽你賣弄清名,所以他們很乖很乖。這些人就是見風使舵的偽君子而已。順便說句,這些在明末對著皇帝表現得錚錚鐵骨不畏權勢的狗官,到了清朝全都上竄下跳賣力鑽營以求一官半職,著名的東林黨就是典型例子!不看明末的表現你會以為他們真是多麼不畏權勢視死如歸的愛國清官,到了明末改朝換代了才原形畢露。反倒是明末很多被視為奸臣的“小人”,一個個為了大明前赴後繼死而後已,所以看一個人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還是得看行為而不是嘴巴。

最後補充個理由,明朝大多數時候,臣強帝弱,大量權力都被內閣架空,而滿清大多數時候帝強臣弱,權力牢牢掌握在皇帝手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夢瑤臺


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明朝的風氣使然!二.清朝是滿人坐天下,思想理念不一樣!下面我就我的理解詳細說說。

一,明朝的官場風氣是和其他朝代不一樣的,明朝的文人都特別虛偽沒有沒有骨氣!明朝不論是言官還是其他文官,都以頂撞皇上為榮,頂撞的越厲害名聲越大,大家越認為你是個好官,越尊重你,而不是看你做了什麼成績,特別病態!大家看看《萬曆十五年》中的海瑞就明白了!還有一個例子,崇禎帝當時要遷都的時候,一個個的全部反對,那傢伙感覺都是忠臣!可是,城一破,有一個大臣殉國嘛?只有一個太監陪著!所以我說他們特別虛偽,誤國!你看看南宋的崖山之戰有多少文人士大夫跟著殉國就明白了!


二,清朝的思想理念不一樣!清朝是滿人坐天下,什麼人才自稱奴才呢?是滿人,而漢人是自稱臣的!漢人要是稱奴才的話,你得是漢八旗的,要不你稱奴才的話是要接受處罰的,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在網上搜下!不過到清末的時候,區分已不大明顯。我再說下清朝為什麼不像明朝那麼多所謂的“忠臣”,因為清朝所有的大事小情都是由皇帝一人決斷,你得罪了皇上輕則罷官重則丟命,人還是很現實的,而明朝則不一樣,明朝皇帝基本不理朝政,很多時候都是靠內閣,你給皇帝不痛快,內閣喜歡啊,內閣一喜歡你不就好做官了嘛😊!



老王侃大山


這個問題是幻覺。

自古以來當臣子的肯定是以迎逢上意為主體的。明朝的嚴嵩號稱青詞宰相,靠的就是給嘉靖道長寫請鬼神的符起家。朱元璋,朱棣時期的大臣,就算是拍馬屁也都是朝不保夕的,下朝能活著回家已是萬幸,遑論死諫。我的看法是不論哪個朝代,拍馬屁的大臣都是佔大多數的。而敢死諫的大臣歷朝歷代也都有,但肯定是少數派。

在明史中有一個很特殊的詞“賣直”。是明朝皇帝罵大臣的詞。就是確實有一些大臣是靠噴皇上來給自己搏一個剛正不阿的名聲的。實際上這樣的作為,絕對是違背臣子之道的。即便是皇上有過錯,你也得悄悄的說。而明朝的大臣卻更樂意在大庭廣眾之下指摘皇上。所以,到了2018年,明朝的大臣給人們留下的正直的印象,不得不說就有他們當年做下套的功勞。

而明朝作為少有的專制時代,皇帝對大臣下手也是極重的。面對反對意見,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脫掉褲子打屁股,幾十人被一起打的血肉橫飛壯觀景象也不稀奇,被直接打死的更是很難統計。為了保證處罰的嚴謹,證據鏈的完整,大明皇帝還有詔獄,不經過三法司會審,錦衣衛直接拿下。經過耐心的開導,同謀,證據全能拿出來,唯獨人是不能活著出來的。

有明一代,大臣跟皇帝唱反調的下場是極其壯烈的,在中國的歷史上確實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樣就給我們今天的人留下明朝大臣很正直剛烈的印象。但這僅僅是錯覺,李自成來了,多爾袞來了,這些人根本沒節操可言,頭剃的一個比一個快。

而到了清朝,國家穩定之後,庭杖,沒有!詔獄,沒有!滅族,沒有!在歷朝歷代中,清對大臣或者政敵的處理是最輕的。即便是肅順,也就是砍頭了事。跟方孝孺比,肅順的罪得大1千倍。

另外,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大臣,在行事上都是很懂臣節的,跟朝廷的關係融洽。這事兒你不能簡單的歸結為拍馬屁,有了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麼都要隨時隨地考慮別人的感受,何況皇帝呢。你可以喊口號,跟朝廷硬懟,給自己搏個名聲,問題是最後事兒誰辦?活誰幹?

讀明史,我是向著明朝的皇帝的,這些大臣著實的欠打。

另外給大家普及個小常識。

前幾天看見一個帖子,裡面大罵滿清沒人性,沒骨氣,落後,都是自稱:奴才。還是我們中原文明先進,高級,有文化,我們都是自稱臣的,這多好聽。然後評論區裡自然又是一群打了雞血的明粉在裡面喊口號。遇見這情況就讓人哭笑不得。

滿清自稱的的奴才,含義很好理解:你是我的主子,我絕對服從你。

但中原自稱的臣也是一個意思:我絕對的服從你,我恭敬的匍匐在你的腳下。臣,就是男性戰俘的意思,臣服,就是順從的戰俘。

奴才表達的是性質,臣表達的是姿勢,基本上是一回事。奴才就是臣,臣就是奴才,翻譯不同而已。當然,在細節上還是有點區別的,想自稱奴才,你得跟皇帝足夠親近,資格不夠只能稱臣。文臣是看家狗,武將是獵犬,奴才是泰迪。


銳視覺何老師


無論誰在明朝,特別是晚明做皇帝,估計會從心裡把這些大臣掐死。明朝大臣吹毛求疵到了無恥的地步,整天不幹正事,也不讓別人幹正事。看誰不順眼就掐誰,鬥得像一隻只烏眼雞一樣。皇帝的決定沒通過內閣的批准根本無法執行,內閣可以隨意駁回皇帝的旨意,許多關乎國家社稷,國計民生的大事得不到執行。這種制度發展到病態地步。因為有祖宗成法在那擺著,如果皇帝想繞過這一制度的話,會招來言官御史們的唾罵。雖然皇帝心裡恨得牙癢癢,心裡卻好無辦法。

明朝的大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罵皇帝,好象是罵得越兇越出名。最有名的是海端罵嘉靖,一句“嘉靖家淨,家家皆淨”令海端名揚古今。嘉靖帝知道後也只是悻悻然道“你想做比干,朕還不是商紂王”。

大明的臣子天生就有一種優越感,道統掌握在自已手中,可與皇帝共天下。為了維護道統不畏強權,不惜犧牲身家性命。雖然大明有杖斃言官的傳統,但眾多文人士大夫為了維護真理不惜前赴後繼。正是這種精神讓大明能立國二百餘年。

但是到了晚明,文人徹底將這種精神丟了。剩下的只有厚顏無恥,扯皮推諉。拉幫結派,互相爭鬥。天下誰坐都無所謂,只要能保證我能繼續當官發財就行。所以明朝亡了以後,許多大明臣子,將頭一剃,朝服一換,成為了滿清的官員。

但新主子不同於舊主子,新主子需要的是奴才。新主子不允許奴才像以前那樣給主子提意見,批評主子!更不可能與主子平起平坐,共同執掌天下。奴才只要按主子的意思做事,不能有任何思想,否則手中的鋼刀可不是吃素的。

面對出身於關外蠻族,毫無道理可講的新主子,作為大清臣子的讀書人被嚇破了膽,講骨氣,操守,固守所謂的道統和法統,只會掉了腦袋,斷送自家性命。因此大清臣子喪失了幾千年的骨氣。只能老老實實地為新主子實心辦事,爭相為新主子歌功頌德,拍馬獻媚!


鋒楓2016


明朝的大臣不怕死我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他們有氣節,認為贏得一個好名聲比小命更重要。其二,明朝文官勢力很大,他們報團取暖,皇帝也無可奈何。


明朝大臣

對於明朝的讀書人來說,他們的理想就是出仕做官,追求一個“治世之能臣”的名聲,所以說他們都是一群有理想的人。當他們與皇帝政見發生衝突時,他們反而會把這視作一次讓自己出名的機會。而皇帝也看重名聲,通常不會殺掉他們,只是用廷杖打打屁股了事。明朝大臣可不怕這個,他們反而覺得打得越重越好,這樣自己以後在同僚面前倍有面子。

除此之外,明朝皇帝非常懶,十分依賴大臣。明朝是內閣制,在內閣裡會選出一個首輔大臣,政務一般由他拍板說了算。有了內閣管理國家,明朝的皇帝日子過得不是一般的愜意,比如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對於明朝皇帝來說,只要選好一個首輔大臣,就可以盡情玩耍了,至於他們天天上書罵街,能忍則忍,萬一把他們惹毛了,都撂杆子不幹了咋整。

明朝的大臣都非常團結,一說辭職,無數人都會跟著一起。皇帝一時間也找不齊那麼多人,而且他也不願花那個心思找。所以不如退一步,只要他們罵的別太過分就算了,萬一動怒了,就揍他孃的兩下,氣消了也就罷了。


清朝

而對於清朝的大臣來說,他們首先自認為是皇帝的家奴,奴才。一個下人還談什麼理想,拍拍皇帝的馬屁,升官發財把日子過好就行了。而且清朝皇帝大多非常勤政,對個別大臣依賴性沒那麼大,誰不聽話就幹掉誰,反正備選的人多的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