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相关阅读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时代印记“万元户”

——“改革开放忆当年”系列报道之二

记者 李博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说起“万元户”一词,很多人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当年谁要是‘万元户’,那可了不得,响当当的!”

在20世纪80年代,“万元户”可谓风光无限。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一小部分人敢为人先,敢打敢拼,吃苦耐劳,懂技术善经营,迅速成为先富起来的人群。

那时的豫西三门峡,也不乏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人,他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或在城市大展宏图,或在农村大展身手,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被时代铭记的“万元户”。

置身城市大建设成为“万元户”

今年61岁的市民李忠云在1986年就成为了众人羡慕的“万元户”。近日,再次回想起当年的经历,李忠云感触颇多,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成就了他当年的成功。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改革初期,双卡录音机是稀罕物

1980年,23岁的李忠云跟随老家一远房堂哥,从商丘市夏邑县,千里迢迢来到三门峡市区,在一处建筑工地上干活。“当时我家里特别穷,就连从老家到三门峡的车费都没有。”李忠云回忆说,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哥哥嫂嫂们帮忙,东拼西借才凑够了9元,买了一张通往三门峡的火车票。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改革开放初期,三人沙发对多数家庭来说还是奢侈品

从小学过木工的李忠云来到三门峡后,凭借着扎实的木工活技术,以及吃苦耐劳的拼劲儿,很快就得到了工头的赏识,挣到了人生的第一笔钱。他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天能挣2.4元,虽然这个数字对现在来说很低,但在当时很是令人羡慕的。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农民有了钱,添置缝纫机

在工地上辛苦工作了一年多后,李忠云攒了两三百元。1981年年底,孝顺的李忠云花了100多元,给家里买了第一辆自行车。“当时我把自行车装上火车,拉回老家,甭提多开心、多自豪了!”说到这里,李忠云面露喜色地表示,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有一个梦想就是能买到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没想到,梦想这么快就实现了!

20世纪80年代,处于快速发展、大规模建设时期的三门峡,处处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这也给李忠云提供了很多挣钱的机会。“当时,我们的活儿非常多,一个接一个。”李忠云记得,那些年一年365天,他几乎舍不得休息,最多一年在工地上干了330多天,除去下雨下雪没法干活,天气晴好的时候,他几乎都在工地上。

1983年,李忠云买了全家也是他们村第一台电视机。虽然只是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但在那时已经令亲朋邻里羡慕不已了。他把电视机送回老家后,父母每天晚上把电视搬到院子里,不仅吸引了很多邻居去观看,还引来附近村庄的人去看新鲜,就跟放露天电影似的,大家伙儿围坐在一起,热闹极了!

1986年,对李忠云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的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在这一年,他正式成为令人羡慕不已的“万元户”中的一员。

“1986年,我开始单干,承包工程,带着一帮人盖楼。”李忠云说,那一年,他挣钱的速度大大加快,很快便成为“万元户”,“当时好像也没有什么标志说我是‘万元户’,但我心里有数,当年我的存款超过了1万元”。

李忠云致富后不忘乡亲,从1987年开始,他从老家带亲朋好友、乡邻四舍来三门峡,到工地上干活。他带出来的老乡将近100人,其中不少人来到三门峡后,在他的帮助下,通过辛勤劳动致了富、发了家。1988年,李忠云以每平方米280元的价格,在市区买了一套77平方米的商品房,这标志着他在三门峡正式落脚。房子装好后,他把妻子和孩子从老家接到了三门峡,从此一家人定居三门峡,成了真正的三门峡人,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生活条件好了,电视机、收音机成了标配

“我的致富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一步一个台阶过来的,是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成就了我,成就了我们家。”李忠云充满感激地说。

敢为人先庄稼地里掘金致富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一些敢为人先的农民,通过种粮食、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等方式,使家庭年收入超过1万元,在黄土地上掘金致富,成为令邻里四舍羡慕的“万元户”。今年73岁的樊节增当年正是这样,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扎实的技术,在村里大胆尝试,通过栽种大棚蔬菜,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万元户”。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一家有电视,全村来围观

樊节增祖籍在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北村,1960年举家搬到大王镇吉家湾村。据樊节增回忆,搬到吉家湾村的前20年,他家的条件非常差,几乎是全村最穷的。因为祖辈都是以种菜为生,樊节增又一心想让家里摆脱贫困的现状,他从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种菜,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十几岁就跟随爷爷、父亲种地,一直都有掌握新技术把菜种好的想法。”樊节增回忆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改革开放全国分田到户政策实施后,樊节增就满心期待在蔬菜种植上大干一番。刚开始,他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植露地蔬菜。因各种蔬菜搭配种植,时间安排得当,充分利用土地,他栽种的蔬菜效益非常可观。1983年后半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吉家湾村,村里正式实行分田到户政策,樊节增分外激动,他觉得大干一场的时机到了。10月底,他在忙完了秋收秋种等农活后,便在自己1分多的自留地里,建起了该村首个日光温室菜棚。在他的悉心经营下,栽种的西红柿菜苗茁壮成长。当年年底,蔬菜上市后的收入令他喜出望外,从此更加坚定了栽种大棚蔬菜的信心。

1984年,尝到甜头的樊节增又搭建了一座3分地的温室大棚,栽种的仍是西红柿,就是这个蔬菜大棚,让他当年的收入达到了六七千元;1986年,他又搭建了一个6分地的蔬菜大棚,几个棚差不多1亩地,当年的收入又创下新高,达到了1.5万元,他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一时间,樊节增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明星,村民们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1987年,樊节增继续扩大大棚蔬菜的栽种规模,当年的收入达到2.6万元,此后的收入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钱袋子鼓了,老百姓的餐桌也丰富了

致富不忘乡邻。从1986年开始,樊节增开始带动全村乡亲致富。“刚开始,只有两三家跟着我搞蔬菜大棚,后来渐渐增多,逐渐发展到十余家。”樊节增说,从1988年开始,当地政府在看到大棚蔬菜能带农民快速致富后,也开始大规模宣传,呼吁当地农民积极发展蔬菜大棚致富。自此,在樊节增的带动下,全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这个行列,一些起步早的家庭也逐渐跨入“万元户”行列,吉家湾村开始朝蔬菜基地的方向发展。

“成为‘万元户’后,我把更多心思放在琢磨科技种田方面。”樊节增记得,1990年,他开始在大棚里栽种黄瓜秧,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春节前,他的黄瓜上市了,从此结束了三门峡春节市场没有本地黄瓜的历史。第二年,找他“取经”的人越来越多,樊节增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别人。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里栽种大棚蔬菜的规模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全,跨入“万元户”行列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吉家湾村成为当地乃至整个三门峡地区有名的蔬菜生产基地。不仅如此,附近的一些村庄也开始发展蔬菜大棚,整个大王镇也将大棚蔬菜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

从1992年开始,樊节增逐渐转变角色,以技术员的身份到镇里、市里,包括外地搞技术服务,渐渐地,家里的大棚由子女经营,他专心搞起了技术推广,带动了更多的农民致富。

“在我的印象中,20世纪90年代末‘万元户’就很普遍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词也逐渐消失了。”樊节增表示。

的确,经过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根据1997年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农村人均收入2999.20元,按照户均4.35人计算,平均户收入已超过万元,家家都成为“万元户”。“万元户”在失去原有的标杆作用后,成为历史名词。这也意味着,“万元户”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名字于1997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冰箱价格不菲,一般家庭消费不起

“万元户”虽然成为历史,但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是抹不去的。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在闲聊时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当时的1万元能合现在多少钱”?樊节增用一些具体的数字来说明问题:“大米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概是0.12元/斤,而现在是四五元一斤;白菜在当时是0.02元/斤,现在是一块多斤;当时10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扣房租大概是1.2元,而现在得2000元……那时的1万元值钱得很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老百姓的财富也快速增长。“万元不算富,十万刚起步,百万才是真正富”,这句流行语成为中国人新时代拥有财富的写照。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济如何发展,“万元户”仍以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印记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

图片均为资料图

策划:焦森森 李海峰 责编:王全旺 李攀攀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

三门峡:时代印记“万元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