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30多年前“换花样”,数年后成“万元户”,如今年入30万

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 文/图 视频剪辑 赵墨波

1986对于洛宁县上戈镇农民冯保旭来说,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他响应镇政府号召,贷款买来100余棵树苗,将家里一半的耕地改为栽树种苹果。由于果树需要5年才能挂果、6到8年才会进入丰果期,加上种植果树又有相当高的技术要求,完全零基础的冯保旭心里也对于这一大胆举动其实也并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抱着"别人都能赚钱为什么我不可以的"想法,当时三十多岁的冯保旭还是咬咬牙下决心开始种植果树。

河南农民30多年前“换花样”,数年后成“万元户”,如今年入30万

原先家里的10亩地种的都是小麦、玉米,一下子拿出一半地改种苹果后,剩下的地出产的粮食差不多只刚刚够自己家里吃。在果树开始挂果之前,冯保旭一家人好生过了几年勒紧裤腰带的日子。

而当90年代初,家里的果树进入丰果期之后,冯保旭家的生活可就大变样了:第一年产果子,均下来一亩地产的苹果就能带来2000元收入,比原先种小麦、玉米的收入翻了5倍之多。冯保旭一家,也一下子成为了当时的"万元户"。尝到甜头的冯保旭在1992年,就把家里的其他地,也都种上了苹果树。

河南农民30多年前“换花样”,数年后成“万元户”,如今年入30万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冯保旭家里种着12亩苹果树,每年能产苹果6万斤左右,给家里带来30万元左右的收入。

谈及种苹果的体会,冯保旭不假思索的就蹦出了一个字:"累"。

河南农民30多年前“换花样”,数年后成“万元户”,如今年入30万

已经年近七旬的冯保旭,现在仍是每天天刚亮就下地干活儿,一直忙到天黑才收工回家。如今年龄大了,不像年轻时可以轻松上树,但当需要上树干活儿时,冯保旭搬来梯子也要上去干。

"只要还干得动,我就愿意继续干下去",对冯保旭来说,小小的苹果,已经成了他一生的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