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万元户”受人尊敬,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今天多少财产?

文|观景说史

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神州大地,在改革开放以后,国人可以拥有私人财产并能进行自由买卖,中国人的钱包开始慢慢鼓了起来,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富足。

80年代初,“万元户”受人尊敬,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今天多少财产?

改革开放后城市日新月异

农业责任承包制和城镇的“下海”催生了第一批“万元户”

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农业责任承包制,一些农户家庭或者个人靠埋头苦干,加上一些专业技术,迅速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而在城镇有一批从企业大胆“下海”的人,他们从事个体工商业或者自己开公司。以上这些人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土豪,这些人当时是受人尊敬的。

80年代初,“万元户”受人尊敬,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今天多少财产?

70年代发行的10元大钞

80年代第一批吃到“螃蟹”的土豪们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头衔叫做“万元户”,顾名思义就是“身价”超过万元的家庭。我们今天的00后会对“万元户”这个词很陌生,但如果你愿意跟一些老人拉家常,还是会偶尔听到“万元户”这个词。

80年代的一万元放到今天,相当于多少呢?

改革开放已经历了40多年,经过这些年的通货膨胀,“万元户”已然成为了那个时期的历史“代名词”,让我们不禁好奇的是,在80年代初的一万元,要是放到今天,又相当于多少钱呢?

80年代初,“万元户”受人尊敬,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今天多少财产?

万元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为了对80年代的一万元有更全面的认识,而写了一篇权威学术研究报告,他认为当时的一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55万!

看到这个数是不是连你都感到震惊了。255万在现在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在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地理位置不错的地方,买上一套宽敞的房子,同时还能拥有一辆40万元左右的轿车,最后手里还能有不少的存款。

那时候的大米价格在0.14元左右,猪肉价格0.95元,当时走亲访友送礼2元左右就很有面子了,给孩子的压岁钱也就是0.1-0.2元,可想而知当时的1万元可以买很多很多的东西。在那个年代存款能有1000元的别人都会对你刮目相看了。

80年代初,“万元户”受人尊敬,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今天多少财产?

存款

我们去看一下八十年代初的钱能有多值钱?

我们就以当时的吃、穿、住、行以及收入为例

①、吃

大米

八十年代初:0.12-0.14元/斤,现在均价是3元/斤,价格是40年前的23倍左右。

猪肉

八十年代初:0.95元/斤,2009年以前15元左右,现在由于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价格在35元左右。

米粉

八十年代初:0.1元/碗,现在同样材料的一碗米粉要8元一碗,价格是40年前的80倍。

80年代初,“万元户”受人尊敬,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今天多少财产?

米粉

②、穿

八十年代初:一件的确良衣服要2.2元左右,现在一件普通的衬衣都要50元左右,价格是40年前的22倍多。

③、住

八十年代初:城市房租在100平每月需要房租约为1.2元,现在同等面积的每月房租大概在2500元左右,价格是40年前的2000多倍。

④、行

公路

八十年代初:高速公路里程为0公里,当时是以国道为主。现在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140000公里。

80年代初,“万元户”受人尊敬,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今天多少财产?

高速公路

主要代步工具

八十年代初: 一辆自行车大概需要200元,现在小轿车随便一点的就要15万以上,价格是40年前的750倍。

⑤、年收入

八十年代初: 工人工资每个月一般都是28元左右,年收入为336元。现在按全国平均月工资3500元来算,年收入为42000元,是40年前的125倍。

80年代初,“万元户”受人尊敬,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今天多少财产?

年收入

结束语:

“万元户”时代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东方奇迹”的辉煌成就。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万元户”已经成为了历史概念。

对于八十年代初,“万元户”有多牛?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