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虛極靜篤,沒身不殆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虛極靜篤,沒身不殆

前言:心本《德道經》的編寫,主要依據高明先生的著作《帛書老子校注》。高明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採用歷史文獻學對上百種世傳版本進行勘校,同時結合歷代名家註釋,得出一個結論: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本,是至今後人篡改最少的版本,世傳眾多版本經後人篡改已經嚴重失真,世傳王弼本(王本)《道德經》最接近帛書《老子》原貌。

第十六章

甲本:至(致)虛極也,守情(靜)表(篤)也,萬物旁(並)作,吾以觀其復也。天(夫)物云云,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靜】,靜,是胃(謂)覆命。覆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㠵(妄),㠵(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沒)身不怠(殆)。

乙本:至(致)虛極也,守靜督(篤)也,萬物旁(並)作,吾以觀其復也。天(夫)物{兩個字相同,無法拼寫,衣字旁右邊一個簡體雲}(云云),各復歸於其根。曰靜,靜,是胃(謂)覆命。覆命常也,知其明也;不知常,芒(妄),芒(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王本: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校正結果(緣由詳見《帛書老子校注》原文):

1、"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應訂正為“致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也”。

2、“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應訂正為“夫物芸芸,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靜,靜,是謂覆命也”。

3、“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應訂正為“覆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兇”。

王弼注:致虛.物之極篤.守靜物之真正也.動作成長.以虛靜觀其反覆.凡有起於虛.動起於靜.故萬物雖並動作.卒復歸於虛靜.是物之極篤也.各返其所始.歸根則靜.故曰靜.靜則覆命.故曰覆命也.覆命則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常之為物.不偏不彰.無皦昧之狀.溫涼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唯此復.乃能包通萬物.無所不容.失此以往.則邪入乎分.則物離其分.故曰不知常則妄作兇.無所包通也.無所不包通.則乃至於蕩然公平也.蕩然公平.則乃至於無所不周普也.無所不周普.則乃至於同乎天也.與天合徳.體道大通.則乃至於[窮]極虛無也.窮極虛無.得道之常.則乃至於不窮極也.無之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殘.用之於心.則虎兕無所投其(齒)[爪]角.兵戈無所容其鋒刃.何危殆之有乎.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虛極靜篤,沒身不殆

心本《德道經》第十六章整理如下:

致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也。夫物芸芸,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靜,靜,是謂覆命。覆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白話文翻譯如下: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一起產生作用,我以這些(虛極和靜篤)觀察它們的復歸運動。芸芸萬物,各自都復歸於它們的根。復歸於根,叫作“靜”。“靜”稱為“覆命”。覆命是永恆的真理,知道永恆的真理就是“明”。不知道永恆的真理就是“妄”,妄作就意味著“兇”。知道永恆的真理就會包容,包容就會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就會成為王,王就會成為天,天就會成為道,道就會長久。達到虛靜的身體就不會有任何危險。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虛極靜篤,沒身不殆

故事說明:孔子向老子問禮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這樣記載: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白話文的意思是:老子,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李氏,名耳,字聃(dān),周朝藏書室的史官。

孔子到了周國,要向老子請教周禮。老子說:“你說的人已經屍骨腐朽了,只剩下言論還在耳旁。君子得天時則可以駕馭萬物,不得天時則憔累而行。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將貨物藏起來如同沒有,君子厚德的容貌如同愚人。摒棄你的驕氣和無窮慾望,態色和淫志是對你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你的,就這些了。

孔子離去,告訴他的弟子說:"鳥,我知道它善於飛。魚,我知道它善於遊。獸,我知道它善於行走。善於行走的獸可以用織網捕捉它,善於遊的魚可以用絲線去釣它,善於飛的鳥可以用弓箭射它。至於龍,我不知道它能乘風雲而上天。我今天看見老子,他就像龍呀!

由以上的故事可以知道,孔子向老子問禮,老子告誡他:要知天時,深藏若虛,摒棄掉驕氣和淫志。老子的告誡之語和本章“致虛極,守靜篤,觀其復”的道理是一樣的。老子言簡意賅,說出得道之要領,孔子聽後若有所悟,讚歎老子如同龍一樣的人深不可測。

文尾:心本《德道經》已整理完《道經》十六篇,接下來鄙人將停筆,潛心研習高明先生的《帛書老子校注》,剩餘《德經》和《道經》部分內容待整理完後,將心本《德道經》八十一章統一發布,有興趣的道友或者研究中華文明的人,請關注鄙人發佈號,共同悟道,領會宇宙之奧妙和人生之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