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難過冬」?高齡患者如何做好冬季養生,老中醫有話說

俗話說得好“老人難過冬”,在以往的病例當中,秋冬患病、去世的幾率高於其他季節,對於老人來說,冬天是一年中的“坎”。主要原因是老年人身體的調節能力較差,氣溫的降低會加重病情,特別是

心腦血管疾病

“老人難過冬”?高齡患者如何做好冬季養生,老中醫有話說

養生,健康,中醫,老人,心腦血管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哪些老人需要注意冬天的養生:

1、心血管疾病患者

氣溫降低,人體外圍血管收縮,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心臟負荷增加,大大增加了心肌梗死的風險。

2、腦血管疾病

天氣變冷後,我們的腳杆神經興奮,全身的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外周阻力增大,血壓身高,併發症有中風。

3、關節炎患者

“老人難過冬”?高齡患者如何做好冬季養生,老中醫有話說

冬季養生,高血壓,健康,養生,中醫

很多關節炎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不注意保暖,外寒溼氣入體,對關節產生長久的影響,更容易發生感冒、氣管炎、扁桃體腫大、齲齒等,身體免疫力降低。

4、糖尿病患者

從人體內部來看,寒冷會導致體內的兒茶酚胺類物質增多,血糖回高,所以糖尿病更容易在冷天覆發,由此帶來一系列的併發症,包括心腦血管、腎臟、足部等。

那麼我們如何做好冬季養生?

“老人難過冬”?高齡患者如何做好冬季養生,老中醫有話說

冬季養生,高血壓,健康,養生,中醫

1、保暖:天冷加衣,是最基本的道理。哪個部位冷就說明需要加強防護,這其實也是一種信號。

2、注意溫度緩衝:很多人起床後帶著被子裡的餘溫,錯以為天氣不冷,穿著單薄的衣服走走逛逛,以後感到冷的時候可能已經感冒了,天冷後溫差較大,出門前一定要適應多添一件衣服,穿多了比穿少了好得多。

“老人難過冬”?高齡患者如何做好冬季養生,老中醫有話說

冬季養生,高血壓,健康,養生,中醫

3、減緩動作:一覺醒來後,不要馬上運動。天冷的情況下,人體的血管能力變差,驟然的活動會增大血管的負擔,引發腦血管疾病,每天早上醒來後,喝一杯溫開水,舒展一下筋骨,為一天的開始做好準備。

4、避免情緒落差大:老年人注意的一個字就是“平”,要心態平和,不要大喜大悲,情緒的波動很容易增加血管的負擔,最好的狀態就是心境平和,積極向上,凡事不要急。

平時不養生,病時養醫生。養生之後當醫生,看病難治病貴,養生永遠大於治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