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通過家庭訓練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缺乏是自閉症孩子最為典型的障礙特徵,也正是由於他們的“不合群”、“特殊化”,讓很多不瞭解自閉症的人視他們為異類。眾多實踐表明,如果提早對自閉症孩子進行社交能力訓練,自閉症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可以得到很大提升的,這就需要自閉症孩子家長做好早期的社會交往訓練。

家長如何通過家庭訓練孩子的社交能力

讓孩子擁有乾淨整潔的外表和最基本的社交禮儀

乾淨整潔的外表往往是人與人交往中第一個注意到的細節,你可能想象不出一個流著鼻涕、衣服上滿是汙漬、行為怪異的孩子是什麼樣子,會有人想接近他們嗎?如果自閉症孩子擁有乾淨整潔的外表,不僅是小朋友,就是連大人都不會拒絕他們、排斥他們。家庭生活中父母要隨時注意,不能馬虎。

除了注重自閉症孩子的衣著方面以外,家長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基本社交禮儀,如:讓孩子學會並熟練日常的簡短的問候語:某某人早、某某人好、謝謝、對不起、不客氣、沒關係等,有禮貌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讓孩子學會運用簡單的日常用語是自閉症孩子走出第一步的通行證。自閉症孩子們長大還有很能很多社交、技能及知識性的事務要訓練,如果能將這些事情從小就要求他做好,孩子的社交能力訓練可能就會容易很多。

提高自閉症孩子與外界的接觸和親近程度

自閉症孩子一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的幼小世界中從來沒有體會過別人的喜怒哀樂,讓他們與外界的陌生人交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明智的父母就會利用各個方面來拉近自閉症孩子與外界的關係。有些孩子喜歡毛絨娃娃,家長可以通過絨毛洋娃娃,引導孩子接觸物件,逐漸轉變為一些肢體遊戲,增加孩子接觸身體的機會,通過拉手、握手、親吻臉頰及擁抱等行為減少孩子對肢體接觸抗拒。

通過講故事,讓孩子進行情景化訓練

自閉症孩子都有一定的刻板行為,在學會一項技能後,他只會在特定的地點和時間才會做出類似行為,通過講故事,讓自閉症孩子處於不同的情境中,以增強其社會交往能力。家長可以將一些生活環境、細節表達成適合孩子聽的故事,可以配合適當的圖畫和文字,圖畫是手繪的,簡潔明瞭,交代人物、動作及場景,文字簡單易懂,郎朗上口。一幅圖是一個主題,圖下有文字,交代圖畫的內容,這樣有利於自閉症孩子的理解和記憶,也能讓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做出正確的行為。

故事法還可應用於對孩子危險行為的處置,減少他們發脾氣的行為,改變孩子有違常規的不恰當行為,幫助自閉症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改善同伴互動、適應情境轉變等。

利用同伴關係誘發自閉症孩子主動與人交往

自閉症孩子從小就缺乏與同齡小夥伴之間的交往,一方面由於他們不善交往的獨特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家長的擔心和限制,束縛了他們建立同伴關係的步伐。殊不知,讓“孩子教育孩子”是自閉症孩子成長的最有利因素。

家長應經常帶孩子參加故事會、聯歡活動等活動,還可以經常帶孩子走親訪友,或把鄰居小朋友請到家中,拿出玩具、糖果、圖書、畫報,讓孩子和小朋友們一起看圖書、玩玩具、吃糖果。孩子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過程中,才能學會如何與人交往、與人說話。

父母要做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要做孩子的第一任訓練師,堅持對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訓練,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成功的融入社會、適應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