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是萬科在「假哭」,還是房價拐點真的來了?

最近,整個財經圈都被萬科秋季列會現場的一張照片刷屏了,照片上紅底白字的“活下去”三個大字十分醒目,萬科董事長鬱亮表示下一階段萬科的工作重心就是活下去。作為房企帶頭大哥的萬科居然都在清倉大甩賣,讓人們對樓市的走向議論紛紛。根據最近樓市的風吹草動,有人認為房價的拐點真的來了,但是也有人認為“活下去”只是萬科在碰瓷。那到底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呢?


“活下去”是萬科在“假哭”,還是房價拐點真的來了?


根據數據顯示,喊出“活下去”的萬科2018年上半年業績並不差:營業收入1059.7億元,同比增長51.8%;淨利潤91.2億元,同比增長24.9%。還有個數據也讓不少同行眼紅:賬面現金1596億元。業績大漲,手頭這麼寬裕,卻高喊“活下去”?

萬科的舉動更像是借勢營銷。一是哭給政府聽,希望政府能夠了解房地產商的困難,能夠稍微放鬆調控。二是哭給客戶聽,用低價來吸引客戶買房,儘早回款。三是哭給同行聽,讓同行們有危機感,自己可以低價回收。

“萬科一貫是敢於打價格戰的。”一位資深地產人士說。2008年,萬科拋出“泡沫論”,率先降價。2014年,白銀論,再降價。現在呢?萬科廈門某樓盤放出五折銷售消息,雖不是真五折,也不是虧本銷售,但信號夠恐怖。

2008年萬科的內部高管曾經說過:“為什麼我們要敢於降價,快速降價,現在調控措施還在陸續出臺,國家的決心和態度非常明確。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出貨,措施和價格一定要比其他企業先走一步。”

降價之後呢?據數數據透露:萬科今年1—8月拿地金額僅次於碧桂園,淨負債率從2017年底的8.8%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2.7%。


“活下去”是萬科在“假哭”,還是房價拐點真的來了?


中恆金服小編提示房價的拐點是否真的到來還仍需觀望,預測房價就跟預測股票一樣不靠譜。不要輕信房地產企業在市場中的博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