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病究竟能不能買保險?能不能理賠?

帶病究竟能不能買保險?能不能理賠?

如今亞健康狀態的人不算少數,每年定期體檢也或多或少會檢查出一些問題,假如我有甲狀腺結節,我有乳腺增生,我血壓有點高,我有脂肪肝,我有膽息肉,我有腎結石,我有卵巢囊腫,我是乙肝小三陽......

我還可以買重疾險嗎?帶病是否可以投保?出險後能否理賠?可以,但是要如實告知!

1

如實告知

在瞭解“帶病投保”的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兩個原則,也就是保險合同中常見的“如實告知”和“不可抗辯”,我們先來看看銀保監會的一則通告:

6月20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示保險消費者,在購買人身保險產品時,請如實告知健康狀況,不輕信銷售誤導,避免在發生保險事故後出現理賠糾紛,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一、不輕信銷售人員誤導宣傳。在銷售過程中,您可能會遇到,個別保險銷售人員以如實告知健康狀況將面臨增加保費、拒絕承保等為由,誘導保險消費者隱瞞真實健康狀況投保。在這種情況下,如發生保險事故,易產生理賠糾紛,保險消費者可能得不到保險賠償或給付,使得自身權益受到損害。

二、如實告知是保險消費者的法定義務。《保險法》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按照規定條件有權解除合同。保險消費者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既遵循了相關法律規定,也能夠避免因未如實告知出現理賠糾紛。

三、如實回答健康狀況詢問。保險機構主要採用書面方式詢問被保險人健康狀況。保險消費者需要客觀地填寫健康狀況問卷等,如確因時間久遠等記不清某些健康情況,請您及時查詢就診記錄、診斷報告等相關診療資料,避免因健康狀況告知不準確,影響保險合同效力。

帶病究竟能不能買保險?能不能理賠?

總結一下就是:投保時,無論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如實告知,這既是誠實信用原則對於從事保險活動當事人的具體要求,也是法律規定投保人應盡的義務。

具體來說,這一點要求我們在投保時,對於保險公司在投保單中所詢問的事項,應本著誠實守信的原則逐項如實填寫,向保險公司真實反映被保險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出險後獲得保險公司的賠付和保障。

2

巨星也不能法外施恩

天皇巨星梅豔芳生前風險意識很強,並高度認同保險保障,梅豔芳在其演藝事業高峰時期的1990年前後,便買了一份2000萬港元的高額保險,患上絕症後,梅豔芳的醫療費用十分昂貴,每月承擔的醫療費高達5萬港元,但因為她患癌不到兩年就去世了,所以這份保單留給她母親高達千萬理賠金。

帶病究竟能不能買保險?能不能理賠?

而據媒體報道,梅豔芳得知自己子宮頸長出腫瘤後,為免母親日後失去依靠,便找保險界朋友又買了一份保額高達1000萬港元的保險。但在購買這份保險時,梅豔芳可能顧慮自己的巨星身份,先前一直未將病情公開,治病也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所以購買這份保險並沒有如實告知病情。

2003年,梅豔芳去世後,便傳出保險公司拒賠第二份保險1000萬港元保險金的消息,但按照香港的保險條例,隱瞞重大病情投保,屬於嚴重違例,不因為是天后級的大姐大而法外施恩,但保險公司還是把每月繳費過萬的保費退還給了她母親。這也體現了保險公平公正的原則。

3

什麼是不可抗辯條款

比較關注保險的消費者來說,可能多少都聽到過一些關於“不可抗辯”條款的知識,即:“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兩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那麼,根據這一規定,我們能理解為:“只要我的保單超過兩年,出現保險事故,無論任何情況都得讓保險公司賠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不可抗辯條款雖然主要約束保險公司,但依然且必須建立在誠信投保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如在投保前已確診存在健康隱患卻仍未據實告知,那就存在騙保嫌疑了。若是真有意“騙保”,那麼,不可抗辯條款並不適用。不可抗辯條款必須建立在誠信投保的基礎之上,如投保人蓄意欺騙保險公司隱瞞實情,保險公司則可無視不可抗辯條款的約束。

4

帶病投保的核保規則

帶病核保的常見結果。如果我們以上全部都做到了,那麼帶病投保的話,一般會得到哪些結果呢?一般會有以下四種結果:

第一是正常承保。也就是說,目前你身上的一些所謂的“疾病”並沒有加大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你可以按照健康體進行投保,比如一些已經治癒的、很輕微的疾病等。

第二是加費承保。這一點簡單來說就是保險公司可以承保,但投保費用要比正常健康體增加一些,因為你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增加了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但尚在可控範圍之內,就有可能得到這個結果。

第三是除責承保。這一條主要是說消費者可以正常投保一些健康險,但保險責任中要除外你目前所有的健康風險部分。比如有的消費者可能會有甲狀腺結節或者肝功正常的病毒攜帶,都可能會除外甲狀腺、肝臟類的疾病保障。

第四是延期承保或拒保。這個結果就是說保險公司目前並不能接受你的身體健康狀況,需要延期觀察或者直接拒保。

5

買保險要趁早

人生最煩惱的不是當你不想買保險時,賣保險的人天天打擾你 !而是當你著急買保險時,卻被公司嫌棄了…是當你用到保險時,卻發現來不及準備了,買保險需要加費或被直接拒保了!

同樣的身價,同樣的保障,同樣保終身,同樣存20年,年齡不一樣,保費相差甚遠。那麼保險應該是早保?晚保?

同樣一份終身型保險,48歲買可能要8000多元,18歲買可能保險不到3000塊。18歲辦保險也是保終身,48歲辦保險也是保終身,但同樣的身價,同樣的保障,同樣保終身,同樣存20年,年齡不一樣,保費相差甚遠。

18歲比48歲,多保30年,反而每年便宜了5000多塊,20年(繳費期)就將近10萬。所以,買保險,當早則早!

帶病究竟能不能買保險?能不能理賠?

一、為什麼保險越早買越划算

保費鐵律:提早購買保險,保費便宜。

年齡越大繳費越貴,也就是越早購買,家庭的負擔小;如果要為孩子購買保險,也是早買早好,一是可以讓孩子早點有保障!

其次早買便宜,隨著平均壽命的不斷延長、以及經濟發展等因素,保險保費不斷向上調整,最好不要因為自己的猶豫而錯過了購買最佳期!

二、疾病是客觀存在,每個人都需面對的風險

無論你樂意不樂意,接受不接受,都存在這樣一個事實:當你的年齡不斷增加,疾病的概率特別是重大疾病的概率也隨之增加,而且隨著大病的不斷年輕化,如心血管、癌症等原來集中在45歲後多發的疾病現在大大提前。所以,從這方面講,早買保險就可以提早有效防範健康風險。

帶病究竟能不能買保險?能不能理賠?

三、也許等你想買保險時,答案可能是:NO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很多人或是出於保險常識的缺失或是一直因為猶豫而沒有及時為自己選購一份保險。當有一天真正想通了的時候,保險公司在核保環節中,需要掌握投保人的身體情況,而有部分人群卻因為疾病而面臨加費或被拒保的無奈。

帶病究竟能不能買保險?能不能理賠?

同樣保一輩子,你願意在什麼時候辦呢?保險反正是要辦的,趁年輕,趁保費便宜,越早越好!

保險就是:每天為自己攢一粒芝麻,隨時準備換一個西瓜;縱使終究沒換來西瓜,卻發現已經攢了一堆芝麻。保險就是為年老時有所養,疾病時有所醫,意外時有所治;切莫讓疾病、意外搶走辛辛苦苦幾十年所賺的錢,一病回到解放前。

保險是晴天備傘,保險是雪中送炭,買保險容易,核保通過不容易,且買且珍惜。今天你拒絕保險,明天可能被保險拒絕!

*關注公眾號:海叔談海投,可以幫你:1、免費協助開設香港和美國銀行賬戶2、年化8%固定收益美元理財投資3、四十萬人民幣起的移民項目4、海外優質保險及信託的相關服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