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智慧析:天道之首是什麼?地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道”究竟是什麼概念?

道,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為宇宙本體所起的字——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為宇宙萬物之本,道為宇宙萬物之真,是宇宙萬物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

道就是自然,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這樣,那樣;自己如此,自己這樣,自己那樣,就是自然。

作為宇宙本體的道,造化萬物、充盈萬物、主宰萬物。一般情況下以氣態形式存在,又被稱為元氣,“氣”或“炁”。道亦代表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或稱秩序或規律。

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這全部都是本體道之所為。

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就是由人文始祖伏羲-黃帝-文王-老子-莊子開啟、傳承和發展而來的道本體論,或稱元氣論。

終極智慧析:天道之首是什麼?地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就是由伏羲-黃帝-文王-老子-莊子開啟、傳承、發展而來的道本體論

老子眼中之“域中有四大”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曰: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代曾有媚上的文人,把“亦大”改為“亦大”,把“居其一”改為“居其一”,但卻與後面的“人法地”無法形成連貫的邏輯。那麼,在老子眼中,何者?因何?才可以稱其為“大”?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有資格與“道、天、地”並稱為“大”呢?

道何以大?造化萬物,萬物存道,天下母也;

天何以大?天覆萬物,吞吐宇宙,從不言也;

地何以大?承載萬物,生生不息,無私載也;

人何以大?萬物之靈,感天悟地,法自然也;

不明自然,不識生死,自以為是,類禽獸也。

終極智慧析:天道之首是什麼?地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老子眼中的“域中有四大”

能夠“道法自然”的“人”,才不負天地大自然所給予的萬物之靈的天賦,才是老子眼中可以稱為“大”的人!不明自然之理,不識生死之道,唯我獨尊,自以為是,實質上有負天地給人類獨特的萬物之靈的天賦!

天道之首是什麼?

《說文》天,至高無上。

《論衡·談天》天,氣也。

中國古人以天為萬物的造化者和主宰者。

天道即天之本體,即自然之本體;天道之首即天之本體、或稱宇宙自然本體排在第一位的特徵。

《論語·陽貨》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說:天什麼話也沒有說,春夏秋冬四季在自然地運行,百物被生、被造化而成,天什麼話也沒有說!

天造化萬物、維持萬物的存在與秩序,如此大的功勞,幹了那麼多的事,卻啥話也不說。

終極智慧析:天道之首是什麼?地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孔子:天何言哉?

因此說:天道之首=“無言”!

地道之首是什麼?

宇宙萬物,包括天地,都是本體道造化而成的產物。

何為地?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稱列也。

大地厚土,承載萬物,無論是高聳入雲,氣勢雄偉的泰山,還是蜿蜒綿長的滾滾黃河,都在大地恬靜的懷抱中展現著自己的壯美。不僅體現了乾坤天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渾厚氣象,並且以平等慈悲、博大的能量,蘊育滋養著一切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巒河海與萬類萬物,為一個個輝煌而燦爛的文明,留下了永恆的印跡。

地道即地之本體,地道之首即地之本體排在第一位的特徵。

終極智慧析:天道之首是什麼?地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大地承載萬物

地道之首是什麼?

地道之首=“公平”。

地載萬物,絕無私載。沒有厚此薄彼,沒有嫌貧愛富。不管是雄偉壯觀的山脈、浩瀚無垠的大海,還是微小如小米的沙粒,甚至是土壤,大地全部一視同仁;不管是大象還是螞蟻,不管是巨樹還是小草,大地統統不偏不倚。

人道之首是什麼?

人道就是人之本體,人道之首就是人之本體排在第一位的特徵。

老子的思想是萬物以存我為貴。《列子·楊朱篇》曰:

故智之所貴,存我為貴。”

萬物智慧之所最貴重者,就是“存我”。萬物如果沒有把“存我”作為最貴重的、排在第一位的特徵,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之中,這個物種就必將很容易被淘汰掉,世界上也就不會有千姿百態、精彩紛呈的景象了!

作為宇宙萬物之一的人,當然也是以存我為貴的!

終極智慧析:天道之首是什麼?地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存我的力量是偉大的!

對於人類而言,己身之最貴重者莫過於生命,人身難得,加上人生短暫,故該萬分珍惜與貴重。要樂生,我之存本身就是一件無比了不起的、非常令人愉悅和快樂的事!

一切以存我為貴,無我,生命的主體不存在了,則一切無從談起。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請善待生命,存我為貴,樂在其中,才能迴歸到人道本來的自然面目!

亞里士多德說:

人類一切的追問求索都是為了生活本身的怡悅與甜蜜。”

亞里士多德也是認知到了人類自然天性之中排在第一位的特徵和追求就是“存我”的生活和“樂生”的價值!

終極智慧析:天道之首是什麼?地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亞里士多德重視“存我”和“樂生”

人道之首是什麼?

人道之首=“存我”!

作為人之本體排在第一位的特徵,“存我”是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

《孟子·告子上》雲:

食、色,性也。”

告子用4個字“食、色,性也”揭示了人類自然天性的本質。民以食為天,食者,人類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維繫人類自身生存最為稀缺的因素;色者,族群血脈延續之本,是維繫人類自身族群延續的根本所在。

終極智慧析:天道之首是什麼?地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孟子與告子坐而論道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天道,“食”與“色”均是無法隨心所欲、心想事成的,均是需要努力追求的。因為“存我”的不易,人類與生俱來就有不安全感,或者說是對“存我”的“恐懼”。也正是因為這種“恐懼”作為原動力,進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現象和人生百態。

因為有孕育和分娩,女人與生俱來的不安全感要遠遠地大於男人。年輕女性尋找真愛,實質上是在為“存我”尋找真正的安全感、歸屬感。

原本就維持基本的生存和生殖而言,“食”、“色”並不是多麼難以達到的目標,可從古到今那麼多的鉅貪,為何在擁有那麼多幾輩子都吃用不完的財富之後還是要繼續貪呢?其深層的原因實質上還是為了“存我”、“樂生”!

總結一下:天道之首=無言;地道之首=公平;人道之首=存我。存我不易使人類與生俱來就有不安全感,就有對“存我”的恐懼,這種恐懼是很多行為的原動力之所在!

文喜有話說 2018.8.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