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八家”之首,龔半千的藝術成就與特點

龔賢(1618—1689),又名豈賢,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又號柴丈人、鐘山野老。江蘇崑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他是明代著名的遺民畫家,有“老歸鍾阜作遺民”之句,為金陵八家之首,工詩文書畫,著有《草香堂集)、《半畝園詩》。

所畫山水能掃除時習,上追董 (源)、巨(然),用墨深厚,皴擦每至十餘次,自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寫小照作為一個掃葉僧,因名所居之樓,為掃葉樓。有《畫訣》傳世,言近旨遠,極方便於初學。

“金陵八家”之首,龔半千的藝術成就與特點

清 龔賢 《石樑飛瀑圖》 立軸 紙本

龔賢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一個“天崩地解”的時代。他深受國破家亡之苦,主張抗清復明,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一條符合人民要求的進步的道路,他不只是一個有成就的畫家和詩人,而且還是一個熱忱的愛國主義者,一生都關懷著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興亡。

龔賢自幼喜畫,十三歲便能畫。他在《溪山無盡圖》中,自跋道:“憶餘十三便能畫,垂五十年而力硯田,朝耕暮獲,僅足餬口,可謂拙矣。

“金陵八家”之首,龔半千的藝術成就與特點

清 龔賢 《古寺聽泉》

龔賢的山水畫,寄情寫實,渾厚蒼潤,嚴謹樸實,大膽變革,在當時自成一派,卓然自立。

龔賢繼承了我國山水畫的優秀傳統,深受董源、巨然的影響。董源受南京山川風景的感染,創造了“江南畫派”。而龔賢也曾居南京清涼山,他的畫也呈現了江南的湖光山色,重山茂樹,很有地方特色。龔 -賢的畫吸取了董、巨的披麻畫法,畫山水嚴密吞渾。他又得法於沈周,善用簡明銳利的線條勾取輪廓,用筆蒼古雄健。墨法借鑑於米芾、吳鎮、王蒙深沉渾厚的特點,層層皴擦積染。

“金陵八家”之首,龔半千的藝術成就與特點

清 龔賢 《江村漁隱圖》 水墨紙本

龔賢的山水畫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在表現技巧上,他的作品有個惹人注目的特點,就是用墨。他說:“筆法宜老,墨氣宜潤,丘壑宜穩,三者得而氣韻在其中矣。”(《虛齋名畫續錄》卷三)他突出“墨”的作用,用筆吞鬱古拔,用墨濃重而潤。龔賢對於山水畫的整個畫面效果的要求,那就是“氣宜深厚,色宜蒼秀”。

龔賢的山水畫非常重視構圖。他說:“丘壑者,位置之總名。”又說:“位置宜安,然必奇而安,不奇無貴於安,安而不奇,庸手也;奇而不安,生手也。”因此他的山水畫構圖往往力求在穩健中求奇特,於險絕中見平整。他的畫視野開闊,氣象萬千。

“金陵八家”之首,龔半千的藝術成就與特點

清 龔賢 《荒江月白圖》 立軸

他的“三遠”構圖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出神人化。他往往提高視線的角度,“平遠”構圖,多采取俯視角度,這樣,視野開闊,平淡中倍增飄渺的感覺。尺幅之中,山河無盡。作“高遠”構圖,也是如此,先俯視,爾後眼光往上作仰視,真有下攬深谷、上突危峰的氣概。

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他的山水畫一般很“滿”,但“滿”而不塞,常常用雲帶、流水作為空白透氣。從整個畫面來說,很有氣韻。這才是龔賢的筆、墨、丘壑渾然一體的韻,從而創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畫。他是當之無愧的“金陵畫派”的首領。

“金陵八家”之首,龔半千的藝術成就與特點

清 龔賢《喬柯人家》



願與更多喜愛國畫藝術的朋友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