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01“港交所娛樂直播第一股”上市後“首戰告捷”

在直播行業增長放緩的大趨勢下, 2018上半年映客的收入、盈利增速百分比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投資潛力不斷彰顯。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映客整體營收22.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9%;經調整後純利潤達4.09億元,同比增長21.8%。利潤增速超過營收,其盈利能力可見一斑。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其中,直播收入為22.2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9.32億元增加了15.3%;廣告收益為4784萬元,同比增長了24倍。值得注意的是,直播收入於營收的比重已從去年的99.9%下降至97.7%,反倒是長期沉寂的廣告業務呈現崛起態勢,這也意味著映客初步打破了單一的盈利模式,不斷探索新增長點,通過多點發力夯實行業龍頭地位。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除此之外,映客的用戶質量與價值也在穩步提升。截至2018年6月30日,其月活躍用戶達2638萬人次,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4.5%;季均付費用戶達198.4萬,環比增長6%,雖同比減少20.3%,但ARPU值仍達561.2元。可以說,在國內主要幾大移動直播平臺中,映客的表現依舊突出。

秉持“搭建娛樂生態”的長期戰略,內容生產+技術賦能雙管齊下,強化品牌壁壘。

財報顯示,主播費一直都是映客的主要成本項,其佔比也從2017年69.0%上升至71.0%。自確定“直播+”戰略以來,映客不斷尋求直播內容的多元化,為此也陸續推出了直播選秀及“明星主播培養計劃”、“紅人計劃”等以“人”為核心的IP,通過對主播的全方位扶持,實現細分領域的內容深耕。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而內容輸出之外,技術力量是映客的另一大殺手鐧,2018年5月,醞釀已久的6.0版本一經發布便備受矚目,其新增的動態功能、發現頁面、連麥功能也使得用戶的互動體驗再上一層樓。財報顯示,2018上半年映客的研發開支達到8522.4萬元,同比去年增加了29.3%,足見其在技術端的投入之大,不斷引領著行業的創新趨勢。

“直營”模式,為映客提供了穩定、充沛的現金流。

得益於“提供平臺、主播表演、用戶充值”的 “直營”模式,映客創立當年即盈利,這也一直為人所稱道。據瞭解,映客APP上線8個月便累計充值破1億人民幣,11個月破10億,19個月破50億,目前累計破100億,而其賬面也已囤有42億港元。截至8月28日收盤,報價2.86港元,市值58.94億港元,現金於總市值的比重如此之大,在互聯網科技行業可謂罕見。皓哥認為,不管是盈利能力還是現金流,映客都被市場低估了。

眾所周知,現金流有時比利潤更為重要。有了大量現金儲備,映客也將有充裕的彈藥“開疆闢土”。換言之,在資本的支持下,其能擁有更多試錯機會,從而敢於放開手腳、大膽探索佈局新的業務。

從財報上來看,映客這匹“獨狼”一路走來似乎順風順水,但是所有成績的背後都離不開其對行業的深刻理解。

02獨創造星模式 映客將踏上娛樂產業鏈化新徵程

當直播行業用戶紅利逐失,當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更垂直精細的內容運營將成為直播領域下半場的制勝關鍵。

直播行業漸入瓶頸期:內容同質化嚴重,導致用戶體驗與變現效率雙雙下降。

內容為核的行業,誰都無法逃脫同質化競爭的宿命,猶如“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樣困擾著行業內的每一個玩家,這也是直播平臺們最難跨越的成長瓶頸。

直播誕生以來,一直盡享行業紅利以及資本支持,自2016年移動直播元年開啟之後,直播平臺曾一度暴漲至400多家。然而“僧多粥少”,導致內容難以打出差異化,優質內容的增長乏力也使得用戶產生了審美疲勞,進一步降低對於平臺的粘性,付費意願隨之下滑。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2016年直播平臺的混戰

面對逆風局面,映客通過構建“素人-網紅-明星”完整造星模式實現“一箭三雕”,不斷拓展新娛樂版圖。

其一,成熟的造星鏈條可以實現內容生態的多元化與差異化,在此基礎上滿足不同人群的內容消費訴求。今年上半年,映客不斷扶持培育平臺主播並讓其參與各種娛樂產業的內容輸出,例如為人氣主播Semon大聖舉辦個人專屬演唱會,邀請高顏值男女主播拍攝首檔職場迷你劇《加油,鄭小錢》等,可以說,映客在打通主播與影音娛資源的戰略下,豐富直播內容生態,進而試著顛覆傳統的直播體驗。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映客自制職場迷你劇《加油,鄭小錢》

與此同時,素人、網紅、明星三種層級的主播也將迎合不同人群的消費訴求:普通用戶可以尋找素人主播實現最為基礎的娛樂社交需求,具有付費意願的用戶則能匹配中部的網紅主播進行打賞互動,而頭部的明星主播可以滿足相應粉絲群體的追星目的,打造粉絲經濟。三層分級,讓映客分層搶佔用戶心智。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邀請BigBang進入直播間與粉絲互動

其二,構建造星成長體系,主播生態的培育將變得更可持續化。

直播平臺和網紅主播像是水和魚的關係,而主播高昂的跳槽轉會費,讓很多平臺開始嘗試建立網紅培訓長效機制。映客在這方面,有著獨到的經驗,其從素人中選拔網紅,再通過流量扶持、藝能培訓、綜藝曝光、內容定製等多元化培養形式將其打造成明星主播,整個造星體系保證主播供給端資源充足,賦予映客平臺可持續發展的動能。

比起其他平臺簽約天價主播,造星體系以一種更為經濟有效的方式保持內容生態的新鮮與活力。依託自身平臺巨大的素人主播資源,不斷培養出符合當下審美趨勢、符合最新內容消費訴求的明星主播,或許主播還是會跳槽,不過有了機制的保障,極大的降低了主播跳槽對平臺的負面影響。映客的“自給自足”,長遠來看意義不言自明。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打造櫻花女神比賽選拔網紅

其三,映客平臺18.9%的用戶即主播,極大強化了直播的社交屬性,以此提升用戶的互動體驗。

得益於全民直播理念,映客給予了普通人直播社交的機會,進一步實現平臺的深度社交化。此外,平臺也圍繞社交概念,深挖社交需求,陸續推出三連麥、直播對戰、多人直播等各種功能豐富互動體驗。資料顯示,自2017年9月直播對戰推出後的三個月內,用戶參與超過1280萬次,贈送虛擬物品總價值達到6.9億元,主播日均直播時長增加了29.7%,觀眾日均觀看時長增加了47.8%,可見,社交對直播的提振作用明顯。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直播對戰

一言以蔽之,“短期靠流量,長期靠供給”,如果能夠提供特色的產品與服務,成功打出娛樂內容的差異化,那麼映客的王者地位將長期穩固。

03 突破地域與行業侷限 探索“直播+”無界玩法

很多人都認同詹姆斯·卡斯對於“有限”與“無限”的看法。皓哥認為,邊界受制於視野,如果換個角度,興許能看到一方新天地。

從一線城市打入二三線城,下沉戰略搶奪增量用戶,擴大市佔率。

近兩年“渠道下沉”已然被歸入了互聯網高頻詞彙列表,拼多多、快手、趣頭條也分別從電商、短視頻、信息流三個維度驗證了下沉人群的結構性機遇,即低線城市競爭相對較弱,可以憑藉更優質的服務俘獲用戶群體,把握增量市場。

直播行業亦是如此。據艾媒諮詢發佈的《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直播平臺的用戶畫像調查中,一線城市居民數量佔比達51.6%,雖然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用戶佔比也將近五成,但因其有著巨大的人口基數,依舊富有挖掘潛力。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此外,映客在一線城市積累的品牌勢能與各項資源也能複用到二三線城市的佈局中去,以此解決直播行業流量增長的階段性難題。財報顯示,映客將於分眾投入1億的宣傳費用,把推廣渠道和美譽度從一線城市下沉到二三線城市,未來或將採取城市賽的方式,擴大市場規模。而聯手分眾這位電梯媒體的霸主,映客也能獲得高效的圈粉效果。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秉承“娛樂視頻化”的願景,映客將探索不同場景下的“直播+”玩法,釋放想象空間。

映客CEO奉佑生曾提到:“直播只是一個基礎技術,它核心本質是實時互動。秀場只是直播裡很小的一個萌芽狀態,只不過它的商業模型很直接。直播的想象空間還很大,映客也會參與,比如直播+遊戲、直播+電商、直播+教育。”皓哥也認為,作為一套底層技術解決方案,“直播+”將與更多垂直行業結合併為其賦能,進而圍繞直播功能豐富內容,構建新的娛樂生態。

以直播為核,娛樂生態可以被賦予各種可能,映客因而也能實現“無界”之夢。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映客CEO奉佑生

此外,“直播+公益”也體現了映客的企業社會責任感。近日,映客自制了全網首檔豎屏公益明星直播類訪談節目——“大咖益起來”,希望依託平臺資源優勢與力量傳遞正能量,號召更多主播及明星藝人參與公益行動。“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作為直播的領跑者,為行業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才是高於自身業務發展的第一要義。

“獨狼”映客越戰越勇:利潤增速超營收,廣告暴增24倍

胡夏參加“大咖益起來”直播

04 結語

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曾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提到: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

與其做等待的戈多,不如做進擊的巨人。在直播的賽道上,你猜映客會怎麼選擇?

撰文 | 錢皓,平夢菲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