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孤独都是在母债子还

那些成了家,当了父母的人,几十岁了,却不会独立。他们的孩子被拉着、拽着,长大后注定孤独。在当代的失去边界的亲情里,母债子还这件事,天天都在上演。

——致不独立的妈妈们

在综艺《我家那小子》中,我们看到的朱雨辰的妈妈,就是一个不独立的人,她的人生围绕着朱雨辰的喜怒哀乐,她的每个毛孔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失去边界的母爱。

她说:“女人就要做贤妻良母。”

她还说:“我没有自我,我完全没有自我,我顶两个菲佣。”

这样被情感围绕的朱雨辰却没有多幸福,40岁的年纪,还孤身一人,和朋友三两杯酒下肚就涕流满面,更是在朋友散去后一个人窝在宠物的狗窝里睡去。

孤独,朱雨辰的浑身上下都散发着,40岁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孤独。这一切都是朱雨辰妈妈从小在教育上的缺失造成的后果。

不想苦苦付出没有回报,不想母债子还,咱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孩子的孤独都是在母债子还

01

第一:认清楚,母子关系中, “我”-“它”是自私,“我”-“你”才是真爱。

心理学家Martin Buber曾提出两个关系的概念,即:“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

从亲子角度出发,“我”-“它”关系,就是从母亲角度出发的“母爱和目的”的关系。妈妈一开始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就带着私欲的目标,她为孩子规划好了方向,她期望孩子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就限制他往哪条路走。

而,“我”-“你”关系,就是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真实地去感受孩子的需求,不带私欲的为孩子提供辅助,遵从孩子的天赋天性。

让我们看看朱雨辰的妈妈,她能坚持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4点为儿子熬梨汁,也会雕塑般在电脑边蹲守几个小时为儿子投票。她对儿子很好,除了儿子不听话的时候,比如儿子不肯喝梨汁时,儿子不肯与她喜欢的女孩子交往时,朱妈妈说,儿子逆反心理太重,让他失望。

这就是典型的“我”-“它”关系,在朱妈妈的心里,对自己的人设是一个呕心沥血的妈妈,对儿子的人设则是一个言听计从的宝宝,这是从目的出发的付出,是自私的母爱。

02

孩子的孤独都是在母债子还

第二:认清楚,回避型人格的母亲,坑人坑几。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例子呢?母亲可以自虐到甚至有些做作,让人觉得可怜又实在无法理解。实际上,这些母亲大多数都是回避型人格患者。

在电视剧《双面胶》中我们看到的亚平的妈妈,丽娟的婆婆,就是一位典型的回避型人格母亲形象。她总是在大家吃肉的时候吃白饭,在大家看电视的时候做针线,在大家吃西瓜的时候啃瓜皮,总之她一生都在虐待自己。

在心理学上,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而当母亲的身份撞上回避型人格,她们不敢应对外界的挑战,转而把余力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她们把儿女圈养起来,对儿女完全地控制,从儿女的一亩三分地上获取在外界得不到的成就感。

这就形成了一个无解的局面:小时候孩子拽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开,妈妈手忙脚乱失去自我。长大后,妈妈拽着孩子的手不肯放开,孩子向往母亲以外的世界,冲动逆反。

03

孩子的孤独都是在母债子还

第三: 认清楚,眼界越宽的母亲给的母爱越温暖。

涂磊老师说过一句话,母亲一生要学会两件事,年少的陪伴,和长大后的放手。

如果身为母亲的你实在不敢放手,那你应该让自己成熟,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匹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

伟大如朱雨辰的妈妈,也只能陪他进组,为他熬梨汁,但是她做不到像其他明星的父母一样,为他打理基金,买房置业,打点餐馆服装店。要把孩子圈在一碗鸡毛菜里,还是要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给他的事业提出有利建议?

母亲们,记得你们的爱不要那么单一的放在生活琐事里,你站的高度越宽,越能在孩子面对人生难题时给出正确的建议,能看着自己的孩子越活越明朗,你不是更开心么?

04

孩子的孤独都是在母债子还

第四:认清楚,母亲也需要被教育,她不一定是顽固的。

说起来我们好像都在批评不放手的母亲们,但其实,一家人的事又岂是一个母亲能主宰的?无非是爸爸的无作为,儿女的懦弱,让妈妈们试探的触角越伸越长。

母亲们虽然主观地选择了控制孩子,但是生活中她们没有正面严厉地被教育过,她们不知道这是不对的。

但是母亲不一定都是顽固的,知道错误后,她们会努力改的。

节目播出后,网友们对朱雨辰的妈妈送上大片骂声,都说她的爱令人窒息,这样下去没有人会愿意嫁给她儿子的。朱妈妈才终于明白,自己错了。

她开始反思了,她表示看了几期节目后特别内疚,之前对儿子的生活干预太多了,想来在后面的人生里,朱雨辰将有喘息的空间,终于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爱情了。

此生我们第一次为人儿女,妈妈们也是第一次为人母,我们需要一起成长,而成长的本能就是要懂得分寸。

最好的亲子关系大概就是,母爱是孩子们的底气,孩子是母亲们的延续吧,亲情的本能就是分寸,让我们向着更美好的亲子情前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