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晋-王珣 《伯远帖》

西方人善舞蹈,中国人精书法,中国的「书法」之道,是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段中,最彰显天才和功力的一种灵智行为。

--木心《鱼丽之宴》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东晋 王羲之 《得示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北宋 苏轼 《太虚诗帖》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林语堂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元 赵孟頫 《秋深帖》(局部)

或许,赵孟頫代表了一种心灵与外在现实两相矛盾下妥协的圆融。喜欢他的书法,称赞这"圆融";不喜欢他的书法,也常以这"圆融"解释他一路委曲求全的"姿媚"。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隋 智永 千字文

吾之厌者有三,诗人之诗,书法家之书法及料理人之料理。

--江川澜《夏目漱石的百合》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胡兰成晚年给朱天文写信,谈到书法:"书法与能乐及剑道等同,必有师承。中国清末以来的大书法家有康有为、李徐、马一浮、李叔同、吴昌硕、郑孝胥等几位,及我的先师周承德先师。"

--陆灏《看图识字》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唐 陆柬之 《文赋》(局部)

书法,非专业之业也。书法专业之业者是不能成为书法家的,历史上也没有一个专业书法家的。书法虽讲究技巧,但要写出特色、写出气势、写出情趣来,没有渊博的知识、非凡的精神气质、不同寻常的经历、过人的悟性以及时代的底气的支持和江山之助,不能成功。

--陈传席《西山论道集》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唐 颜真卿 《刘中使帖》

对于中国书法的发展,一向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以为中国的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一种以为宋人书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宋人宗法二王,而不为二王所囿,用笔洒脱,显出各自的个性和风格。

--汪曾祺《岁朝清供》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唐 李白 《上阳台帖》

只要你感到是为自己而生活,世界也许就会在眼中变一个样子。写文章,为什么一定要发表?自己对自己倾诉,会使心灵平和。练书法,为什么一定要展览?凝神屏气地书写,就是与天地古今的交融。教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到学校?做善事为什么一定要别人知道?

--毕淑敏《幸福的七种颜色》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五代 杨凝式 《韭花帖》

"诗书画三绝"第一个在作品上集大成的人物,应该是赵孟頫。赵孟頫具体说出:画奇石用了书法上的"飞白"皴擦,画枯木用了古篆字的笔触,画墨竹需要了解精通写字的"永字八法"。赵孟頫重新界定了"书画同源"这一古老成语的全新理解,也清楚昭告了新文人美学以书法主导绘画的精神实质。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北宋 米芾 《粮院帖》

千百年来,中国书法的学习是围绕着历代名家法书(比如王羲之、颜真卿等)进行的,但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但古代无名氏的作品被纳入学习体系,而且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也被作为临习的典范。

--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南宋 赵佶 《欲借风霜二诗帖》

中国文明最高尚者不在画,画之上有书法,书法之上有诗词,诗词之上有音乐,音乐之上有中国先圣的哲理。那是老庄、禅、《易》、儒。固尚欲画高,当有以上四重之修养才能高。了无中国文明自尊心者与此无缘,勿与论者。

--李苦禅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宋 李建中 《土母帖》

生活和工作就象书法。生活中你可以写狂草,只要不犯法,可以随意挥洒,懂你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猜去吧;工作中你却只能写楷书,至少要写行书,横竖撇捺大概要交代清楚,尽兴挥洒,不懂的人多了,你就有麻烦了。

--沈尹默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北宋 欧阳修 《致端明侍读尺牍》

中国的笔有极大的表现力,因此笔墨两字,不但代表绘画和书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境界。

--宗白华《美学散步》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南宋 文天祥 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卷

唐代楷书大多与政治历史息息相关,或是奉诏立碑书石,都有特殊纪念意义。宋代名帖更多是个人生活兴之所至的文稿诗词札记,更接近东晋文人的书翰手札,书法回归到平淡天真自在的真性情流露,远离政治,也远离历史,没有伟大的野心,只是要回来做真实的自己。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东晋·卫夫人

晋时有位女书家,世称卫夫人,王羲之尝师事之,她在论述书法时这样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林语堂《吾国吾民》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明 唐寅 《落花诗》

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美学是最高级的浪漫,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中国艺术境界的创成,是笔走蛇游的晋唐书法,是行云流水的昆曲京剧,是古色斑斓的四书五经。

--杨澜《一问一世界》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明 董其昌 《草书手札》

返璞归真,"返"字是价值的体现,"真"的程度决定价值的高度。现代书法、口语诗、当代艺术等,很多密码都在这个标准里。

--冬子《借山而居》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清 八大山人 《行书题画诗》

一个人只有清醒而明察各种动物肢体的天生韵律与形态,才能懂得中国书法。每一种动物的躯体,都有其固有的和谐与美质。这和谐是直接产生自其行动的机能。

书法连珠妙语20则,句句经典!

清 郑板桥 《行书论书立轴》

欣赏中国书法,意义存在于忘言之境,它的笔画,它的结构只有在不可言传的意境中体会其真味。在这种纯粹线条美与结构美的魔力的教养领悟中,中国人可有绝对自由贯注全神于形式美而无庸顾及其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