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零售巨头倒下:百年老店曾是沃尔玛的5倍,十万员工无处安放

又一零售巨头倒下:百年老店曾是沃尔玛的5倍,十万员工无处安放

因为没有能够扭转经营困境,美国老牌百货公司具有百年历史的零售业巨头西尔斯控股公司于2018年10月15号在纽约州一家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按照计划,西尔斯将在今年关闭142家亏损的门店,相关清算程序将在近期开始。此前,西尔斯已经表示有另外46家亏损门店将在11月底之前关闭。

公司董事长埃迪兰伯特表示,过去几年公司在业务转型等方面付出努力。尽管有成效,但仍未达到预期目标,申请破产保护有利于提高改善业绩的灵活性,加快战略转型以实现盈利。目前,西尔斯已经取得3亿美元融资,并正在谈判获得另外3亿美元融资。

又一零售巨头倒下:百年老店曾是沃尔玛的5倍,十万员工无处安放

这些年在电商的冲击下,西尔斯的业绩出现了断崖式下跌。集团自2011年起陷入巨亏。累计亏损超过110亿美元,股价也从巅峰时的每股190美元跌成如今不足40美分的“仙股”。

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实现167亿美元营业额,亏损3.83亿美元,公司营业额从2013年的361.9亿美元,已经缩水超过一半,经营持续亏损,西尔斯剩余资产价值约有69亿美元,负债则高达113亿美元。

西尔斯集团创立于19世纪末,被称为“百货公司鼻祖”,曾长期占据美国零售业的头把交椅,是在美国人生活中占据不可或缺地位的百年老店,其销售业绩直到1989年才被另一零售巨头沃尔玛超越。上世纪80年代初,西尔斯的营收还是沃尔玛的五倍;然而到了90年代初,它的收入就仅相当于沃尔玛的一半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一个有125年悠久历史的老店一步步走向破产的呢?

一、公司管理层是个外行。

又一零售巨头倒下:百年老店曾是沃尔玛的5倍,十万员工无处安放

西尔斯集团曾经一度是美国最大的雇主,它不仅仅是零售行业是最大的公司,也是全美国雇佣员工最多的公司,高峰期员工人数达到十万人,而且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是西尔斯的黄金期,芝加哥有一座大楼叫做西尔斯大楼,曾经一度是美国最高的一个建筑。可见西尔斯当时是非常辉煌的。

我们可能知道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说过一句话,他说亚马逊是一个“everything store”,意思是亚马逊是个综合商店,什么都有,其实这句话是西尔斯说的,因为当时的西尔斯就是能买到任何东西的商店。

但是公司要发展其实最重要的是领导人,因为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管理层作出错误的决定,最终就会让企业一步步走向深渊。

2005年,有"巴菲特第二”之称的对冲基金经理埃迪兰伯特(Eddie Lampert) 以 150 亿美元并购了西尔斯,这是美国零售业史上最大的并购案,而兰伯特也正式出任西尔斯集团CEO,兰伯特虽然是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但是他并没有任何零售经验。

兰伯特上任以后,他发现西尔斯很多的门店都不赚钱,但是西尔斯很早以前比较有眼光,开门店之前都是先买下土地,然后再建造门店,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虽然门店亏损,但是土地值钱,所以兰伯特就做起了房产买卖,不断把西尔斯值钱的土地卖掉,然后又拿钱去投资新的区域等待地价上涨,所以到了后期西尔斯的战略完全由零售转为房地产项目,无心开展零售业务了。

但是这样一来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你的投入一定是要为未来做打算,而卖土地这个事,已经严重偏离了主业,导致公司在零售业方面没有任何的变化,没有迎合时代的发展。

二、没有变化,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又一零售巨头倒下:百年老店曾是沃尔玛的5倍,十万员工无处安放

西尔斯这个企业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还是运用一个比较老套的运营方式,说白了就是没有干正事儿,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就是,现在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但西尔斯的那个柜台里面还摆放着磁带,虽然是怀旧用的,但是大批量的磁带已经成了沉重的库存压力,而且商品老化严重,库存无法清理。

西尔斯对行业的认知是不强的,西尔斯的思维模式还是那种华尔街的思维,总是从一个财报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总是想不断的投资新的土地,然后卖掉现有的土地,这样财报才会更好看。

而且西尔斯还在不断的削减成本,把广告费,代言费,品牌推广费等营销费用都砍掉了,结果导致后面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西尔斯这个公司了,出现了断代。

而且西尔斯其实是有机会转变的,曾经有机会收购互联网公司以使西尔斯能跟上互联网的步伐,但是被兰伯特拒绝了,错过了跟上时代的机会。

任何企业想要有好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没有马云的阿里,肯定到不了今天的局面,没有许家印,恒大也做不到这么大,

其次一定要不断的迎合社会的变化,否则,等待企业的只有破产退市这一条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