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說「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你怎麼看?

從頭再來148265419


個人不認同老梁這個說法,信託、理財、P2P都是我們目前接觸比較多的投資品種。“富豪死於信託”指的是有不少富豪投資信託導致虧損或本金全無的現象,信託購買起點高,收益高!“中產死於理財”這裡可能指的有基金等方式的理財!"屌絲死於P2P"這裡指普通老百姓去購買P2P遭到損失。按照老梁這個說法,目前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安全或低風險的投資渠道了。

其實老梁這個意思也就是告誡大家,不同層次的人在做理財時要注意風險。不論你是高淨值客戶還是低起點的普通老百姓,一旦涉及投資都要擦亮眼,目前市面上的不少投資品種風險都挺高的,不能僅僅就看一個收益率,哪個人在賣產品時都會誇大自家產品多麼多麼好,沒問題安全,但是一旦出了問題沒人能夠給你去負這個責任。

其實在我們選擇投資時,有幾個主要因素需要考慮:

  1. 投資渠道:這裡的投資渠道指的是你選擇投資理財的地方,比如銀行、券商、基金公司、信託、互聯網金融平臺等渠道。中國銀行上百家、券商上百家、基金公司更多,信託、互聯網金融平臺更是數不勝數,可供我們選擇投資的平臺大大小小上千家。即使一個高淨值客戶接觸再少,也有幾十家供其選擇。個人建議,不論是哪個渠道或者平臺投資,一定要選最大的那家,或者排名前三的平臺,中小平臺很多都不靠譜。

  2. 投資品種:我們選好了投資渠道,那就得確認投資品種,高風險的,低風險的,我們自己就要了解,比如有的信託產品,最後融資方是哪裡,什麼背景,收益率是多少,還款方式以及擔保方是哪裡,判斷風險大不大。選擇基金,也要看基金管理人,經驗是否豐富,管理規模多大,這些都要了解,只有自己清楚自己購買的是什麼樣的理財品種,心理才能踏實。

  3. 收益率:一定要了解產品的收益率或者風險性,如果你買的是固定類收益,要結合當下市場環境下的平均收益率。比如目前市場上正規渠道的信託收益是7%—8%,有人給你介紹10%的信託產品,那你就要注意風險了。市場上貨幣基金收益率,比如餘額寶才2.9%,有人給你推薦6%的那你就要看為什麼會給到6%。清楚平均收益水平,也有助於你判斷產品風險。

2018年的投資市場確實不太好,P2P平臺集中暴雷,不少企業債券違約,信託延期兌付,股市大跌,基金虧損,今年這行情才是類似於老梁的說法。但是,很多情況也和投資者自身有關,入股市就是抱著暴富的心態,購買P2P就是看中了人家收益高,忽略了風險;至於信託,更是有的高淨值客戶投資渠道就有風險,介紹的產品自然不靠譜,不去選擇正規理財渠道。所以,往往風險發生時,你選擇的渠道就給你增加了一半的風險。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本人問答,認為對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點贊,也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觀點表達出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你把你瞭解的分享給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訴大家,一起學習一塊進步!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


股海無涯


這是危言聳聽,妖魔化金融市場,搞得好像金融都是詐騙一樣。

信託超過15萬億,出風險沒兌付的有150億嗎?有150億了也才佔比千分之一。銀行貸款壞賬率還超過1%呢。P2P風險是比較高,但規模超2萬億了,卷錢跑路的規模超過P2P帶給投資者的收益了嗎?

真正讓人虧大錢的不是信託、理財和P2P,而是假信託、假理財和假P2P。雖然披著信託、理財和P2P的外衣,但資料弄虛做假,資金不按約定使用,完全就是詐騙,和信託、理財以及P2P根本不是一回事。

因為E租寶事件而怪罪P2P是找錯了對象。你可以不投資P2P,但如果不意識到自己其實吃的是詐騙的虧,詐騙者又會換一個外衣來騙你一次。比如,有的騙子又通過虛擬貨幣來騙錢了。聽你老梁的話沒買信託、沒買理財、沒買P2P又有什麼用呢,還不是照樣會被虛擬貨幣騙?

強調保護財富不需要妖魔化金融市場,而是要遠離騙局。識別能力不強的投資者,至少需要做到兩點:

1)不貪戀高收益。

有的人嘴上說重視資金安全,但一看到高收益就把安全拋到腦後了,不自覺地找理由讓自己相信這個高收益是安全的。請記住:正規的金融市場不會白多給你一個子兒,每一點多出來的收益都對應著多出來的風險。如果收益很高而風險很低,那就是騙局,實際風險大到會讓你血本無歸。

2)除了公募基金外,不要買其他任何自己搞不懂的金融產品。

公募基金是一種很多人搞不懂的大眾金融產品,但有完善的監管體系,搞不懂也可以買,只要確保是有牌照的公募基金公司發行的就可以。買公募基金有賠有賺,但收益和風險的關係是合理的。

其他“信託”、“理財”、“P2P”、“數字貨幣”、“商業模式”如果你搞不懂,就千萬別碰,以免碰到假冒它們名義的騙局。尤其是數字貨幣,騙局比正經的還多。對於任何非金融專業人士,這裡都有一個建議:投資前找懂金融的熟人諮詢一下。

諮詢時最重要的問題只有一個:這是不是騙局?這個問題比風險高低更重要。風險高低是正規金融產品才會有的問題,詐騙產品的風險是100%,而且沒有收益。

認識到騙局的本質後,不管這些假冒產品以後怎麼改頭換面,你都能遠離。


長升理財


這句話雖然有失偏頗,但後兩句頗有道理。

首先,富豪們大多忙著做生意,座山吃空的不多。

不知道老梁所說的富豪指的是什麼樣的人,但對於那些企業家來說,正忙著做生意呢。

或者,正生活中“花不完的錢,還不完的債”中。

當然,要是那些有錢沒處花的富豪,就另當別論了。老梁的話適用於這樣的富豪。

第二,中產理財失誤,的確會讓數年的積蓄毀於一旦。

經濟好的時候,買什麼理財都可以賺錢,投資什麼都有回報。

但經濟形勢差的時候,銀行的理財產品都不一定會賺錢。還不如,買處便宜房子。

不是說某些理財產品是魔鬼,而是,在經濟形勢不美好的時候,它就自動成了魔鬼。

知進退,是中產要遵循的原則。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保守,要分的清楚。

現在這個形勢,把錢老老實實放銀行去吧。

第三,屌絲靠借錢逆襲是自取滅亡。

不屬於你自己的生活,靠借貸就能實現嗎?

我看動畫片中光頭強就要有這樣的遭遇。

醒醒吧!

生活不易,攢錢不易,且活且珍惜。


靜觀財經


本人銀行工作9年經驗,從櫃員,理財經理,到現在公司信貸管理崗位,說說自己的看法。

先說結論,完全完全不贊同這個老梁的說法,我不知道這話是不是他想表達的原意,但是就從題主的描述上,老梁的這句話根本就是個垃圾信息,邏輯上他表達的是富豪玩信託會玩死,中產階級玩理財會玩死,屌絲玩p2p會玩死。那麼富豪玩p2p,中產階級玩p2p呢?那麼屌絲活該錢放銀行?

理財是每個人必須學會的東西。信託產品,至少銀行的信託產品非常非常穩,幾乎不會出現無法兌付的情況。年化通常在8%-14%左右你在銀行買信託,想被玩死都難。

中產死於理財?理財?理財?抱歉我實在無法正常理解這個理財指的是啥理財。

p2p,這個就有意思了,除了那些非常不正規,小眾的p2p平臺,現在的有銀行託管的正規p2p平臺非常非常適合希望有比較高的利息的普通百姓買。到目前為止,p2p平臺經歷過大洗牌後,已經很少聽到平臺跑路這種消息了,甚至連虧損的都很少看得到。

關於p2p平臺,其實可以延伸開來做一個大專題,這裡就不再過多介紹了,不懂的人自然怕,不敢買,感覺p2p猛如虎,其實我用p2p理財快5年了,本金也就20萬,目前累計利息14萬多點,無圖無真相,丟完圖溜了。

絕對真實的個人賬戶截圖,看截圖時間和我的回答時間。睡覺去了。


拔刀醬


該問題,我確實聽梁老師講述過。

我自己也深有體會。

我體會最深的是:屌絲死於P2P。

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其實字面意思,也就是問題答案。不難理解,我具體談談我:屌絲死於P2P吧。

P2P就是網絡信貸。很多人可能沒有接觸過,我接觸過,而且數額一萬多。你沒聽錯,就是數額一萬多元。您可能會說:一萬多都需要網貸?不至於吧?我要告訴您,一萬多塊不少了,對於一些人,一些特殊困境的人。具體我遇到為什麼困境需要網貸一萬多,我不描述。

我在網上借貸一萬多元,網貸是小額信貸,也就是說一家網貸機構信貸數額一般就是五百一千元數額,借貸時間一般十四五天,利息是百分之一。請記清楚,借貸時間十四五天的利息是百分之一。也就是說,一家信貸公司借出來五百塊,十四五天後必須還款五百五十元左右,而且有的手續費更加高的驚人。有的甚至利息更高,有的可能相對低一些。

既然困境到連網貸都借,那就是說確實沒錢了,借貸網貸解了燃眉之急,卻進去了一個泥塘。而且是越掙扎出來越陷越深,因為網貸借貸數額小,借貸時間短,利息高的原因,會讓人重複循環於借貸還貸的漩渦中。借出來十多天還進去又借出來,中間有手續費有利息,可想而知,網貸的結果就是,深陷泥潭。

比如我,借貸一萬多元,我借貸網貸機構多達十多家,我每天在還貸借貸中度過,而且我每天在承受高額利息,手續費。也就是說,我每天都在消費著網貸各種費用,可是錢我卻一分沒有使用過。

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很多人可能會想:因為是網貸啊,網貸機構是找不到我的,我是不是不需要還?不,錯了,網貸要不到本人,網貸機構找得到家人朋友親戚領導電話,網貸機構一通電話短信轟炸,讓你生不如死。因為網貸機構在你申請借款時候首先要複製你的童話記錄,需要你填寫父母親戚朋友的聯繫電話。我沒有遇到過家人親戚朋友領導收到短信電話轟炸,可是我收到過網貸威脅:你要是幾點幾分不還錢,你父母,領導,親戚朋友就會收到短信電話說你欠錢不還。我只有再去網貸機構借錢還搶,我又花費了利益手續費。

後來,幾個月後,我實在承受不了網貸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就找老父母要錢,最終還清了所欠網貸。我大題計算了一下:從我借貸借貸一萬多元開始,手續費,利息,多加網貸機構,網貸貸款幾個月,我一共還款差不多兩萬多,也就是我差不多白白浪費了一萬多的錢給了網貸機構。

以上就是:屌絲死於P2P!

望大家網貸信貸時候慎重!


婦女主任


我個人從事p2p理財已經有6個年頭了,從剛開始的1萬元投入,到現在超過100萬投入,對老梁的看法不敢苟同。

P2P從最開始的野蠻生長期,到現在已經比較規範,國家也推出了相關的監管法規,比如網貸的資金必須要在銀行監管,不允許進行大額的貸款,不允許自貸等。只要選擇對的平臺, P2P的風險還是可控的。在國外也有很多p2p企業,如lending club已經運營超過10個年頭。

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已經突破5萬億大關,奔向6萬億,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投資人、借款人數總和超過5000萬人;網貸行業獲得了更多的資金青睞,網貸人氣攀升也反映了P2P網貸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成了大勢所趨。



李嘉誠說:一件衣服被我穿上了,80%的人都說好看,那我一定會買;一個生意機會被我遇上了,80%的人都說可以做,那我絕對不會去做。我深信世界上的2/8定律,為什麼世界上80%是窮人,20%是富人?因為20%的人做了別人看不懂的事,而80%的人不會堅持正確的選擇。成功只屬於有遠見、敢挑戰、懂堅持的人。

70%的人在銀行理財,拿1~3%收益,

20%的人做信託、資管、P2P等固定收益理財,拿7~10%收益,

10%的人做VC、PE私募股權,拿30%~40%收益,財富幾何式增長。

這就是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的奧秘!家庭財富的高效持續增長更主要的是需要你對新的理財方式的認知、眼光以及敢於接受的勇氣。人類社會的一條鐵定規律:要想改變自我就必須敢於合理嘗試。


貝姐理財


你好,我是投資顧問郭一鳴,很高興來聊聊這個問題。

“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看起來不無道理,但實際上有些牽強。這裡似乎把金融圈看成了“坑”,各階層的人進來都要被“埋”,但起不知,很多人正式在金融圈中獲得了人生寶貴的財富……

對於“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個人理解有以下幾點,跟大家做以交流:

首先,從入門門檻角度,這個描述還是正確的。因為P2P的入門門檻很低,所謂的屌絲都可以進入;而理財方面,尤其是以銀行理財為主,基本上是5萬元起,沒有5萬元者,輕易不能介入;至於信託,以前是100萬起才能投入的,也確實是現在富豪們才能進入的;

其次,如果說“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應該的可能是這些產品相對都是高風險產品,把控不好可能會出現本金的虧損。

這個角度,也的確出現過很多的情況,無論是信託、理財,尤其是P2P出現過多起本金虧損以及客戶重大損失事件;

第三,這些產品雖然存在風險,但都是合法行為,很多出現問題的可能都是假產品或者不合法的產品。信託機構是有牌照的、理財也是有出處的、P2P是有牌照的,這些也都是有監管的,一般不會出現重大問題,除非購買了假的或者不合理的產品。當然,無論真假以及是否合理,都需要提前防範可能的風險。

最後,這些都屬於投資,投資就有風險,而高風險相對應的是高回報。每個人應該根據繼續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需求,選擇不同的投資產品,並進行適當的風險防範。


郭一鳴


最近,“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的順口溜開始流行。

其實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有錢人偏愛的信託投資,中產階層偏愛的理財投資和窮人偏愛的P2P投資,都是高危投資產品。

這幾年互聯網金融風生水起,但因為監管的落後也爆發了幾起令人忌憚的理財大騙局。

2015年一年,近1000家P2P平臺跑路。1-6月上線900家419家跑路!7月上線217家109家跑路!8月上線228家81家跑路!9月上線189家55家跑路!10月上線150家47家跑路!11月已有61家跑路爆雷,1天曝光10家問題平臺!一週近50億無法兌付,超10萬人血本無歸!

2016年,信託資產規模跨入“20萬億元”時代,也出現了許多風險事件。

剛消停了一段時間,今年,又爆出了美的和興業銀行遭遇10億理財騙局。又有90後美女騙走40萬老百姓300億鉅款的案子!“e租寶”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也鬧得沸沸揚揚。

一時間,老百姓對投資理財圈的風評又陷入聽風就是雨的境地。

“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如今,變成了理財行業經常說的一句話。事實上真的是信託、股市、P2P的原因導致大家虧損的嘛?其實不然。

土豪死於信託

嚴格意義說信託為信任託管,是信託公司基於客戶的資產管理行為。然而現在多數的信託產品都是站在融資方的立場設計產品,再向客戶融資。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融資方為了能順利融資,就會虛假誇大經營能力,信託公司為了能多做業務,放鬆對融資方的審核。最後產品出現問題,就會相互踢皮球,虧損的只有客戶。

中產死於股市

股市被稱為二級市場,客戶自己投資,自負盈虧看似是相對公平的市場。但底層的東西,可能根本就不是散戶所知道的。這些不用其他舉例,就看看證券公司的新聞就好:誰誰誰,涉嫌操縱某一隻股票被調查;某某公司涉嫌造假,故意在二級市場圈錢;去年最出名的案子就是徐翔案了。

屌絲死於P2P

p2p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不僅滿足了中小企業或者個人的借款需求,也滿足了大眾的理財需要。但是這麼好的一個產品也坑了不少的客戶。P2P公司為了增加業務量,虛假、誇大借款人資質;更有甚者直接發虛假標,就為了融資跑路。公司背後的操作投資人完全不知道,虧損與否完全是公司決定了。

綜其原因,信託的逾期、股市的虧損、P2P的血本無歸,都是一場不公平,不透明的投資導致的結果。投資有風險,正常的虧損我們願意承擔,但是由於各種人為的市場操縱導致的虧損,投資者請說:NO。

其實,從另一方面來看,投資者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

我們來看看那些遭遇騙局的人都是如何被套路的?

1、高收益、高收益、還是高收益。無論是興業銀行的假理財案,還是IGOFX的假外匯案,我們都會發現這一熟悉的身影。以IGOFX為例,先是利用高額利息或利潤作為誘餌;然後用國外旅遊、送豪車、重金線上線下廣告等來裝點門面。

2、你的尊貴感需要一款產品來襯托。中國人很吃內部銷售那一套,好像凡是內銷的東西都划算,一般人還買不到呢。現在的騙子就利用你那高貴的優越感,把很多高淨值人群唬得的團團轉。美的那個案子就是騙子利用銀行行長辦公室向受騙者推薦高端用戶專享產品。

這些騙局真的很難辨識嗎?還是你在騙子的忽悠下卸下了你對違規的防備心?就美的那個案子被發現還是因為內部日常核查。可見也不是手法多高明的騙局。

其實很多騙局,只要你稍微仔細地看一看產品說明書、管理方背景、風險說明書、公司牌照等信息都不難發現。

真正讓人虧大錢的不是信託、理財和P2P,而是假信託、假理財和假P2P。雖然披著信託、理財和P2P的外衣,但資料弄虛做假,資金不按約定使用,完全就是詐騙,和信託、理財以及P2P根本不是一回事。

因為E租寶事件而怪罪P2P是找錯了對象。你可以不投資P2P,但如果不意識到自己其實吃的是詐騙的虧,詐騙者又會換一個外衣來騙你一次。比如,有的騙子又通過虛擬貨幣來騙錢了。聽你的話沒買信託、沒買理財、沒買P2P又有什麼用呢,還不是照樣會被虛擬貨幣騙?

強調保護財富不需要妖魔化金融市場,而是要遠離騙局。

識別能力不強的投資者,小編認為至少需要做到兩點:

1、不貪戀高收益。

有的人嘴上說重視資金安全,但一看到高收益就把安全拋到腦後了,不自覺地找理由讓自己相信這個高收益是安全的。請記住:正規的金融市場不會白多給你一個子兒,每一點多出來的收益都對應著多出來的風險。如果收益很高而風險很低,那就是騙局,實際風險大到會讓你血本無歸。

2、除了公募基金外,不要買其他任何自己搞不懂的金融產品。

公募基金是一種很多人搞不懂的大眾金融產品,但有完善的監管體系,搞不懂也可以買,只要確保是有牌照的公募基金公司發行的就可以。買公募基金有賠有賺,但收益和風險的關係是合理的。

其他“信託”、“理財”、“P2P”、“數字貨幣”、“商業模式”如果你搞不懂,就千萬別碰,以免碰到假冒它們名義的騙局。尤其是數字貨幣,騙局比正經的還多。對於任何非金融專業人士,這裡都有一個建議:投資前找懂金融的熟人諮詢一下。

諮詢時最重要的問題只有一個:這是不是騙局?這個問題比風險高低更重要。風險高低是正規金融產品才會有的問題,詐騙產品的風險是100%,而且沒有收益。

認識到騙局的本質後,不管這些假冒產品以後怎麼改頭換面,你都能遠離。

很多人不免問到:不購買理財產品,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杜絕風險事件發生。

事實上,土豪、中產、屌絲如果不理財會死得更快。

你知道現在貨幣貶值的速度嗎?

我們簡單來做道數學題。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過去25年貨幣發行量增長了大約61倍,年均增長19.41%,減去真實的財富增長,也就是年均GDP增速在9.87%左右,最後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接近真實的貨幣貶值速度:10%。

按照這個貨幣貶值速度,如果我們把100萬揣兜裡什麼都不幹結果會怎樣?只需要20年,你口袋裡的100萬就能貶值到相當於現在10萬元的購買力。

這樣看起來不理財其實和被騙的結局也差不多。只不過和遭遇騙局相比,貨幣貶值是一種無聲、緩慢的過程,很容易令人麻痺和喪失警覺心。

從這個角度而言,實際上貨幣貶值比遭遇騙局的危害更大。騙局你只要被騙一次就足夠警醒一輩子,但是貨幣貶值更類似於“無形殺手”,就像功夫片中的頂尖高手,以無形化有形。

因此,我們不是不去理財,而是要謹慎理財。

第一,銀行售賣的理財產品中,一部分是自營產品,一部分是代銷產品,後者的收益更高。銀行對代銷產品的盈虧概不負責,買之前一定要分清楚產品性質。

第二,老年人特別容易對推銷員的噓寒問暖不能拒絕,最終被忽悠上當。結果推銷員推銷什麼就似懂非懂的買了什麼。所以老年人一定要下狠心,把只會噓寒問暖,不把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說清楚的推銷員拒之門外。

第三,所有XX金融互助社區,其實都是涉嫌非法集資的金融詐騙組織,甚至涉嫌金融傳銷。面對年化收益率高達30%的理財產品,即使親朋好友再怎麼推薦都要謹慎考慮,因為在金融風險投資市場,沒有天上掉餡餅的買賣,永遠是遵循高收益,高風險的原則的。千萬不要被許諾的好聽的高收益誘惑,最終落得血本無歸。

第四,以P2P為代表的理財產品,正在越來越多的被大家所接受。但是根據多家權威信用評級機構評估,超過30%的P2P理財平臺出現有各種問題,投資前應該謹慎研究一下該平臺的投資背景和風控水平,或者直接參考第三方評級機構的報告。


雲掌財經


在蝦吊絲一枚,

正如你所說,正在p2p裡面掙扎,還沒死

本蝦吊是從去年7月份開始接觸p2p的,那時真是驚心動魄啊

還好運氣不錯,到現在還沒踩過雷。

剛開始是直接選的那些大平臺投資的,有陸金所,拍拍貸

都是前幾位,畢竟也不太懂,覺得排名靠前就是靠譜點的

當然,也沒敢投太多,最多的一次也沒超過5萬(純屌絲o(╥﹏╥)o)

後來就覺得,大平臺收益低了點,就開始關注中小平臺

今年5月份就拿了幾個排名100以外的小平臺試了試水(玖融網,丁丁貸,惠金貸)

投的都是新手標和三月標 收益都是年化13左右的 高的長期的不敢投啊

九月份,投資的標快到期的時候著實又下了一跳

銀行存管和國資大背景都爆雷了

還好到期的時候這幾個平臺都沒啥問題,回款什麼的都很順利

其中,在惠金貸的投資體驗還不錯,送了不少獎勵,現金、加息券、實物獎勵都有

這不,又投了一個三月標

願上天保佑我一直順利下去٩(๑❛ᴗ❛๑)۶

ps:沒中過雷,真不知道啊

就知道最近爆雷的特點 高返現 高包裝

還有,沒有實物抵押的我也不投


咋乎乎的小透明


老梁說的有點道理。對富豪來說,他們手上資金體量大,需要投資的項目具有一定的資金容量,信託符合這樣的特點,信託投資起點較高,投資標的、擔保方式、還款付息都有明確記載,並且信託項目一般篩選比較嚴格,風險控制有一定保證。

富豪要求的收益率不一定很高,但一定是自己能看得清、風險可控的項目,信託符合富豪投資需求。

理財項目五花八門,有的項目收益較高、但風險也較高;有的項目風險低、但收益也低,對於中產階級來說,手上有點錢,他們既不想理財太過保守、也不願太過激進,所以銀行存款、P2P並不是中產鍾情的理財品種。

手上沒有多少錢的人來說,總想以小博大,可以冒一點風險但收益要高,這種情況下不少人會選擇P2P理財。

不管是信託、P2P還是其他理財,一旦經濟和金融形勢不好,風險都會蔓延到投資項目上,今年以來我們頻頻

看到信託產品違約、理財產品違約、P2P平臺跑路等現象,遇到這種情況大部分投資人最終都是血本無歸。

所以說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是有一點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