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利率爲9.6%,定投額爲1萬的投資產品,是騙局的可能性有多少?

林也程


年化收益率達到9.6%的理財產品一定是高風險理財,高風險投資不等於騙局,但是確實有些騙子用高收益做誘餌進行詐騙。高收益理財是很有投資價值的,但是如何識破騙局?如何規避風險呢?孤行者簡單為大家說說。

從問題的表述看,這個理財產品非常像線下的民間借貸,典型的假P2P,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是騙局,千萬不要投資。

從收益看能夠達到9.6%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有三種:1、信託產品,2、P2P理財,3、民間借貸。

告訴大家幾個識破理財騙局方法,請大家參考。

1、固定或半固定理財產品,如果年化收益率超過6%的,要納入有可能是騙局進行進一步分析;

2、看看您得到這個消息的途徑。如果是通過小廣告、朋友口述、市面小傳單、小媒體活自媒體等非正規渠道得到的,基本可以列入騙局行列。這類廣告往往和白癜風、不孕不育等醫療廣告選擇同一類媒體。

3、看理財產品發行人。買產品要看人品,所以發行人很重要。一般騙局都發生在非正規的理財公司,所謂非正規就是資質不具備,靠宣傳老闆或投資人等個人的能力和業績,靠宣傳企業規模等等引誘大家跟隨投資,其實這些和理財產品沒有直接關係。

真正的理財產品發行人必須是經過國家審核、或審批通過的,介紹產品非常詳細,投資資金去向清楚,和具體個人無任何關係的。這些只要違反其中一條就要列為騙局。

識別騙局的方法有很多,今天就聊到這兒。

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天涯孤行者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件事情,自今年國家資管新規出臺之後,金融監管部門嚴禁各金融機構對自身發行或代銷的資管產品實行保本保收益,即投資者在購買產品之前,要對產品的風險有明確認知,承擔起盈虧自負的責任。

其次,綜合當前各家的理財產品來看,收益比較穩定的中低風險產品利率一般都集中在3%-6%。其產品投向應當是風險較低的流動性資產(現金、貨幣基金、活期、1年內國債等)、固定收益類資產(銀行定存、協議存款、債券基金、1年以上國債等)和不動產類資產。

題主所說的年利率為9.6%的產品並非不存在,但一定是屬於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比如說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或者有正規經營資質的P2P小貸平臺。投資這類產品,不僅要擦亮眼睛,找到合法合規平臺進行投資,以免碰到非法集資平臺,還要做好本金可能損失的準備。因為風險和收益是相伴相生的,高收益就是掙得高風險的溢價。

所以,如果發行方宣稱能夠保證年利率9.6%的話,那我可以明確告訴你,100%一定是騙局!!!如果發行方充分告知了產品風險,您就應該認真評估產品的盈利性和風險性,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去進行選擇。

最後忠告所有的投資者,千萬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美事會砸到自己頭上。


孫建波


  記得當時的我弱弱的問了一句,出現那種情況的概率有多大?話一完,麻醉師瞪了我一眼說道,沒有什麼概率可言,麻醉沒有吸到胃裡概率就是零,而一旦吸到胃裡那就是百分之百。從此以後,我才明白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概率,而非僅是課本學到的抓紅白球。

  所以,此問題答案也是一樣,是否是騙局不是概率事件,它原先是騙局就是騙局,它原先不是騙局就不是騙局,並不能用百分比來具體化。

  好比如有些人投資收益率10%的P2P理財一直沒事,到期都能拿到本金和利息。而有的人投資5%收益率的P2P理財就出現倒閉跑路情況,本金和利息都成為泡影。

  某項投資是否是騙局與年化收益率沒有直接的關係,更不能用百分比具體化。

  我們在做理財的時候,不能只看收益率,收益率體現出來的風險僅是該理財產品風險中的一種。在做理財的時候,更應該去看該理財產品是什麼理財產品,是由什麼公司管理和運營,以及該公司是否為正規公司,有沒有運營相關牌照,其背景怎麼樣,有沒有第三方擔保等等。

  當然,我們也更應該注重的是投資標的,比如某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為短期貨幣工具,那麼收益率只能像貨幣基金一樣,徘徊在4%上下,因為短期貨幣工具的市場利率就這麼高。而如果該理財產品掛出9.6%的收益率,那麼顯然該理財產品為騙局,因為按照其投資標的收益根本達不到這麼高的水平。

  有很多人投資餘額寶,但不知道餘額寶是什麼東西,卻被過度宣傳,以及自己也過度宣傳餘額寶的收益率,那是非常可怕的事兒。它的可怕之處不在於餘額寶對接的貨幣基金投資標的的風險性,而在於人們忽略了相應的風險,只看到收益率,甚至拿銀行存款與之相比。這就好如不知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卻拿股票型基金的風險與貨幣型基金的收益相比一樣,甚是滑稽。

  投資就如筆者遇到的手術的事兒,如果不吸進胃裡,什麼事都沒有,,可一旦吸進肺裡,那可能就象徵著死亡。不管9.6%收益的是否是騙局,還是餘額寶的安全性,在不發生事情的情況下,那麼就如人們說的那麼好,可以忽視風險,可一旦出現擠兌風險或其他系統性風險,到那時哭喊就來不及了。

  所以,投資最忌的就是將過去當成未來,如過去等於未來,那麼投資任何理財產品都不存在風險。但是風險就在於過去並不等於未來,包括過去的收益不代表未來的收益,過去能拿回本金和收益不代表未來能拿回本金和收益,這也就是投資的風險所在。


三人聚眾


前幾天,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不是說了一段話,超過6%收益的產品需要打問號,超過8%收益率的就很危險,超過10%收益的就需要做好本金損失的準備。雖然這句話說的是非法集資,但是也說出了一個事實,你題目中的年利率9.6%除了P2P和非法集資,目前沒有什麼理財產品可以穩定達到這麼高的收益,即便是銀行的信託產品或者一些資管計劃在今年也沒有這麼高的收益。

如果是指P2P那還稍微好一點,但是這種由網絡平臺運作的私人借貸模式也要面臨很高的風險,第一就是平臺的道德風險,近幾年平臺跑路的新聞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很多大平臺大公司。第二就是私人借貸避免不了的問題,因為有限的擔保措施無法保證逾期和不良率的有效控制,雖然收益率維持在10%,但是私人借貸整體的違約率是非常高的。



如果是非法集資那就呵呵了,最近幾年擔保圈擔保鏈集中爆發風險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擔保公司之前的空前繁榮靠的就是高息攬儲,這種高回報率的儲蓄,公司在實際運作中是非常困難的,尤其在經濟下行期,能夠保證9.6%的淨收益並不多見,而非法集資的項目多半不是投向房地產就是礦產品,更有甚者只是畫餅充飢而已,根本沒有什麼項目存在,完全是為了騙一把走人,用割韭菜的形式一茬一茬的吸引新人群來維繫資金運轉,哪天轉不動了,就開始跑路。



目前銀行渠道的信託產品普遍收益率維持在7%,包括一些資管計劃都達不到9.6%的收益率,勸你一句你這個如果不是什麼P2P平臺的宣傳,那就基本上是非法集資了,也就是你說的騙局,建議不要投了。


不立而立


起步1萬、年利率達9.6%!這樣的理財產品感覺不太靠譜,現在銀行定期利率大概2%,三年期國債利率也才4%左右,而利率在6%以上的理財產品也有,但是那樣的理財產品門檻都很高,至少都是100萬起步,所以,這種門檻低而年利率卻這麼高的理財產品感覺很不靠譜,有可能是龐氏騙局,個人認為家庭理財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找正規的平臺:

現在互聯網金融魚目混雜,網貸平臺眾多,各種黑平臺層出不窮,不僅拿不到承諾的利息連本金都不保,因此我們老百姓在做理財的時候一定要找正規平臺,要核實其資質,看是否有正規的金融牌照,是否有資金用途及項目盈利能力說明,是否是一個有實力的公司等等。

二、高收益、低門檻的理財產品不可信:

風險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例的,高收益往往預示著高風險,你惦記著它的高收益,它可能惦記著你的本金,尤其是像這種門檻低的理財產品,試想:如果真有這麼高的收益,還會等著你去購買嗎,那不早就搶售一空、還需要他們到處做宣傳嗎?

三、資管新規規定: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

2018年4月,央行發佈了資管新規: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也就是說,理財產品不再許諾有固定收益,其收益將是浮動的,可能大幅盈利也可能是虧損,那麼從這點也可以看出:這個起步1萬、年利率高達9.6%的理財產品是不合規的,因此,這個理財產品不靠譜!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不出意外你這個就是一筆P2P理財產品,目前P2P理財的收益率剛好差不多在這個水準(詳見下圖,最近一年P2P收益率的走勢圖);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民間借貸,但是民間借貸一般最低都是1分利,即年利率12%,大部分是2分利,即年利率24%,9.6%的民間借貸很少見。

P2P,不說以往的e租寶、善林金融那些,就昨天這兩年鋪天蓋地廣告的“唐小僧”,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 累計交易額超750億元,基本每年都有一批P2P在倒下。民間借貸,更不用說了,多少人因為這個搞得家破人亡。

可靠不?

我覺得可以用之前銀保監會郭樹清說的一段話來說明:超過6%收益的產品需要打問號,超過8%收益率的就很危險,超過10%收益的就需要做好本金損失的準備。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借貸是為了錢生錢,也只有生錢,方有可能歸還你的本金。對方借款如果只是用於投資銀行存款、理財、貨幣基金這些低風險產品,遠遠達不到9.6%的水平。目前低風險投資的幾款產品中:國債、銀行存款、銀行理財及貨幣基金,年收益率基本沒有超過6%的;如果對方投資於股票、期貨、貴金屬、外匯這些產品,確實可能存在收益率不止9.6%的情況,但更大概率是全部損失。

當然,還有可能是投資實業,但是實業的利潤率有多少呢?下圖是2016年A股上市企業,各行業的平均利潤率,除了前6個可以達到9.6%以上,其餘都低於9.6%,而且除了銀行業,其餘的與9.6%的差距並不大,要記住這是A股上市企業,各個行業的頂尖企業了,如果是普通企業,利潤率更低。因此除非是銀行找你借錢,不然損失的概率更高,但銀行可以合法低息攬儲,為何要給你9.6%?

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應該來說年收益率9.6%以上的投資產品不少,但是要保證無風險的,基本不存在;縱觀改革開放四十年,除非對方是借錢去買房,或者房子賣了有可能償還這個9.6%的利息成本。但以當前情況而言,房地產目前也是一個高風險投資的行業。因此我不建議你購買這個9.6%的產品,本金損失的概率太大!風險與收益不匹配。


鯉行者


年利率9.6%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肯定不可能是銀行存款,沒有哪家銀行定期存款能給出這麼高的利息,比貸款利率都高,銀行會做虧本的買賣!

前幾年很火的P2P理財,的確會有這麼高的收益率,甚至年利率超過15%的也有不少!但是互聯網理財的風險也很大,爆雷跑路、踩雷倒閉的平臺一大批,雖說現在要求所有的P2P平臺進行備案,風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我個人覺得收益超過8%的理財產品,都應該有足夠的警惕。可能是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吧!

只需投資1萬元

據我所知,目前市場上確實存在收益能達到10%左右的產品,但是這些理財產品一般投資門檻少則100萬元,多的要300萬元起。像投資1萬元,能達到9.6%的收益,除了一些P2P互聯網理財,其他我還真想不到哪些投資能有這麼高的收益!

是不是騙局,目前判斷不了

就如我上面所說的,P2P互聯網理財的確可以只投資1萬元,收益就可達到9.6%左右。不能說別人給的收益比較高,就一定會是騙人的!

我個人估計是互聯網理財的可能性比較大,保持理性,全面瞭解後,再決定是否投資,千萬別衝動!不瞭解的項目寧願不投,也不要拿自己的本金冒險!


操盤手信一


買了唐小僧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9.6%。

然後誰曾想到,又是一個跑路的。央視,電視,地鐵口,到處都是打廣告的,大眾的判斷有限,在朋友的推薦下,在廣告的炮轟下,在網絡理財產品層出不窮並且有相關部門的資質下,還是投了。

幾千的,幾萬的,十幾萬的,幾十萬的,現在全是一片哀嚎,大家只能在群裡抱團取暖。以往網絡理財跑路的,拿回來的本金已經只剩五分之一之多,等待大家的是什麼估計也很清楚了。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等到雪球滾大了,法人跑路了跑去國外定居了才來查,連他們的面甚至沒見過,錢就被騙走了。他們可都是攢著給孩子的,買車的,買房的,錢沒了,希望在哪裡?

6/15還發了信息的,卻不知道是一個悲催的端午。





陝西蔣禕


這種問題回答多了,已經不想從理論上來分析了,簡單粗暴的做對比吧。

與其他常見投資的對比

低風險、無風險類:三年期國債利率4%,一年期銀行存款2%,五年期存款4.7%,貨幣基金4%,這些都是無風險或者風險很低的,幾乎是100%不會出現風險。

股票、基金:收益沒法說,高了可能年收益10%以上,低了可能是負收益,但盈利和虧損一半對一半你不反對吧?也就是50%的幾率會出現風險。

你說的這個,我不知道投資的是什麼項目,說不準,既然說不準,就和說不準的股票一樣,說他出現風險的概率是50%,你看行嗎?

經濟增長率

你說的這個投資門檻低(1萬元就可以參與),利率高,可以算得上全民都可以參與的項目,假設是靠譜的,全社會所有的行業都不做了,只做這一個項目,那麼全社會的經濟增長率應該是10%左右,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作為無風險收益率的標杆國債利率只有4%,那麼風險有多大,你自己體會吧,如果讓我算,簡單一點,40%的幾率能達到這個收益率就不錯了。

所以,我認為出現風險的概率至少在50%-60%,謹慎投資吧。


昇財經


看了好多經濟大神的回答,我就不文字敘述了,直接做算術題吧!

假如你本金10萬,年利率為9.6%,那你的年利息為9600!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目前某寶的低風險收益年化大概在4.7左右的樣子,多出一倍還要多!

你在看看銀行的定期利息,年利率也就4.8的樣子,所以這麼高的收益,憑啥是低風險?


而且你說的信息出處為家長群,上一輩的群裡的東西看看樂呵樂呵就好,也注意別讓自己的親人朋友被騙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