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遗老郑孝胥沦为汉奸,又为何会被称为清末“卧龙”先生?

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汉奸郑孝胥何以被称为清末“卧龙”先生?在他的身上又有什么样的故事?为何之后会帮助溥仪复位呢?本文将和你一起走进郑孝胥。

晚清遗老郑孝胥沦为汉奸,又为何会被称为清末“卧龙”先生?

郑孝胥

郑孝胥是福建省闽侯人。在1882年清光绪八年考中了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等职位。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24年协助溥仪出逃并于1928年赴日本筹划溥仪复辟活动。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任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和文教部总长。后为日本人效力成为汉奸。1938年过世。郑孝胥一生跨越晚清、民国两个历史时期,历经诸多事变,也惹下了许多是非,并且走上了一条为人唾弃的“汉奸”之路。那么他又是因为什么可以被称为“卧龙先生”的呢?其有何才华呢?

晚清遗老郑孝胥沦为汉奸,又为何会被称为清末“卧龙”先生?

郑孝胥

著名书法家、诗人,一代帝师郑孝胥,虽后走上汉奸之路,为人唾弃,声名狼藉。但其在书法与诗词等方面的造诣却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郑孝胥十分擅长楷书,“近世书家,已自成体格者,厥惟郑苏龛。其书初学柳诚悬,后参以黄山谷,瘦硬飞舞,有不可一世之概。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遒劲、凝炼的风格。清朝末年的诗坛“同光体”大行其道。郑孝胥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郑孝胥博采众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其诗平澹高远,清寂幽深,同时又有“语 质而韵远,外枯而中膏”的特点。著有《海藏楼诗集》十三卷。陈衍曾这样评价郑孝胥的诗:“以精思锐笔,清铄而出,故其廉悍沈挚处,较胜于苏(轼)陆(游)。”1910年,满族饱学之士金梁曾撰诗一首,赠予郑孝胥,曰:“久闻诸葛大名垂,笔法乃同兵法奇。偶见卧龙一鳞爪,苏龛墨宝海藏诗。”可见其才华横溢。

晚清遗老郑孝胥沦为汉奸,又为何会被称为清末“卧龙”先生?

郑孝胥书法

参考文献:

1.《郑孝胥书法研究述评》朱正伦

2.《郑孝胥书法研究》刘住

3.《 郑孝胥诗歌研究》杨晓波

晚清遗老郑孝胥沦为汉奸,又为何会被称为清末“卧龙”先生?

华 兴 春 秋

晚清遗老郑孝胥沦为汉奸,又为何会被称为清末“卧龙”先生?
晚清遗老郑孝胥沦为汉奸,又为何会被称为清末“卧龙”先生?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施祺 郁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