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讀書就可以提高語文成績嗎,該如何讀書?

藍顏刺骨


一、只讀書的利弊

1、我們在平時的語文練習時 會有閱讀理解題,在單元考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時試卷上都會有閱讀理解題。學生們看到閱讀理解題,首先看到的是標題,其次是這篇閱讀的材料,然後在材料下面給出的是各種類型的題,讓學生結合文章來答題。這些題有選詞填空,有給漢字注音,有寫近義詞或反義詞,有考修辭手法的,有考文章主題的,有考學生感受的,記事類文章會考文章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記人類文章,會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考人物的具體事例是通過什麼來體現的;寓言類文章會考你懂得了什麼道理或受到了什麼啟示等等。所有這些題,平時不練習,想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話,只靠閱讀課外書應該沒什麼效果,是不能很好完不成的。

2、現在的語文改革,要求學生擴大課外閱讀量,“海量讀”,“讀些閒書”,讀不懂沒關係,讀得多了,自然就懂了,對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水平確實有好處。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理,只要你看大量的課外書是有收穫的。因為在你看書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記住一些優美詞語、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日積月累,你知道的知識多了,寫作文的時候可以用上。另外,在讀書的過程中,也會學習掌握一些寫作技巧和方法。因此,多讀課外書對作文水平的提高,毋容置疑有很大的幫助。

二、該如何讀書

1、課外閱讀。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怎樣才能不斷吸收知識的力量呢?答案就是多讀書,讀好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能讓你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大語文時代來臨,鼓勵學生“海量閱讀”,鼓勵讀一些“閒書”,也就是和考試、甚至和寫作並不定“掛鉤”的書,鼓勵讀一些“深”一點的書,可以“似懂非懂”地讀,“連滾帶爬”地讀,快讀、瀏覽、跳讀、猜讀、群讀、還有非連續文本閱讀,檢索閱讀等等。比如“瀏覽”就是拿到一本書後,首先應大略地讀一讀該書的提要、目錄,讓自己對書有大體的瞭解。當然在讀書的過程中最好一邊粗讀一邊提問,這樣可以激發好奇心,促進自己的閱讀興趣。並對重要、難解部分反覆讀,邊思考邊圈圈畫畫,還可以寫眉批寫心得,寫讀書筆記。另外,讀書要學以致用 ,把讀課外書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上來,以此來提高語文素養。

2、課內閱讀。課本上的文章一定要認真地讀,因為它和考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要求:a、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會默讀課文,默讀有一定的速度;b、在閱讀時要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在閱讀中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以及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及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c、閱讀文章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d、讀過的課文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e、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f、閱讀敘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要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課文的基本說明方法。 另外在閱讀課文時還應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這些標點符號的用法及語氣和作用。


憶夢月華


我認為不是。但也有一些相關性。

我以前上初中高中時都喜歡閱讀。

但我語文成績不是很好。

考試是解題,解題是有方法的。要想考試考得好就要掌握解題方法及解題需要掌握的知識。

但閱讀不一樣。閱讀的過程是一種享受的過程,是與作者思想碰撞的過程,是與作者相通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不需要死記硬背,不需要去挖掘考試的重點。

但一般來說,經常閱讀的學生語文成績不會太差,除非太懶的學生。

語文作文的書寫及文章閱讀的快慢掌握作者思想的快慢都與平時閱讀有關。

要想提高語文成績,平時上課老師教得一些方法技巧就要掌握。該記的要記該背的要背該寫的要寫。

語文成績要提高總結一句話就是:該記記該背背該寫寫,擠時間多閱讀多朗讀。


凱米思琪老師


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光死讀課本是無法提高語文成績的,首先課本的基礎還是老老實實地掌握牢,讀背記是唯一的方法。

其次要學以致用,我們學習到的詞彙要靈活地運用到平時的語言交流當中,能準確地運用詞彙是區別一個人的文化水平的,是斯文儒雅與粗俗平庸的不能層次區分,從而達到妙語連珠、舌燦蓮花、出口成章的高層次語言水平。

第三要多讀課外書籍,讀萬卷書如同行萬里路,陶冶情操擴寬視野,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必要途徑。

“古人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實中的人說話都怕擔責,都是拐彎抹角地說,只有古書中,全是古人的名言與智慧精髓,這要靠悟。

因此,讀書是多方面的,能將所學靈活運用方為目的。


睿謙成長記


“只讀書能提高讀文成績嗎?”當然不是。但廣讀博採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因素或曰有效途徑。

“該如何讀書”?先說個故事吧。話說有個飽讀詩書的老人自知行將就木,希望三個兒子中有一個能繼承其道統的,遂命人逐一叫來三個兒子進行測試,題目是統一的:讀書與看戲,你覺得是讀書好還是看戲好?大兒揣摩父親心意,大講了一通讀書比看戲好的理由,然而老人僅頷首而已。二兒試圖出奇制勝,大講看戲比讀書好,老人沉默不語。三兒不同於大兄二兄之語,說出一番宏論,曰讀書即是看戲,看戲即是讀書。老人聽罷眉開眼笑,遂確定三兒最有出息。

讀書即是看戲,意思是說,讀書(社科、文藝類)應啟動形象思維,將書中文字變成文藝形象,令人物之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讓生活場景栩栩如生如在目前,使“死”的文字變成活色生香的畫面或曰動態的視頻。於乾癟符號裡取生活之真諦。

看戲即是讀書,意思是說,看戲不可只是注重其形象、情節、人物命運的起伏跌宕,而要結合文章閱讀的經驗,分析其結構,賞析其語言,揣度其虛實,研判其主題,於熱鬧娛樂中獲知識之甘甜。

老人遂確定三兒可承其衣缽也。

故事中的老人若非於皓首窮經中悟出讀書與生活之密切聯繫的“悟者”,也必是屢經科場折騰,終於對功名利祿看淡識透的“過來人”,如此故事,是否回答瞭如何讀書的問題了呢?


吟嘯徐行23


讀書最終的目的如果是語文成績的話,那麼我只能說,這是功利心,而非獲得智慧的啟發,讀書就要純粹,如果讀書也無法純粹,我勸你還是別讀了,讀了也只是讓自己痛苦罷了,文字和語言,是令人心情愉悅的,而不是功利的,學習是獲得知識,而讀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靈魂,不在飢渴,我不贊同沒有純粹愛讀書的人,去讀書,那扭曲那些美麗的文字。


女婍


讀書是基礎,涉列要廣!經史子集五藝詩賦最好多讀,泛讀與擇其精讀!…然後多體會總結…興趣就有了而厚積薄發,時間的積累最好超過三年……信手寫出皆文章…閱古通今何愁語感不好?!語文考試的成績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過來人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