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胃腸腫瘤外科發展趨勢和展望(下)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发展趋势和展望(下)

文章來源:中華外科雜誌,2018,56(8)

【接上文】

三、多學科合作和團隊

隨著醫學專業的不斷細化,每個醫師關注的領域也越來越侷限,而患者是一個有機整體,可能合併多種疾病或需要多種治療方式,治療過程中需要多個科室協作。目前最主要的多學科合作方式和模式是MDT和ERAS。

長期以來,外科醫師一直被認為是胃腸腫瘤治療的主體;然而,現代腫瘤學對外科醫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現代胃腸腫瘤的治療需要包括醫學影像科、腫瘤內科、放療科、病理科等多個工作團隊共同完成,MDT模式應運而生。MDT的工作內容,包括術前分期(專業的影像科和內鏡科醫師)、新輔助放化療、病理分期、新輔助放化療療效評價和靶向位點檢測、術後綜合治療方案制定。相關學科人員如能夠相對固定和專業化,也能夠為胃腸外科的規範化提供良好的實踐基礎,在此基礎上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提高遠期療效。

圍手術期ERAS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以優化的臨床路徑為手段,目的是減少創傷應激,促進器官功能早期康復從而減少併發症並縮短住院時間。ERAS已經在各個手術相關學科得到推廣和應用,其主要內容包括患者教育、優化麻醉方法、減少手術應激、減輕術後噁心嘔吐和腸麻痺、充分鎮痛、合理應用各類引流管、早期營養和下床活動、規範的出院標準等。

這也意味著,臨床開展ERAS必然涉及麻醉、外科、護理、營養等相關科室。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合作,撰寫了《加速康復外科中國專家共識及路徑管理指南》,以問題為導向,梳理了各具體術式實施ERAS的注意事項,為推動我國ERAS健康發展提供了指導。

四、外科手術與內鏡技術的交融

消化內鏡技術迅猛發展,在胃腸腫瘤領域除了發揮基礎的診斷價值外,還可以完成切除和重建等外科基本操作。以疾病為中心的學科融合是臨床醫學發展的重要潮流,傳統外科手術和內鏡技術作為疾病的治療手段,應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內鏡技術在早期胃癌、結直腸癌治療方面,體現出微創性和功能保存上的絕對優勢。

同時,消化內鏡技術在處理腫瘤相關合並症如出血、穿孔、梗阻,以及手術併發症如吻合口狹窄中,也有廣泛的應用。胃腸外科醫師今後也應熟悉並掌握內鏡技術,以便更客觀地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並提出相關建議。

隨著外科技術、理念、器械和設備的不斷進步,今後胃腸外科如何發展,需要相關學者以更嚴謹、創新的眼光去審視、判斷,以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及疾病譜的改變,只有不斷創新技術、更新觀念,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為胃腸外科譜寫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