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有喘息的空間,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01


朋友在國外進修時,見過最小的抑鬱症患者,只有兩歲多。

這個孩子情緒很不穩定,睡眠質量很差,她不太喜歡和別人肢體接觸,有時媽媽抱她,她會拳打腳踢;家人逗她玩,她有時一臉漠然,陌生人和她打招呼,她大多數時候也會轉過臉。

她父母最初發現她不怎麼吃東西,擔心她是不是生病了,然後帶她看了醫生。醫生了解了孩子的生活情況,擔心這個孩子有些心理方面的問題,最後經過兒童心理專家確認,這個小孩確實陷入抑鬱狀態。

這個孩子的母親也是一名抑鬱症患者。

女孩的母親是意外懷孕,父親完全沒準備好要小孩,孩子出生後,他不太願意照顧孩子。女孩母親一直覺得自己不該懷上這個小孩,加上孩子出生以後瑣事繁多,她很快陷入極度疲勞和抑鬱的狀態。

女孩母親完全不能應對照顧她的壓力,常和丈夫抱怨自己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每晚休息不好,身心疲倦,但丈夫諷刺她對孩子反應過度。

兩人時常爭吵,女孩母親情緒狀況更差。

女孩母親很少對孩子笑,也不太哄孩子,大部分時間她處於悲傷、焦慮和憤怒的情緒中,也不怎麼教孩子說話,當她想要嘗試擁抱孩子的時候,女孩反應冷漠或抗拒。每次出現這種情況,女孩母親就感到更內疚,更無助,抑鬱情況更嚴重。

這個女孩身體發育也比同齡人慢一些,大多數有心理和情緒症狀的幼兒,都會出現發育遲緩、易怒、睡眠飲食不規律等問題。

如果這對母女的抑鬱症不好轉,未來她們之間的親子關係將進一步惡化,母親對孩子看法會很消極,孩子對父母會更敵意,他們之間將難以建立起很好的情感連接。

媽媽有喘息的空間,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02

母親的情緒,對一個孩子早期心理、人格發育很重要,我曾在《母親的情緒,對孩子有多嚴重的影響?》這篇文章裡詳細寫過,如果有朋友感興趣可以點開來看。

但是照顧好一個孩子,尤其是幼兒,對一個女性來說其實是一件壓力巨大的事情。

除了產後抑鬱症可能會給女性帶來情緒上的影響,慢性疲勞綜合症也會嚴重影響一個母親照顧孩子的能力。

如果一個母親總是處於撫養孩子的壓力中,她們很難有好情緒,情緒會直接反應在一個人的面部,心情煩躁、抑鬱的母親,很難出現溫和的笑容,嬰兒就會識別成人的面部表情了,一個眉頭緊皺的母親很難讓孩子放鬆與她相處。

一個疲倦、煩躁的母親,還會通過語言影響孩子。

一旦母親心煩氣躁,很容易對小孩說出“不行!”“你必須”等命令、禁止的話語,很難耐心地等待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完成一件事,也不會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能做。

這樣的結果只會讓孩子覺得母親越來越可怕,親子關係只會變得緊張,甚至疏遠。

不只如此,當母親持續承受巨大的壓力時,會不斷催促孩子“快一點!”

在時間壓力下,孩子做錯的可能性會很大,這麼一來,孩子的失敗經驗只會越來越多。

一個疲憊不堪的媽媽,很難耐心聽完孩子的話,沒精力去分析孩子真實的內心,可能隨口說出“以後再說”“你別再無理取鬧”“不要煩我“等否定的話語,也許一句兩句這樣的話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但是一個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母親否定的話語中,他的自尊心會受到比較大的損害。

但是,這些結果並不是媽媽的錯。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無法照顧好,怎麼能照顧好別人?許多母親會既要帶小孩,又要做家事,還要承受來自周遭的壓力,早已經精疲力竭,她如何能夠對別人“有耐心”,如何保持“好心情”?

媽媽有喘息的空間,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03


若要母親能夠笑咪咪的、用開朗的態度對待小孩,那麼,父親的協助不可或缺。

一個撫養孩子累到無法喘息的母親,沒有辦法培養出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

假如丈夫不能體諒和協助太太,小孩的教養便無法順利進行。

出生到6個月這段時間,是孩子和母親的一個關鍵分離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會漸漸發現,自己和母親並不是一體的,他們需要和母親分離,形成一個最初的“自我”。但是孩子要構建這個自我,首先需要感覺外界環境是安全的,他們的需求在離開母親的世界裡都能被滿足,他們才能與這個世界形成一個安全、信任的關係。而要讓孩子獲得這種感覺,母親在這段期間幾乎就要“喪失自我”般的付出——孩子餓了,就要立即滿足他們進食的需要;孩子困了,就要立即安撫他們睡覺;甚至孩子身上不舒服,痛了、癢了都要母親去猜測孩子的需求,讓後立即幫他們解決……

當母親做到了這些事,大概6個月以後,孩子就能漸漸適應這個世界,他們的睡眠節律、飲食習慣都會形成自己的規律,他們能夠和母親發展出一種安全的依戀關係,對這個世界有基本的信任。

但是,母親在這6個月內需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她的生活需要又該如何滿足?她必須要有人協助,而這個人最好是孩子的爸爸。

我知道在中國家庭中,會有老人或者保姆來照顧新手媽媽,這本來沒有問題,但是即便有人來照顧新手媽媽和剛出生的孩子,孩子的父親也必須參與到照顧中來。

為什麼呢?

當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她的大腦和身體就已經開始變化,當孩子出生時,她已經完全做好了當媽媽的準備,她會迅速投入到“母親”這個角色中,不止是在心理層面做好了準備,她甚至能夠在生理層面和孩子同步。

但是男性不行,他們即便已經感覺自己做好了足夠的思想準備迎接一個孩子,他們的準備充足性也無法和妻子相比。

這就需要男性在後天補足,通過親自參與到嬰兒的照顧中來實現“父親”這個身份轉變。

在親自照顧孩子過程中,男性大腦中一個叫做“哺育網絡”的腦回路還會被激活,這個腦回路的活躍程度與男性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成正比——越常和孩子相處,男性的“父親”角色就承擔得越好,他和妻子的同步性就越高,他也越能協助到妻子照顧孩子。

妻子能夠將養育孩子的事情分擔一部分出去,她的壓力就會減小,情緒也會更穩定,對孩子就會更加耐心、更加細緻,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穩定、和諧。

如果父親要等到孩子出生幾年後才開始和孩子發展出父子之情,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脫離了家庭,也和妻子有了不小的距離,他會感覺和妻子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妻子的世界已經被孩子填滿,而他不是這個世界中的一部分。如果妻子還冷落他,指責他,他也會對自己的婚姻失望。

所以男性能夠越早分擔女性做母親的壓力,對整個家庭都是有利的事。

有些家庭可能比較特殊,比如丈夫的工作決定了他無法照顧妻子,這種情況只能退而求其次,請人來分擔一些女性育兒的壓力,至少讓妻子能夠有一些可以放鬆、獲得休息的時間,讓照顧孩子的妻子有時間喘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