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范仲淹在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

《开封府》范仲淹在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在这部《开封府》传奇里,范仲淹的存在可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小编切为你一一道来。


《开封府》范仲淹在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

1.在皇帝成年之际,上书刘娥太后,让太后归政,以当时刘娥的势力,范仲淹的下场可想而知,第一次被贬。他虽是王延龄的门生,可因政见不和,王延龄并没有给予帮助。虽说被贬,但他上书太后归政的事,让新皇内心起了不小的波澜。于是设计自焚皇宫,逼迫太后归政。最终形式发生变化,太后退位。在这次事件中,范仲淹的出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捅破了太后和皇帝之间的那张窗户纸。

2.和包拯一起提出了新的科举制度,因遭旁人连累,再一次成了替罪羊,再次被贬,流放,这也为他在最后说服张元,魏大宋解决了一次危机,垫底了基础。虽然科举制度失败,但也开启了改革的先河。
《开封府》范仲淹在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

3.因说服张元有功被调回京城,在张德林的叛变中,为逃出宫去的皇帝拖延时间,保卫皇宫。最后和包拯里应外合拯救了朝廷的安危。朝局安定后,再次提出新的变法,最终因顽固派极力反对和迫害而终止。再次被贬虽新法改革失败,但也为之后的变法开启了一条道路。

在新剧中范仲淹在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史上他又有哪些成就呢?

据实记载: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开封府》范仲淹在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但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开封府》范仲淹在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受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开封府》范仲淹在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开封府》范仲淹在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

所做之词也流传于世,最著名的有如下几首:《岳阳楼记》 《渔家傲·秋思》 《苏幕遮·怀旧》《江上渔者》 《御街行·秋日怀旧》《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严先生祠堂记》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如果大家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点赞、分享、留言哦!(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