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公益節目新嘗試,《爲愛下廚》從做好一頓飯開始

從關注民生新聞到為社會公眾謀求利益,公益節目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納入話語文本之中,逐漸發展成為推動社會公益事業前行的積極力量。

伴隨著電視公益節目成熟的發展理念,公益節目開始借力互聯網,探索一條新的成長道路。


互聯網公益節目新嘗試,《為愛下廚》從做好一頓飯開始



2018年,由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互聯網公益節目《為愛下廚》,於10月10日在騰訊視頻正式上線,節目邀請各界愛心人士為愛下廚,試圖引導全社會關注貧困地區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不止是做好一頓飯

如今,公益越來越生活化。一所所希望學校拔地而起,搜索引擎裡有大量書籍捐贈渠道,越來越多小區、商場裡擺放著衣物捐贈箱……有人關心貧困地區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有人關心他們是否穿得暖,也總有人關心著他們的一日三餐。

吃好一頓飯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稀鬆平常的生活需求,而於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而言卻彌足珍貴。據調查顯示,目前仍有超過4000萬名兒童生活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營養狀況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一檔互聯網公益節目能為吃不好甚至吃不飽的孩子們做些什麼?


互聯網公益節目新嘗試,《為愛下廚》從做好一頓飯開始



《為愛下廚》做的事情就是通過美食為貧困地區孩子們傳遞愛心。作為一檔互聯網公益節目,《為愛下廚》的切入口顯得有些“低調”,邀請擁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嘉賓來做飯,一邊做飯一邊聊天,分享自己的故事。恰如節目第一期的嘉賓聶遠所言,“公益不需要‘做’,而應該是感染”。公益不是作秀,它有著實實在在的意義。《為愛下廚》便是以故事與佳餚為媒介,表達公益樸素的意義進而感染更多人投身公益行動之中。

第一期節目中,聶遠做了一道胡蘿蔔炒五花肉,這道菜後來被節目收錄在貧困地區青少年健康菜譜中。胡蘿蔔、五花肉、小蔥,都是最普通的食材,但配上媽媽做的剁椒,這道菜就有了聶遠最珍惜的兒時味道。伴隨著飯菜的香味,聶遠在舞臺上娓娓道來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藝多年,他收穫了“不論大事小事,認真去做都有意義”的人生感悟,這份感悟也蔓延到了他對公益的理解上,“小到撿菸頭,都是公益”。


互聯網公益節目新嘗試,《為愛下廚》從做好一頓飯開始



如果要探索一頓飯背後更深的含義,那便是慰藉人心的真情實感和不言放棄的希望。通過答題闖關、人物訪談、烹製佳餚等環節,節目中的情感流向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在輕鬆、溫情的氛圍中,觀眾得以更深入地瞭解公益、縮近與公益的真實距離。

“互聯網+公益”多元輻射

在互聯網環境下誕生,又在互聯網中傳播,《為愛下廚》帶有天然的“互聯網基因”。

一方面,《為愛下廚》依託騰訊視頻,藉助其內容分發的影響力,聚焦受眾所關心的話題,又通過公益觀照不同圈層受眾,在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中形成共鳴。

另一方面,《為愛下廚》由騰訊視頻與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聯合出品,與多家媒體形成合力,提升群眾對公益的關注度。這既反映出主流媒體對網生優質內容的支持,也體現了網絡媒體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主流媒體的參與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節目的公信力與影響力,還將對促進網生內容製作向更健康、正能量方向發展起到一定作用,為行業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範式。


互聯網公益節目新嘗試,《為愛下廚》從做好一頓飯開始



此外,《為愛下廚》在互聯網綜藝的模式上做出了新的實踐。在互聯網綜藝中引入公益精神的同時,節目號召大眾關注“春蕾計劃”“春雷午餐”,引導社會關注貧困地區青少年成長。據介紹,《為愛下廚》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騰訊公益、新浪微公益等公益機構展開合作,通過多機構跨界的方式,實現互聯網+公益閉環。以“明星一起捐”、邊看節目邊捐、名人探訪助教等方式籌集善款,所有善款將用於捐贈公益圖書室、音樂教室。

將節目內容與具體捐贈連接在一起也反映出《為愛下廚》的互聯網特性:從內容到實體標的兌現進行一體化運作。通過這種運營邏輯,公益的傳播路徑更加靈活,效果也更優化。

帶著使命感做節目

“做一件有溫度的事。”在這一理念的影響下,《為愛下廚》的“使命感”也貫穿節目始終。近年來,網絡媒體發展迅速,市場對於網絡媒體的要求也愈加嚴格,繁榮意味著承擔更大的責任。《為愛下廚》的“公益性”便是其責任感的落腳點。


互聯網公益節目新嘗試,《為愛下廚》從做好一頓飯開始



適逢改革開放40週年,《為愛下廚》的出現對於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節目延續了主流媒體的正向價值觀,以“愛”為出發點,由淺入深地拉近公益與大眾距離;以跨平臺合作的影響力,改變公益項目現狀;以較高製作標準,推動網生內容健康發展。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力將公益精神輻射到每一個用戶、每一個嘉賓,甚至每一個平臺,這既體現了網絡媒體的擔當與社會責任感,對於淨化網絡視聽,提升內容原創力也有著有益的影響。


互聯網公益節目新嘗試,《為愛下廚》從做好一頓飯開始



在《為愛下廚》的故事裡,有眷戀家鄉味道,追夢四十年的聶遠;有在柴米油鹽中度過甜蜜生活的王祖藍、李亞男夫婦;有執手走出鄉關,走向奧運領獎臺的拳王鄒市明與妻子冉瑩穎;也有痴迷藝術,在“俠義世界”中尋找真諦的張紀中……褪下光環的他們在這一方小小的灶臺煙火中也變成了用心生活的普通人,他們的傾訴中包含著現實的投影,也包裹著公益的希望。藉由一個個充滿正能量的故事,節目旨在啟迪更多的人,呼喚善的力量。

當走上《為愛下廚》舞臺的人越來越多,點滴力量彙集也將改變社會對公益的認知。

“公益無須計劃,可以隨時出發。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參與進來,不問將來,只做當下。”不論是從騰訊視頻與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這一主流媒體的合作上分析,還是從互聯網公益節目試水來看,《為愛下廚》都進行了一次有益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