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拿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事了,你根本不会知道历史上的他有多牛逼

清初的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合称“三藩”,他们都怀有分裂叛乱的野心,在对抗中央的同一目标下,他们逐渐结成了反对中央政权的死党。他们残酷的搜刮民脂民膏,每年花掉两千多万两银子去养活自己的军队,使“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这时,他们又期望依靠这支军队为自己卖命,去发动大规模的武装暴乱,把广大劳动人民重新拖人分裂混乱的灾难之中。事实上,康熙帝很早就明白三藩的威胁了,而且对于藩王们的表现和想法,他也都看在眼里,因此,削藩成为康熙帝继鳌拜之后的有一大难题,而且,这次的影响要比鳌拜更深,因为此时的几个藩王都具有不输康熙帝的部队,所以,对于削藩,康熙帝是十分想的,但是却又不得不十分谨慎的对待。

别再拿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事了,你根本不会知道历史上的他有多牛逼

康熙帝执政后,收到了吴三桂和耿精忠发来的主动削藩的书信,但是这封书信只是这俩人的表示而已,这二人并没有真正想要削藩的意思。但他吧这封信给大臣们看的时候,意见也是繁杂不一。反对撤藩者提出了种种理由。有人认为,移藩后要派军队去原瀋地镇守,劳费甚大;更有的人甚至为吴三桂求情,说他镇守边关,物阜民丰,并无谋反的征兆。

别再拿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事了,你根本不会知道历史上的他有多牛逼

议政王贝勒大臣们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只有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少数人坚决主张徹瀋。康熙帝力排众议,作出了最后裁决:“从其所请,将三藩全部迁出山海关之外。”他又指出,三藩蓄谋已久,早有叛逆之心,撤藩与否他们都会谋叛。康照帝总结了汉初吴楚七国之乱的经验教训,不为多数人的意见所左右,断然决定解决三藩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他超常的智慧和勇气。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照帝颁布谕令,命吴三桂耿精忠同时撤藩,还籍家乡,将地方行政权移交给有关的总督、巡抚,以消除叛乱隐患:同时,他派侍郎折尔肯学士博达礼赴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赴广东,吏部侍郎陈一柄赴福建,催促办理撤落事宜。

别再拿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事了,你根本不会知道历史上的他有多牛逼

清廷同意撤藩的谕旨下达后,引起吴三桂等人的极大震动。看来,要保中自己的权势,和平方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有依靠武装反抗了。一场规越巨大的武装叛乱终于爆发了。一三藩起兵,清军失利,实际上,吴三桂耿精忠假请撤藩,不过是为了试探下康熙帝的态度,没料到康熙帝竟认真起来,居然真的撤藩。老奸巨滑的吴三桂玩弄两面手法,一面恭恭敬敬的上疏康熙帝,表示接受撤藩的决定;一面死赖在昆明不走,暗中调兵遣将,抢守云南各地的关隘,所有文武官员和过往行人,只准进,不准出,积极策划武装叛乱。但吴三桂虑及儿子吴应熊及孙子吴世霖在京城的安危,仍犹豫不决。吴三桂之婿胡国柱等人手持撤藩诏令,愤愤不平,极力怂恿吴三桂谋反,问:“难道不起兵,你就可以保全子孙的性命吗?”谋十方光琛也屡次劝吴三桂早下决心,说:“你不愿保住自己的富贵尊严吗?假如不及早发兵举事,你就会束手待擒,到那时,你就像被关在铁笼中的鸟一样,生死要由他人啦!”吴三挂听亲信们这么一劝,就决定立即起兵。

别再拿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事了,你根本不会知道历史上的他有多牛逼

为了给叛乱制造声势和舆论,他故意纠集叛党,又装成忠臣的样子,穿上他早已忘记的明代衣冠,提出撤出藩地之前,要去祭奠被他杀害的永历皇帝的陵墓。吴三桂先指头上的冠冕问身边陪他祭奠皇陵的部下:“先朝(明朝)有这种帽子吗?”又指着身上的衣服问:“先朝有这种衣服吗?”于是,吴三桂又带了方巾穿了素服,伏陵痛哭,他竟哭得站不起来了!身边的部众亲信也跟着嚎啕大哭。如果联系当年吴三桂配合清军血腥镇压南明势力,并将永历皇帝抓住绞杀的往事,这次祭奠永历皇帝陵墓,真是对吴三桂自己的绝妙讽刺!吴三桂谒陵恸哭,清廷派来负责撤藩事宜的代表傅达礼见状,知道他是在玩弄把戏,就要回京报告,但只走了一百多里路,就被吴三桂的守关人员截了回来。

别再拿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事了,你根本不会知道历史上的他有多牛逼

叛乱的阴谋已定,然而用什么作为出师的旗号呢?吴三桂又和部下密谋,为起兵反叛找借口。吴三桂叛明降清,并诛杀明朝未代皇帝及其全家,现在居然打出了“反清复明”、为明复仇的口号,并以永历皇帝三太子的监护人自居,呼吁各省响应他的叛乱活动。

别再拿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事了,你根本不会知道历史上的他有多牛逼

正式发动叛乱前,吴三桂利令智昏地对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他认为康熙帝年轻无能,清初久经征战的八旗将领也已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老弱残兵也不堪击;而与之相反,云南“地险财富”,自己的部众身经百战,胜过清军,只要他煽动起复明的舆论,裂土称帝的迷梦便会轻而易举地实现。正是在这种盲目乐观的情绪鼓动下,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正式起兵反叛,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并令军民留发易服,以明年为周王元年,铸印封爵,传檄四方。吴三桂还借召开各地官员赴王府会议之机,大肆捕杀忠于清廷的官吏。云南巡抚朱国治,力主撤藩,尽忠朝廷,被吴兵捉住后凌迟处死。

别再拿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事了,你根本不会知道历史上的他有多牛逼

吴三桂扯旗叛乱,成为一个导火线。各地汉人将领,多为明朝旧臣,降清后与清朝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他们也纷纷起兵响应吴三桂。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从福州起兵反叛,首先响应吴军,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向浙江、江西方向进攻。他又联络台湾的郑经,令其进攻广东东部沿海地区。广西、广东、四川、贵州、陕西、湖南、江西等地的督抚等官员将领,纷纷响应吴三桂的叛乱活动。短短几年间,叛乱的势力波及11个省的广大地区,大有推翻清朝统政权之势。吴三桂的军队迅速推移到长江南岸,安图划长江为界,裂土称帝,永远分裂中国。清王朝面临着国家被分裂、政权被颠覆的严峻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