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年輕人都用QQ,只有中老年人用微信?

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打開手機,看微博、看微信、收能量……不知不覺,QQ已經離我們遠去。

可是,最近九二發現,QQ只是離“我們”遠去,在00後群體中依舊是主流。甚至很多00後認為微信太老氣,只適合中年人,中年人……

——

根據2016年《00後APP使用情況調研報告》所示,00後最常用的APP除去視頻、遊戲、購物、自拍及遊戲等APP,社交APP排名第一的是QQ,特別是在95後這一群體中,QQ、QQ空間、百度貼吧成為主要使用的社交應用。

聽說年輕人都用QQ,只有中老年人用微信?


而且根據騰訊微信的相關報告,在微信的用戶群體中,60%以上的年齡超過25歲。與此相對應的是,QQ的用戶中,60%以上的用戶年齡低於25歲。

25歲,這個分界線有點過分,不只是微信與QQ用戶的分界線,也是中青年的分界線……

雖然這份報告是2016年的,但是放在2018年,同樣適用。

今年5月,QQ出現感嘆號事件(在QQ向好友發出消息之後,所發出的內容框前會顯示出表示消息未發送成功的“紅色感嘆號”),事件一出,瞬間登上微博熱搜第一的位置,可見用戶數量之大。

聽說年輕人都用QQ,只有中老年人用微信?

微信與QQ都是騰訊旗下的產品,為什麼00又轉回到QQ時代呢?

——

QQ註冊比微信簡單,但是功能卻比微信豐富。

微信早期申請需要QQ號,也就是說有微信的前提是有QQ,那麼我有了QQ為什麼還要去申請微信。而且微信需要綁定手機號、銀行卡,限制很多。

微信跟QQ功能有很多共同性,但QQ有的功能很多微信都沒有。所以,QQ的多樣化恰恰是導致QQ的年輕化的重點。

QQ的界面更為華麗,可以自定義、換膚,還有個性掛件、個性氣泡、悄悄話,隨時隨地展現自己的個性;QQ群的功能比微信群功能更豐富,QQ群可以設置多名管理,簽到、小禮物、匿名,禁言(的確,單就群管理這一條QQ就玩爆微信)。

聽說年輕人都用QQ,只有中老年人用微信?


QQ自身還帶有許多邊緣化功能,空間、音樂、郵箱、動漫、閱讀、運動、微視小視頻、NOW直播、興趣部落、遊戲等,QQ可以說是集遊戲娛樂、資料儲存、社交發布為一體,而微信除了聊天,貌似其他功能都沒什麼吸引力了。

微信錢包?其實QQ也有的,只是沒有微信和支付寶使用人群多,不僅可以理財,而且在空間說說下面還可以進行紅包懸賞(微信之前有過類似測試,但只開放了幾小時就關閉了)。

——

內容受眾QQ更適合00後

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相似,但是內容卻不同,QQ空間被微商汙染的程度比較低,而且不像朋友圈那麼多養生健康、心靈雞湯、點贊領福利之類的無聊玩意兒,每一個點贊都只是單純的贊。

而且空間的評論、點贊對外是公開的,而微信處於保護用戶隱私,點贊評論只有朋友圈共同好友可見,還不能轉發,朋友圈還加了3天可見、半年可見之類的權限限制,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還不如直接全部看不到。

——

人群細分

現在的微信裡面大多被一些長輩霸屏,畢竟相對於QQ而言,微信界面簡單,操作不復雜,非常適用於中老年人。而很多00後,為了自由自在的發表言論,就選擇了長輩較少的QQ。

聽說年輕人都用QQ,只有中老年人用微信?

不過很多00後表示,在跟長輩聯繫的時候還是會用微信。

——

其實很多人選擇微信或QQ都是因為周圍人的使用偏好,00後大多沒有進入社會工作,接觸的都是年紀較輕,喜歡功能齊全可玩性強APP的同齡人,而90後進入社會,遇到的都是70、80這類喜歡操作簡單易上手APP的人群中老年人。(中老年人這個詞有點過分,但是我也不知道用什麼稱呼可以實現委婉的表達)

一直以來,九二都有使用QQ的習慣,尤其是和同學聯繫的時候(這一點,瞬間感覺自己很年輕),只是作為90後人群,我們很大一部分都已經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的需要轉移到了微信,現在每次點進QQ空間,裡面的內容少到用不到5分鐘就可以看完一週的動態。

微信朋友圈能發的內容越發越少,QQ空間使用次數越來越低,所以說嘛:

我要去微博蹦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