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位断案高手,不输包拯狄仁杰,你知道几位?

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一大批的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不畏权贵的官员,他们替百姓申冤,屡破奇案大案,自古以来他们都在民众的心目中威望极高,在民间都是有青天之名,他们在历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除了大家熟知的包拯狄仁杰寇准海瑞,今天给大家讲讲除了这几位之外的,三位历史上断案高手的故事。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县)人,在任京兆尹时执法不避权贵,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权贵,嫉恶如仇,同时善于思考,非常讲究策略和方法,他的一些办案和惩恶计策独到而有效,深得百姓赞颂。尤其是运用“钩距”法推问,擅长推理判断,查出隐秘的案情,令罪犯无处藏匿,无法狡辩。

历史上三位断案高手,不输包拯狄仁杰,你知道几位?

经典案例:蛛丝马迹破绑架案

长安城有个侍卫叫苏回,因为有钱被两个绑匪看上,就绑了肉票,情况非常危急,不给钱就要撕票。赵广汉知道后,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最后找到了劫贼的住处,为了稳住罪犯,不让人质受伤,就命手下向屋里的绑匪喊话说:“京兆尹赵君请求二位不要加害人质,此人乃朝廷官员,你们要立即释放人质,主动投案,可以得到宽大处理,或许还能免罪。”两个劫贼素闻赵广汉威名,想想也没其他出路,知道无法逃脱,被迫放了人质,开门叩头请罪。赵广汉最终也是兑现承诺,命令狱吏善待二人。因为两人犯的是大罪,被判处死刑。赵广汉就为他们预先安排好了棺材以及安葬用品,并且好言相慰。两个劫贼被赵广汉的举动所感动,叹服:“死无所恨!”表示死后决不怨恨。

宋慈,字惠父,北宋建阳(今福建南平地区)人,中国古代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在中国元、明、清三朝是刑法官必读之书,先后被译成法、英、荷等多种文字。

历史上三位断案高手,不输包拯狄仁杰,你知道几位?

经典案例:晒镰刀破案。

一位女子被人杀死,浑身有伤十余处,都是镰刀斫伤。宋慈发现财物无损、衣物俱在,断定这是一桩仇杀案。经过调查探访,宋慈锁定了嫌疑犯。他让附近居民交出家中所有的镰刀,分别排列地上,总共有七八十张镰刀。当时正值盛夏,苍蝇聚集在其中一把镰刀上,停留不去,检官揪出了这把镰刀的主人。宋慈说:“苍蝇嗜血,这把镰刀杀人后血腥气仍在,导致许多苍蝇聚集,而其他镰刀则无此状况,可以推断这把镰刀的主人曾经杀人的事实。”在证据面前,杀人者低头认罪。

历史上三位断案高手,不输包拯狄仁杰,你知道几位?

高廷瑶,字青书,清朝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依靠缜密的逻辑推理和对常情常理的掌握而成为断案高手,为官办事认真,判案公正,平反不少冤案,政声颇著。所到之处吏畏民怀,被誉为"嘉、道间循吏冠。"

历史上三位断案高手,不输包拯狄仁杰,你知道几位?

经典案例:扁担断案

有一次,安徽六安州发生了一起堂兄踢死堂弟案。经尸检,只发现一处踢伤,别无其他痕迹。尸体将要入殓时,忽然死者妻子手拿一根断扁担到公案前喊冤说:“凶犯哥哥也曾帮助用扁担殴打我丈夫。这根扁担就是凶器。”监督检验的州官高廷瑶说:“你今晨报案时只说踢死,并未提到扁担的事。现在这根断扁担从何而来?”死者妻子说:“是叔公拿来请求检验的。”于是高知州命人把那叔公捉拿来按翻在地,先用扁担侧着在腿上打一下,指着伤痕问死者妻子,说道:“用扁担侧打,有这样的伤痕,你男人身上有吗?”又用扁担平着打一下,指着伤痕说:“平打一下,有这样的伤痕,你男人身上有吗?”妇人说两种伤痕都没有。知州又命人把那叔公连打20扁担,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人只好供认与凶犯之兄有仇,趁机找出一很压断的扁担,诬陷他参与殴毙人命。高知州不傀是一个断案辨诬的能手。他正是运用扁担与脚踢会形成不同形态的损伤这一区别,来判明其诬陷行为的。

现代的科技手段较之古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治安也是十分良好,少了很多的冤假错案,正是由于古代这些断案高手,才成为了百姓的福荫,以上的几位断案高手,各位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