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娘娘主子们的同款头饰去哪里买?

明清时期,娘娘主子们的同款头饰去哪里买?

在北京的崇文门外,有一条街,名叫花市大街,历史上因为曾是花的市场而得名。它是一个定期集市,北京民间有句俗话“逢三土地庙、逢四花市集”,开市之日十分热闹。

明清时期,娘娘主子们的同款头饰去哪里买?

明朝时,这里多以出售各种手工制作的纸花、绢花为主。尽管是假花,但制作精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说到假花,就必须要提一下北京绢花。北京绢花古称头饰花,是北京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也称“京花”,起源于明朝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大街,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崇文门外这块地方成为“花市”。

明清时期,娘娘主子们的同款头饰去哪里买?

北京绢花是以丝、绸、缎等为原料,经凿、染、握、攒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绢花源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左鬓角上有块伤疤,每天都要让宫女们采摘鲜花戴在鬓角上。但是,到了冬天,鲜花凋谢。一个心灵手巧的宫女用棱、绸作成假花献给贵妃。后来,这种“头饰花”传到民间,盛行一时,逐步发展成独具风格的手工艺品“绢花”。

明清时期,娘娘主子们的同款头饰去哪里买?

早年间的崇文门外,花行、花店、花作、花局遍布街巷,每逢集市,京城及外地的花客纷纷赶来趸货,大街小巷处处是花。曾有“百户千家花如锦,不似春时也醉人”的诗句,赞美这一带花市繁荣景象。

清代的时候这条街被称为“花市大街”,但已不再只出售纸花、绢花,还大量出售鲜花,最多时有几十家花店。这里所售的鲜花多来自丰台、黄土岗一带,也有一些是这里的售花店自己培植的,品种繁多。

明清时期,娘娘主子们的同款头饰去哪里买?

直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花市的买卖才萧条下来,但花市大街这一地名却保留下来,还有十几个以花市而称的街巷。目前分东花市大街、西花市大街、南花市大街和北花市大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