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老師

荊州江北檢察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母亲的老师
母亲的老师

母亲的老师母亲的老师

母親出生在解放前,她的好多事情在我聽來就如傳說一般。她的老師的故事也是這傳說中的一部分,我一遍一遍地聽過,但相隔幾個時代,自然無可遇見。

1

母親管她的老師叫先生,先生其實也只教過母親一年。

我的母親只上過一年學,後來因為丟失了一件新衣而輟學了。那天外婆把母親關在家裡不讓出門,先生放學後來到外婆家,說母親讀書刻苦,天資聰穎,不能耽誤了學業。先生苦口婆心、好言相勸,外婆客氣地招待了他,卻絲毫不肯鬆口。得知原委後,先生笑了:“我還以為是多大的事情呢,這事好辦,新衣服的錢我出了,明天讓她來上學吧。”然而外婆比先生還堅決,錢肯定是不能要先生的,書卻也是不能讓母親讀了。先生無可奈何,慢慢踱步嘆息著走了。

2

先生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是一個通達睿智的智者。

我腦海中勾勒的先生是丰神俊朗、清癯玉立的,如稜角分明的聞一多先生,著一襲長衫,眼睛裡閃著睿智的光芒。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裡面的父親大概就是我所想象的先生的形象。

3

先生又是樂善好施的仁者。

母親上學的那一年,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每次中午放學後沒有午飯吃,無處可去就在校園裡到處遊蕩。有一次正好被住在學校的先生撞見,先生帶著母親回家,讓師母添了一副碗筷。此後,母親就成了先生家裡的常客。母親說,那是她小時候唯一能吃飽飯的時候。外婆過意不去,幾次要借錢給先生送米糧,先生謝絕了,他說:“小孩子吃不了多少,添副碗筷而已,有孩子一起吃,我們兩口子吃飯也香。”

4

先生在小村裡度過了他短暫的一生。

先生是在到鎮上給學生挑教科書的路上發生意外的。那時正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學校條件非常簡陋,學生的課本需要老師想辦法去鎮上拿回來。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先生大清早挑著箢篼去鎮上背書,去的時候很高興,步履非常瓷實(母親描述的原話),結果到晚上還不見回來,村裡幾戶人家的青壯年挑著燈結伴去找,發現先生仰倒在一棵大樹的樹幹上,臉色灰白、嘴唇烏黑,眼眶周圍還有眼淚凝成的冰霜……挑擔的箢篼離先生仰倒的地方有一兩米遠,書散落了一地……前去的人不能釋懷,大家說:“這冰天凍地的,肯定是書擔子太重了才滑成這樣!”“先生是讀書人,幾時挑過這麼重的書?”“先生可以分幾趟挑的,怎麼就要一次都挑了去呢?娃們讀書晚一天早一天還不都是那回事。”……先生應該是腳滑了,騰不出手去扶,一路滑出去被樹枝掛住了。

5

每當母親給我講這個故事,我的眼前彷彿出現先生的身影。

母亲的老师

冬寒肅殺的早晨,鄉村的小路凹凸不平,路面豎起了一條條帶冰稜子的土塊。清癯瘦勁的先生挑著一副箢篼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布鞋踩下去發出吱吱的響聲,他右手搭在扁擔前端,左手扶住後邊的箢篼杆,蹣跚在回村的路上。地上滑,有時不免踉蹌好幾步。先生滿頭大汗,但是想到馬上就能讓孩子們領到書識字了,他的腳步彷彿就有了力量。

6

我想,先生挑著書行走在路上,內心應當是雀躍的,因為他挑著的是知識和希望。

小學的課文中有一篇文章《珍貴的教科書》,文中的指導員在炮火連天中為了去拿剛印刷好的教科書,在回來的路上被炮彈擊中而犧牲。他彌留之際,心心念念想著的還是那一本本染著鮮血的珍貴的教科書。我讀到這篇文章時,想到了先生,他在刺骨寒風中挑著書蹣跚前行的身影越發顯得高大。

7

光陰易逝,時過境遷,當初能清晰地講述故事、懷念先生的人,也早已離去。

親戚或餘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託體同山阿。

母亲的老师

我想,無論哪個年代,無論哪個地方,都會有像先生這樣的人,刻骨銘心地活在人們的記憶裡。遺憾的是,我只知先生是母親的老師,卻連他姓氏都不曾知曉。然而又想,先生姓甚名誰其實並不重要,對我來說,這是母親的回憶,她用血脈相傳的方式已經把先生的身影刻畫到我的記憶裡,永難磨滅。我萬分敬仰這位先生,仰望他崇高的朝聖者般的靈魂,敬佩他單純的奉獻者般的精神。

8

母亲的老师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又到了。

涼風起天末,江湖秋水多。然而教師,始終如雨後的青山一樣清明澄澈,他們涓涓如流地傳授知識,循循善誘、殷殷教誨於每一個受教育的心靈,擔當著智慧和良知的引路人。我再次懷念起母親的老師,也執著地相信每一個為人師者都有如先生般的初心。為著這不辭勞苦傳道授業的初心,我們肅然起敬。

母亲的老师母亲的老师

編審:張 浪 校對:馬玉梅

母亲的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