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粉在機制砂中的作用以及石粉含量對機制砂的影響

機制砂是岩石、尾礦或工業廢渣經除土處理,由機械破碎、篩分製成的,粒徑小於4.75 mm的顆粒,但不包括軟質、風化的顆粒,也稱人工砂。而石粉是機制砂生產中產生的粒徑小於75μm的顆粒含量。

機制砂中含有的石粉,具有充填空隙、包裹砂粒表面、降低骨料間內阻力的作用,使混凝土容易振搗密實,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和耐久性。混凝土的單位密度隨著石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其孔隙則隨著石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已有多項資料表明,機制砂石粉含量對於常態混凝土的影響是積極的。

然而,機制砂的石粉含量也不是越高越好,如果機制砂含量過高,會影響混凝土強度,進而影響建築質量,危害很大。

那麼,機制砂中石粉含量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呢?《建築用砂》GB/T14684-2001標準規定,機制砂石粉含量應控制在10-15%以下,不同標準混凝土對石粉含量要求不同。

科菲達VU砂石骨料優化系統,在原有乾式制砂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了詳細的更新與升級,採用高度集約的塔樓式全封閉佈置,集系統制砂、粒型優化、石粉控制、級配調整、含水率控制、環保處理於一體,不但明顯提高了生產效率,更實現了機制砂粒型、級配、含粉量等各項指標的提升,使機制砂的性能媲美天然砂。

石粉在機制砂中的作用以及石粉含量對機制砂的影響

石粉在機制砂中的作用以及石粉含量對機制砂的影響

石粉在機制砂中的作用以及石粉含量對機制砂的影響

實際生產實踐表明,VU砂石骨料優化系統產出的機制砂粒形好、級配均勻、石粉含量可控,已廣泛應用於混凝土攪拌站、水泥製品、乾粉砂漿等領域,深受客戶認可和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