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了,法拉利车主被移出群聊,杠精们开始互相吹捧

以前老师和孩子的家长的沟通大多都通过电话,如果有紧要的大事则是开家长会。时代在进步,社交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许多人家长都玩上了微信。一方面为了方便老师集体通知,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上面”的需要。许多老师都开设了家长微信群,有的老师称短短的两个月她就建了8个微信群。

每次不管老师在里面发了什么消息,下面通常都是几十条的回复,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遇到这样的家长群和老师不得不说有点奇异,仿佛大型的邪教现场一般,一人在高呼,其他人在附和。

就感觉跟工作上班的时候一样,小领导为了给大领导拍马屁专门建个群,除了领导外其他人全都是我们自己工作群人员的翻版,平时这群里都不理不睬的,有事小群说,大群大领导有个什么事了小领导带头附和一下,大家跟着复制粘贴敷衍一下

上学了,法拉利车主被移出群聊,杠精们开始互相吹捧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够遇到这么“配合”的家长们,有的老师忙的真的飞起。拿着2千多的微薄的工资,还要时刻在休息时间拿起手机来来回复家长消息,

以上的情况大家肯定都有遇到过,但是遇到戏精家长群,那就更不得不说。

这一位家长就是一改戏精家长群的群风,原该家长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开了一辆法拉利出去送,顿时引起了整个家长群的围观。老师在群里当众说家长不好,要开一辆普通的车来送,实际上是为了迎合自己的心理。于是法拉利家长就栽在微信群里怼了老师,于是你被“XXX”移出群聊等等字眼就出现在法拉利家长的手机屏幕上了。鹤木觉得该老师情商太低了,明明私聊可以解决的,放到群里说,怕是再群里被恭维惯了,产生了错觉,惟我独尊。

上学了,法拉利车主被移出群聊,杠精们开始互相吹捧


家长群的作用

家长群一般常用的都是微信群和QQ群,微信群居多。对于这些家长群,老师其实也很心累。但是迫于“上面”的需要,一个基层老师能不建群吗?那不是活活给人撸了下来。于是老师们开始建立家长委员会,俗称家长群。

老师们都称:“只要不把作业群发到群里,熊孩子们没家长监督就直接说老师没布置作业。而孩子家长也会认为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因为他们是相信自己的孩子的。”

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家长在是一顿骂。老师布置的太少,家长还是一顿骂。老师不是使用家长群发布作业,在黑板上写上让孩子记下作业。熊孩子不记回家后跟爸妈说老师没布置作业,家长又是一顿骂。

如果开启了全员禁言,家长们又会私底下又建了微信群,平时用来吐槽老师和吵架的。谁家的孩子和谁家孩子发生矛盾了,于是就开始隔着微信群开始互骂。不爽的家长就会把另外一个家长的日常吐槽老师的记录截图的发给老师。

这些都还不算可怕,可怕的还在后头。

老师不仅要准备日常的教学任务,还要为接下来的休息时间里应付各种家长的奇葩问题。

而且网上的家长和现实中的家长根本就不一样,网上的家长事情贼多,一点小事就开始各种提问,而且还是在休息时间,老师还必须去回复。甚至晚上十点半了还有学生家长提问,要我说其实家长比学生要难相处多了,这些群大大的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量。

上学了,法拉利车主被移出群聊,杠精们开始互相吹捧

上学了,法拉利车主被移出群聊,杠精们开始互相吹捧

请输入图片描述

辛亏近日,西宁城西区教育局出台《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简要总结就是以下几样。

上学了,法拉利车主被移出群聊,杠精们开始互相吹捧


这项举措一处,许多老师纷纷叫好,对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十分有用。但是落实可能有一些困难,首先家长大多都是30多岁的年龄,正在事业的奋斗期,白天工作忙,也就晚上能够抽出时间在关注自己的子女的教育的问题,这个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则是全靠家长们的自觉,每天家长都被刷屏的手机震动个不停,也绝不敢开启消息免打扰;在晕的忙头转向的时候也要抽空看看置顶的家长群,看看有没有自己错过的消息,以避免让自己的孩子耽误事。

手机每天刷屏不断,更重要的是攀比之风盛行啊。

上学了,法拉利车主被移出群聊,杠精们开始互相吹捧


人一多,一闲,就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孩子的假期“日常”生活:

“给孩子报了个古筝的基础班,女孩子气质很重要。”

“你们家一见到我就打招呼,一看就是大家闺秀!有礼貌”

“今天带着儿子去了打高尔夫和保龄球,给他从小培养点爱好,让他不要一直死读书”

“哎呦,打球的越来越有模有样了!”

“我们家刚从英国夏令营回来了,晒黑了不少。”

“男孩子黑点没事儿,阳光,国外还流行美黑呢”

上学了,法拉利车主被移出群聊,杠精们开始互相吹捧


其实,如果单单只是为了发布学校的日常消息,以前也有一个家校通,十分方便,直接短信发送到家长手机里,不过要收费,许多家长也就不乐意了。现在网络发展的快速,转而去建立一个公众号来发布消息,由老师来轮流维护,也不失是一个好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