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EPC+PPP模式?

什麼是PPP?

PPP民間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務管理的模式統稱為公私(民)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簡稱PPP)。具體是指政府、私人企業基於某個項目而形成的相互間合作關係的一種特許經營項目融資模式。

PPP模式適用於投資額大、建設週期長、資金回報慢的項目,包括鐵路、公路、橋樑、隧道等交通部門,電力煤氣等能源部門以及電信網絡等通訊事業等。

PPP無論是在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PPP模式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項目成功的關鍵是項目的參與者和股東都已經清晰瞭解了項目的所有風險、要求和機會,才有可能充分享受PPP模式帶來的收益。

什麼是EPC?

EPC工程總承包即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又稱設計、採購、施工一體化模式。是指在項目決策階段以後,從設計開始,經招標,委託一家工程公司對設計-採購-建造進行總承包。

在這種模式下,按照承包合同規定的總價或可調總價方,由工程公司負責對工程項目的進度、費用、質量、安全進行管理和控制,並按合同約定完成工程。EPC有很多種衍生和組合,例如EP+C、E+P+C、EPCm、EPCs、EPCa等。

如何正確認識EPC+PPP模式?

EPC+PPP?

“PPP+EPC”模式,是指EPC總承包商通過“PPP”投融資的方式介入項目,實施設計、施工、採購等實施總承包的交鑰匙工程;並且投資企業通過特許經營協議,獲得相應回報,在約定週期後將設施移交給政府部門。在國家力推PPP模式的背景下,很多沒有建設工程背景的公司,尤其是金融公司湧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存在即合理,PPP+EPC是PPP一種具體模式的結論是站的住腳的,PPP+EPC的組合極具中國特色。

EPC+PPP模式的優勢

1、縮短建設週期。PPP項目一般都是投資規模大、工程技術複雜、設計工期較長的項目。EPC模式把設計、採購、施工作為一個整體,在一個管理主體下組織實施,有別於傳統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EPC模式實現了在設計的同時進行設備材料的採購,同時實現了設計和施工的通盤考慮、深度交叉,大大縮短了工期。

2、政府支持力度增加。

PPP模式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業主、地方政府對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相當大,特別在協調國土、電力、水利等部門方面尤為突出。

3、企業更加註重成本控制。因項目為投資型項目,從施工現場管控方面,施工單位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會更加註重成本控制。

4、有助於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在PPP模式下結合EPC模式,設計院設計時,在某些工程部位的設計不能直接套用以前的設計模式,需要在滿足符合規範的情況下更精細經濟的設計規劃。因此要求施工企業在設計階段與設計單位深入溝通、密切合作,這樣對企業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5、降低了資金回收風險。投資型項目,資金是否能夠按期回收成為企業最大的隱憂。地方政府為了給予施工企業能夠如期得到工程款的保證,以有完全處分權的資產作為抵押,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資金回收風險。

EPC+PPP模式造價控制的難點

1、管理體制不健全造成的管理風險控制。PPP模式往往是項目審批後再重新組建項目管理公司,項目管理公司由於建立時間短未能進行經驗積累,無法形成完善項目管理體制,項目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導致無法切實有效進行項目管理。

2、“三邊工程”造成設計風險控制。PPP+EPC模式為縮短建設期,開工前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通常都存在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成為了貫穿項目建設期控制重點。

3、非EPC總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合理變更籤證審批簽發困難。施工階段由於新建的PPP項目管理公司現場管理人員權責劃分不明確,導致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非EPC總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各項變更籤證的審批簽發無法形成統一意見,在審批過程中因週期過長導致部分實施後的變更籤證無法及時計量,增加承包商資金壓力。

4、重複施工的控制。由於在項目準備期項目設計方案未進行充分論證,項目週期緊張存在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情況。在現場實施後,PPP項目管理公司為滿足項目運營需要進行必要的變更時,可能存在重複施工造成的浪費。

如何正確認識EPC+PPP模式?

PPP+EPC是實踐中的產物,隨著實踐也在不斷髮展。目前,我國政府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應用PPP+EPC模式,在公共管理、行業發展和項目運作層面都帶來了巨大影響。

隨著兩標並一標的招標採購程序政策的實施,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需求將持續增加,再加上國家對EPC模式的大力推廣,“PPP+EPC”模式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