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這份小龍蝦養殖技術重點和養殖模式分析,不可多得!

近年來,隨著龍蝦消費市場急劇增加和出口加工的增長,價格日趨走高,也導致對野生龍蝦的捕撈強度越來越大,野生資源越來越少,龍蝦的人工養殖勢在必行。龍蝦適應能力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又可自然繁殖,因此龍蝦養殖可因地制宜,模式多樣,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小龍蝦的養殖技術重點主要介紹四種小龍蝦養殖模式。

收好!這份小龍蝦養殖技術重點和養殖模式分析,不可多得!

一、池塘養殖模式

該模式是充分利用各地豐富的池塘條件,採用投餌養殖技術,單產較高,根據苗種投放情況,又分為以下2種方式:

(1)直接購入苗種進行養殖:春天從龍蝦苗種場購進規格在每公斤200只左右的蝦種,直接放入池塘中進行商品蝦養殖,每畝放養50公斤,經2—3個月養殖就可捕撈上市,通常畝產可達250公斤左右,效益十分明顯。

(2)購入半成品蝦進行養殖:春天購入野生龍蝦半成品,規格在每公斤80只左右,畝放養8000只,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在短時間內使其達上市規格,逐步捕撈上市,在後期留取部分成品不捕撈,作為親蝦用於繁殖,為來年提供苗種。通常畝產可達200公斤左右。

池塘養蝦技術:

(1)池塘清整。飼養龍蝦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池埂頂寬1米以上,坡度1:3,面積以3—8畝為宜,長方形,水深1—2米。新開挖的池塘和舊塘要視情況加以平整塘底、清除淤泥和曬塘,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儘可能減少池水的滲漏。在清整的同時,用60—80釐米高的網片將池塘四周池埂封閉,網片的上端還要用20—25釐米的塑料薄膜封閉,以免敵害生物進入和以後龍蝦逃逸。

龍蝦為底棲爬行動物,決定其池塘產量的不是池塘水體的容積,而是池塘的水平面積和堤岸的曲折率。即相同面積的池塘,水體中水平面積越大,堤岸的邊長越多則可放養蝦的數量越多,產量也就越高。因此可在靠近池埂四周1—20米處用網片或竹蓆平行搭設2—3層平臺,第一層設在水面下20—30釐米處,長2—3米、寬30—50釐米,兩層之間的距離為20—30釐米,每層平臺均有斜坡通向池底;平行的兩個平臺之間要留1—2米的間隙,供龍蝦到淺水區活動。同時在池塘中間設置一定數量的垂直網片。

(2)清塘消毒。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池中的敵害生物如鯰魚、黑魚、蛇、鼠等,爭食的野雜魚類如鯉、鯽魚等;以及致病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①生石灰消毒:生石灰有幹法消毒和帶水消毒兩種。幹法消毒法:每畝用生石灰50-100千克,全池潑灑,再經3—5天曬塘後,灌入新水。帶水消毒法:每畝水面以水深1米計算,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溶於水中後,全池均勻潑灑。②漂白粉消毒:將漂白粉完全溶化後,全池均勻潑灑,用量為每畝20—30千克(含有效氯30%)。

(3)種植水草。龍蝦食性雜,攝食的水草有伊樂藻、金魚藻、輪葉黑藻、鳳眼蓮和水花生等。沿池四周淺水處10%—20%左右面積種植水草,既可供龍蝦攝食,同時為蝦提供了隱蔽、棲息的理想場所,也是龍蝦蛻殼的良好地方。“蝦多少,看水草”,在水草多的池塘養蝦成活率高。但水草的種植面積也不能過多,否則會因水草過度茂盛,在夜間使池水缺氧而影響龍蝦的正常生長,同時也影響捕撈。一般種植水草的面積以不超過池塘總面積的1/4為宜。此外,池中底部可用水草紮成草堆,每隔5米放一堆,每堆5-10千克水草,沉於水底,每畝放20—40堆,每堆用繩子繫住,繩子另一端漂浮於水面或固定於水面。

(4)進水施肥。水源要求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無有機物及工業重金屬汙染。向池中注入新水時,要用20-40目紗布過濾,防止野雜魚及魚卵隨水流進入飼養池中。同時施肥培育浮游生物,為幼蝦入池後直接提供天然餌料。往蝦池中施肥,最好選用有機肥料,如施發酵過的有機草糞肥,施用量為每畝100—200千克,使池水有一定的肥度。在幼蝦放養的初期,池水水位較淺,水質較肥;在飼養的中後期,隨著水位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具體要視水色而定,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40釐米。

收好!這份小龍蝦養殖技術重點和養殖模式分析,不可多得!


二、大水面(灘塗)養殖模式

適用於淺水湖泊、草型湖泊、沼澤、溼地及季節性溝渠等面積較大的水體,通過放養親蝦進行增養殖,放養時間為3—4月份進購蝦種或8—10月份投放種蝦,畝放養量20公斤,雌雄比例1.5:1,開捕時間是第二年的5—6月,捕撈方式採用地籠、蝦籠捕撈,捕大留小,畝產可達100公斤左右;在水位較深、水草資源較好的灘塗可採用魚蝦混養,特別要注意的是蝦苗放養前一定要徹底清除黑魚、鯰魚,不能放養青魚。

三、稻蝦共生養殖模式

選擇水質良好,水量充足,周圍沒有汙染源,保水能力較好,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沒的田塊進行稻蝦共生養殖,可有效提高稻田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稻田飼養龍蝦可為稻田除草、除害蟲,少施化肥,少噴農藥,養蝦稻田一般可增加水稻產量5—10%,增產龍蝦80公斤左右。養殖面積越大越好,可節省管理和防逃設施費用。

1、田間工程建設:包括田埂加固和進排水口防逃設施,田埂加固可在田間就地取土,然後將田面平整,田埂加固時每加一層泥土都要夯實,以防大雨時田埂坍塌,田埂高度應保持田面蓄水30—50釐米,田埂寬度1米為宜,外側安裝防逃設施,可用石棉瓦或塑料網片配合鈣塑板。進排水口要用網片或柵欄圍住,防止龍蝦外逃。

2、苗種放養。

(1)清塘消毒。放蝦前10—15天,每畝稻田用生石灰50千克,或選用其他藥進行徹底清塘消毒,殺滅野雜魚類、敵害生物和致病菌。

(2)施足基肥。放蝦前7—10天,田溝中注水50—80釐米,然後施肥培養餌料生物。一般每畝施有機農家肥500—800千克,農家肥肥效慢,肥效長,施用後對龍蝦的生長無影響,還可以減少日後施用化肥的次數和數量,因此,有農家肥的最好施農家肥,一次施足。

(3)過濾及防逃。進排水口要安裝網片等防逃、過濾設施,嚴防敵害生物進入。

(4)幼蝦放養。龍蝦蝦苗蝦種在放養時要試水,試水安全後,才可投放幼蝦。龍蝦在稻田中飼養時,放養方法有幾種:一是頭一年的7月份將龍蝦的親蝦直接放養在稻田內,讓其自行繁殖,根據稻田養殖的實際情況,一般每畝放養20克以上的龍蝦15千克,雌雄性比2︰1。第二年採用免耕法種植水稻。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後,投放龍蝦幼蝦,規格為2—4公分,投放數量為每畝5000—8000尾。在放養時,要注意幼蝦的質量,同一田塊放養規格要儘可能整齊,放養時一次放足。

3、田間管理。

在稻田中飼養龍蝦,除要上足底肥外,在龍蝦的生長旺季可適當的投餵一些動物性飼料如磨碎的螺、蚌及屠宰廠的下腳料等。每天早、晚堅持巡田,觀察溝內水色變化和蝦活動、吃食、生長情況。田間管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水稻保水、曬田、施肥、用藥及龍蝦的防逃、防害等工作。

(1)曬田。稻穀曬田宜輕烤,不能完全將田水排幹。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時間要短,發現龍蝦有異常反應時,則要立即注水。

(2)稻田施肥。稻田基肥要足,應以施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層內,達到肥力持久長效的目的。追肥一般每月一次,尿素5千克/畝,複合肥10千克/畝,或用人、畜糞堆制的有機肥,對龍蝦無不良影響。禁用對龍蝦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氫銨。施追肥時最好先排淺田水,然後施肥,使化肥迅速沉積於底層泥中,併為田泥和水稻吸收,隨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3)水稻施藥。龍蝦對許多農藥都很敏感,稻田養蝦的原則是能不用藥時堅決不用藥,需要用藥時則選用高效低毒的農藥及生物製劑。施農藥時要注意嚴格把握農藥安全使用濃度,確保蝦的安全,並要求噴藥於水稻葉面,儘量不噴入水中,而且最好分區用藥。防治水稻螟蟲,每畝用200毫升18%殺蟲雙水劑加水75千克噴霧;防治稻飛蝨,畝用50克25%撲蝨靈可溼性粉劑加水25千克噴霧;防治水稻條斑病、稻瘟病,每畝用50%消菌靈40克加水噴霧;防治水稻紋枯病、稻曲病,每畝用增效井崗黴素250毫升加水噴霧。水稻施用藥物,嚴禁使用菊酯類的殺蟲劑,以免對龍蝦造成危害。噴霧水劑宜在下午進行,因稻葉下午乾燥,大部分藥液吸附在水稻上。同時,施藥前田間加水至20釐米,噴藥後及時換水。

4、防逃、防病害。每天巡田時檢查進出水口篩網是否牢固,防逃設施是否損壞。汛期防止漫田,發生逃蝦的事故。進排水時要用20—40目紗網過濾;平時要注意清除田內敵害生物。

四、稻蝦輪作養殖模式

這是我縣龍蝦養殖重點推廣模式,我縣很多低窪湖田或冷浸田一年只種植一季中稻,9—10月份稻穀收割後,農田空閒到第二年6月份才種中稻。利用冬閒稻田養殖小龍蝦,宜與中晚稻相結合,這樣在季節上較易銜接和操作(水稻育秧一般從5月15日至30日,大田移栽主要集中在6月15日至7月30日間,可在移栽前2—3天整田。)做到養蝦種稻兩不誤。龍蝦產量控制在80—120公斤/畝較為適宜。主要技術是:

選擇水源條件好、灌溉方便的田塊,面積20畝以上,越大越好,便於管理,節約成本,最好是低產低窪稻田,稻田四周田埂加寬、加高、加固,做到田面可保水50釐米,田埂的加固,可以結合水利改造,也可以在田塊四周簡易開溝,溝的佈局不能影響機器耕作和收割,埂上採用石棉瓦或塑料網防逃,在晚稻收割後稻草還田,蓄水腐爛、發酵培養豐富的浮游生物,在9—11月份投放親蝦,選擇活力強、性腺發育好、無傷、無殘的種蝦,按雌雄比例2:1標準每畝投放親蝦20公斤,讓龍蝦自然越冬,在第二年3月初就可發現自然繁殖的蝦苗。也可以在3—4月份投放幼蝦,規格每公斤80尾,畝投放40公斤,然後逐步投餵飼料,如螺、蚌、米糠、小麥、玉米、菜餅、屠宰場下腳料、青菜、水草等,有條件可以投餵顆粒飼料,對提高龍蝦品質、質量及產量非常有利,大大增加總體效益。經過3個月的養殖,在6月份可降低水位捕撈銷售,到7月底龍蝦銷售結束栽插水稻,轉入水稻種植。稻蝦兩不誤。

五、提高龍蝦養殖效益的關鍵技術

1、苗種放養技術。苗種質量應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活力要強,附肢齊全,無病無傷,蝦苗要求在0.8釐米以上;蝦種規格在2.5—3釐米,同一池塘規格一致,一次放足。投放方法是先把蝦苗放進塑料盆內,慢慢添加少量池水至盆內水溫與池水接近,並按盆內水量加入3—4%食鹽浸浴5分鐘消毒,再沿池邊緩緩放入池中,冬季放養晴天上午進行,夏、秋季放養選擇晴天早晨或陰雨天進行,避免暴曬。種蝦放養時,先用3—5%食鹽水浸浴10分鐘,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從外地購進的蝦種,因離水時間長,可先將蝦種在池水中浸泡1分鐘,提取擱置2—3分鐘,再浸泡1分鐘,如此反覆2—3次,讓蝦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再放養,提高成活率。池塘養蝦,適當混養一些花、白鰱,每畝50尾,以改善水質,充分利用餌料資源。

2、飼料投餵技術。龍蝦生長速度快,過度飢餓或飽食,對生長不利,控制好攝食數量對生長有很大意義,可根據每天攝食情況確定投餵量,避免太多造成飼料浪費,影響水質;太少影響生長,甚至會互相殘殺。龍蝦飼料十分廣泛,青菜、水草、餅粕、下腳料都是龍蝦的飼料,高密度養殖可投餵顆粒飼料,效益較高。投餵飼料要根據水溫、天氣、水色、活動情況按定位、定量、定時、定質原則投餵。

3、促進龍蝦蛻殼技術。龍蝦的生長以及幼體的變態和步足的再生總是伴著蛻殼而進行的,只有蛻掉堅硬的外殼,龍蝦才能達到生長的目的。在環境條件不適應龍蝦生活時,往往不能順利蛻殼,會發生蛻殼不遂而成鐵丁殼蝦(個體很小而變成紅殼的蝦)的現象。另外,由於蛻殼後的新蝦身體柔軟,要經過一段時間外殼才能變硬,這時往往容易被同類或敵害殘食,因而促進蛻殼和保護蛻殼蝦在養龍蝦中至關重要。

(1)保持良好水質是促進龍蝦蛻殼的技術關鍵:保持水質不被汙染,水質清新,溶氧5毫克/升以上,ph7.5—8.5之間的偏鹼性(每半個月施用生石灰一次,10―15斤/畝),水體透明度35―40釐米以上。

(2)保證飼料營養成分齊全是促進龍蝦蛻殼的主要環節:龍蝦的甲殼主要成分為鈣、磷、鐵等無機鹽類,而它在蛻一次殼後即要失去大量的鈣、磷、鐵等。因此,在飼料中應添加這些不可缺少的成分。還有動植物性的飼料應合理搭配。

(3)合理栽培水草是保護蛻殼龍蝦的較好辦法:龍蝦喜歡在淺水或草叢中蛻殼,一旦完成蛻殼後的軟體龍蝦立即鑽進水草中隱蔽,以防同類或敵害殘食。所以,水草對蛻殼有兩大作用,一是提供蛻殼場地,二是軟殼龍蝦的棲息場所。

(4)殺滅老鼠等敵害生物是保護蛻殼龍蝦的有力舉措:龍蝦喜在溫度較高的淺水環境蛻殼,在蛻殼之前半個小時左右,在水邊或草叢的水面處焦躁不安地爬動,而蛻殼時又在淺水處進行,蛻殼後身體較柔軟,這就為龍蝦的敵害老鼠提供可乘之機。殺滅鼠害的辦法可用藥物在防逃牆外殺滅,也可用鼠籠捕殺。有人採用在傍晚將1只死鼠用柴油浸透後點燃,再用火鉗夾住點燃的死鼠沿龍蝦池四周轉動,使其他的老鼠聞到死鼠的氣味後而逃走。同時,對鯰魚、黑魚等肉食性魚類也要在清塘時清掉。

4、水質調控技術。龍蝦高產養殖池塘,良好的水質調節是控制龍蝦上岸、病害和逃跑的好辦法,可通過定期注水,每半月使用一次微生態製劑如光合細菌,EM菌或反硝化菌降低池塘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

5、提高龍蝦品質技術。嚴格執行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標準,嚴禁使用違禁藥物和投入品,加強投餵管理,提高龍蝦出肉率,是提高龍蝦品質、增加養殖效益的有效手段。

6、適時捕撈技術。龍蝦的生長有以下特徵:7月20日後龍蝦會進洞繁殖;雄蝦交配後會自然死亡;生命週期18—20個月,因此各類型龍蝦養殖在7月20日前必須將龍蝦捕撈銷售,否則無法捕撈,造成不必要損失。

小龍蝦的養殖技術是在不停的養殖過程中總結經驗同時不停的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這樣,養殖起小龍蝦我們才能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