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音訊,離我們而去的還有一位92歲的老人

10月29日清晨1時52分,紅學咱們李希凡先生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2歲。

除了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音訊,離我們而去的還有一位92歲的老人

1927年12月,李希凡出生在舊社會北京通州的一戶普通人家,13歲的他先後在洋服店當學徒、印刷廠當童工,20歲旅居山東青島,給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時任山東大學文史系教授的姐夫趙紀彬做筆錄,期間熟讀《諸子集成》、《我國哲學思維》、《資本論》、《剩餘價值學說史》等作品。

1953年,李希凡從山東大學中文系結業後,到我國人民大學教師研討班當研討生。1955年初調《人民日報》文藝部,下一任該報文藝談論組組長、文藝部副主任。1986年任我國藝術研討院常務副院長至今。從事文藝談論和研討作業多年,有《紅樓夢談論集》、《論我國古典小說的藝術形象》、《論魯迅的五種文學創造》、《李希凡文學談論(當代)選》等作品。

李希凡一向專心紅學研討的熱點問題,晚年曾駁斥“曹學芹不是《紅樓夢》作者”的觀念。 在201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安排的《紅樓夢大辭典》修訂啟動典禮上,針對一些質疑“曹雪芹是否作者”的聲響,李希凡曾說:“現在《紅樓夢》的作者現已變成65個了。上一年我寫過一篇短文,叫做《曹雪芹創造〈紅樓夢〉確證》。在他誕生300週年的時分,咱們再沒有一點大動作,或許到下一年,或許曹雪芹就不是《紅樓夢》的作者,也或許會有100個創造者了,這太荒誕可笑。”

留意到, 上世紀五十年代,年青的李希凡曾宣佈《紅樓夢》談論文章,得到了毛澤東的欣賞。 1954年,其時在我國人民大學讀研的李希凡,讀到了著名紅學家俞平伯的《紅樓夢簡論》。讀罷, 時年27歲的李希凡和好友藍翎商議,一起編撰《〈紅樓夢簡論〉及其他》和《評〈紅樓夢研討〉》,向俞平伯建議學術上的駁斥。 1954年9月,兩篇文章分別在山東大校園刊《文史哲》,和光明日報副刊《文學遺產》上刊登。 據《光明日報》報導, 毛澤東讀了文章後,對兩個文學青年的學術觀念和敢於向威望挑戰的行為大加欣賞,稱這篇文章是“三十多年以來向所謂《紅樓夢》研討威望作家的過錯觀念的第一次仔細的開戰”。 當年10月16日,毛澤東寫了《關於〈紅樓夢〉研討問題的信》,附上這兩篇文章, 請黨內高層和文藝界領導人傳閱。 文藝界隨後敞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思維批評運動, 從1954年10月31日到12月8日,我國文聯和我國作協主席團創紀錄的聯席會議 ,時斷時續開了一個多月。鄭振鐸、吳組緗、老舍、郭沫若、茅盾、周揚、丁玲和《人民日報》、《文藝報》等報刊領導均參加。 會議指出,《文藝報》等許多報刊、機關,喜歡“大名望”,忽視“小角色”,過錯地以資產階級“貴族老爺式情緒”限制“小角色”對學術威望的批評。會議批評了俞平伯的學術觀念與研討辦法,繼而對胡適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維也展開了批評。 大批評後,李希凡和藍翎先後被調入《人民日報》文藝部。 1956年秋,王蒙在《人民文學》宣佈小說《安排部新來的年青人》,李希凡隨即在《文匯報》宣佈了一篇《評王蒙〈安排部新來的年青人〉》,對王蒙小說提出異議。 為此, “毛主席批評我脫離群眾,一到報社就當起了婆婆,適合回到校園邊教學邊研討。 我所以趕忙給毛主席寫信,說自己不善言辭,不想去教學。那時我是有名的‘好戰分子’,從不隱藏自己的觀念,也為此闖了不少禍端。”李希凡後來坦誠,當年對王蒙文章的批評的確有失偏頗。 據《光明日報》報導,李希凡還曾回絕江青的要求,未從政治上批評新編前史劇《海瑞罷官》。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匯報》宣佈了姚文元的《評新編前史劇〈海瑞罷官〉》。在此之前,江青曾找到李希凡,期望他完成此文。因為政治上的“弛禁”,只管秉持學者的良知和風骨,李希凡未能像姚文元那樣,寫出如此牽強地聯絡實際階級鬥爭的文章。

多年後李希凡評價:“姚文元文中所描述的激烈對立牴觸,我既沒有從戲裡讀懂,也沒有從社會實際中感遭到,他在文中所講的前史大背景,是我這個‘書呆子’沒有認識到的。” 爾後,李希凡遭到批評,兩進幹校進行勞動改造。這段時間裡,他白天勞動、晚上在小屋裡熬燈寫出了《〈呼籲〉〈徘徊〉的思維與藝術》和《一個巨大尋求者的心聲》兩部研討魯迅的專著。

除了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音訊,離我們而去的還有一位92歲的老人

​文革完畢後, 1986年,李希凡調任文化部我國藝術研討院,擔任常務副院長,離開了在《人民日報》長達32年的修改崗位。作業期間,他掌管編纂了《紅樓夢大辭典》和學術鉅作《中華藝術通史》。 其間,《中華藝術通史》是藝術科學類國家嚴重課題,歷時10年,填補了我國藝術科學研討的空白。 回首往事,李希凡這樣評價:“思維問題和學術問題是歸於精神世界的很複雜的問題,學術應多留意評論,相等商討,採納批評運動的辦法來處理,簡略流於簡略和片面。毛主席的巨大前史功勞誰也無法扼殺,沒有毛澤東思維,就沒有我國革命的成功和中華民族的重生。”

材料來源:《光明日報》 《北京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