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光皇帝批奏章来反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从道光皇帝批奏章来反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道光皇帝画像

清道光皇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清嘉庆皇帝之子,在位30年。道光皇帝一生崇尚节俭,在当皇子时,就曾每日晚膳之前派太监出宫,到街上购买五个烧饼,他吃两个,福晋吃两个,阿哥一个,以此当作晚膳。其节俭的程度古今皇帝中实为罕见。关于这些网上关于他的段子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今天骠骑府要讲的是道光皇帝批奏章的故事。

道光皇帝刚即位之时,也是一番雄心壮志,立志要当一个明君。每天起早贪黑不分昼夜批阅奏章,然而他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将当天的奏章批阅完。昨天的还没批完今天的一大堆奏章又来了。道光皇帝一看不妙,这样下去,皇帝当不了几天就得累趴下。找人帮忙吧,但是是毕竟国家大事,找谁帮忙才放心呢?何况传出去名声也不大好。不看吧更不可取,那帮大臣要知道自己不看奏章,那还不得乱了套?左思右想,他也没想出个好办法。然后他决定听听军机大臣曹振镛的意见,这个曹振镛是个极其了不起的人物,为什么说他了不起?他是乾隆,嘉庆,道光的三朝元老,人称政坛不倒翁。他为官长达52年,这在清朝是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一路步步高升顺风顺水,从乾隆年间的一个小小翰林院编修一直做到道光年间的军机大臣,太傅,位极人臣。这个人极其精通官宦之道,一生谨慎小心,几乎从不犯错。有人向他讨教为官之道,他说“无他,少说话多磕头”。曹振镛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也得到了道光皇帝的信任,他告诉道光皇帝,其实你并不需要认真去看奏章,你只需要注意他们在行文时的错别字或语句不太通顺的地方,用红笔一圈即可。然后再发给大家传阅,大家一看,皇上居然连这么细微的地方都注意到了,谁还敢粗心大意或者故意糊弄您呢?道光一听觉得有理,大喜过望,重赏了曹振镛。

从道光皇帝批奏章来反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从那以后,官场上都知道了道光皇帝原来是个书法爱好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研究书法的热潮。已踏入官场的恶补,即将踏入官场的潜心研习,务必做到一笔一画精益求精。而科举的考官在录取考生时也不再关注文章的立意和文采,却格外关注字写得漂不漂亮。写得一手好字,仕途就已经敞开了大门欢迎你。

而因为过于关注这些细微末节的东西,奏章本身的内容就被道光所忽略,经常就是“知道了”“已阅”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话语,弄得下面的大臣无所适从不知其意,只得通过别的途径来打听道光皇帝的真实意图,这与道光皇帝的本意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从道光皇帝批奏章来反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这些年网上流传着不少鸡汤文,其中华人首富李嘉城会客的段子有多个版本。但是其讲述的内容一般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李嘉诚之所以是李嘉诚,因为他从不迟到极其守时。骠骑府当然不是否认守时是一个很好的优点,他会给你的客户留下好印象,当然也会有助于你事业的成功。但是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个就得两说了。首先大家要明白,李嘉诚不是单靠守时才成功的,普通的业务员再怎么守时,想复制李嘉诚的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李嘉诚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到了他这种地位的人,守时就如同他的名誉一样会尽力维护,他的修为和涵养不允许他不守时。退一步说,即使他偶尔一次不守时,你也不会觉得他会让你有多么失望,毕竟人家的实力在那摆着呢!但是换个普通人和你约见的话,你还会不会这么的善解人意呢?比方说有个业务员和你约了很久,想和你谈下业务合作的事情,终于你答应了,结果很不幸他迟到了。那么你是不是会不给面子立马走人呢?理由当然是“我讨厌不守时的人”,为什么换了个人你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当然是利益需求,那个业务员的东西可能你并不需要,你只是拉不下面子直接拒绝而已,即使那个业务员守时的话你也不一定会和他合作下去。所以所谓的注重细节并不会帮助到那个业务员,真正的核心是他无法提供你需要的利益或者说是需求。当你拥有价值时,你的细节才值得重视。


很多人总是喜欢用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来说明细节的重要性,是因为这个世界很复杂变化很快,他们无力去真正面对复杂的真实世界,只能寄希望于简单复制故事里的桥段获得成功。人们总是迷信做好细节就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成功复制起来比较容易。

那么究竟什么决定成败呢?骠骑府认为,两个因素。

一是执行力,为什么会是执行力呢?人是一种善于纠错的动物,在执行过程当中,人是会不断试错不断磨合不断调整的,即使你的点子再烂,只要一直在执行,也是在不断改进的,总会有一天你会找到你最适合的方式或办法。但是没有执行力你什么都干不了,所谓空谈误国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大局观,什么是大局观?大局观简单来说就是判断事物走向和发展趋势的能力,这里面有一个认知和判断的问题。任何事情都存在多种选择,就好比一条路走到头有多条岔路,到底走那条路才是正确的呢?当你还是在创业初期,或者事业刚起步时,你或许觉得大局观没什么重要,但是当你的事业发展起来了之后,你的每一个决策将会无比的关键。当然你可以用强有力的执行力来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但是当岔路多到不允许你调整实验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你的大局观的时候了,是否能找到最简短的路线直达目标,拼的就是你对事物发展走向和洞悉全局的能力。不谈大局细究细节,这就是舍本逐末,方向错了,越讲究细节结果就会越错越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