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光皇帝批奏章來反駁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從道光皇帝批奏章來反駁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道光皇帝畫像

清道光皇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清嘉慶皇帝之子,在位30年。道光皇帝一生崇尚節儉,在當皇子時,就曾每日晚膳之前派太監出宮,到街上購買五個燒餅,他吃兩個,福晉吃兩個,阿哥一個,以此當作晚膳。其節儉的程度古今皇帝中實為罕見。關於這些網上關於他的段子有很多,有興趣的可以查一查。今天驃騎府要講的是道光皇帝批奏章的故事。

道光皇帝剛即位之時,也是一番雄心壯志,立志要當一個明君。每天起早貪黑不分晝夜批閱奏章,然而他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將當天的奏章批閱完。昨天的還沒批完今天的一大堆奏章又來了。道光皇帝一看不妙,這樣下去,皇帝當不了幾天就得累趴下。找人幫忙吧,但是是畢竟國家大事,找誰幫忙才放心呢?何況傳出去名聲也不大好。不看吧更不可取,那幫大臣要知道自己不看奏章,那還不得亂了套?左思右想,他也沒想出個好辦法。然後他決定聽聽軍機大臣曹振鏞的意見,這個曹振鏞是個極其了不起的人物,為什麼說他了不起?他是乾隆,嘉慶,道光的三朝元老,人稱政壇不倒翁。他為官長達52年,這在清朝是一個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而且一路步步高昇順風順水,從乾隆年間的一個小小翰林院編修一直做到道光年間的軍機大臣,太傅,位極人臣。這個人極其精通官宦之道,一生謹慎小心,幾乎從不犯錯。有人向他討教為官之道,他說“無他,少說話多磕頭”。曹振鏞這樣的一個人當然也得到了道光皇帝的信任,他告訴道光皇帝,其實你並不需要認真去看奏章,你只需要注意他們在行文時的錯別字或語句不太通順的地方,用紅筆一圈即可。然後再發給大家傳閱,大家一看,皇上居然連這麼細微的地方都注意到了,誰還敢粗心大意或者故意糊弄您呢?道光一聽覺得有理,大喜過望,重賞了曹振鏞。

從道光皇帝批奏章來反駁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從那以後,官場上都知道了道光皇帝原來是個書法愛好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立刻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學習研究書法的熱潮。已踏入官場的惡補,即將踏入官場的潛心研習,務必做到一筆一畫精益求精。而科舉的考官在錄取考生時也不再關注文章的立意和文采,卻格外關注字寫得漂不漂亮。寫得一手好字,仕途就已經敞開了大門歡迎你。

而因為過於關注這些細微末節的東西,奏章本身的內容就被道光所忽略,經常就是“知道了”“已閱”等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的話語,弄得下面的大臣無所適從不知其意,只得通過別的途徑來打聽道光皇帝的真實意圖,這與道光皇帝的本意簡直就是南轅北轍。

從道光皇帝批奏章來反駁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這些年網上流傳著不少雞湯文,其中華人首富李嘉城會客的段子有多個版本。但是其講述的內容一般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李嘉誠之所以是李嘉誠,因為他從不遲到極其守時。驃騎府當然不是否認守時是一個很好的優點,他會給你的客戶留下好印象,當然也會有助於你事業的成功。但是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這個就得兩說了。首先大家要明白,李嘉誠不是單靠守時才成功的,普通的業務員再怎麼守時,想複製李嘉誠的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到了他這種地位的人,守時就如同他的名譽一樣會盡力維護,他的修為和涵養不允許他不守時。退一步說,即使他偶爾一次不守時,你也不會覺得他會讓你有多麼失望,畢竟人家的實力在那擺著呢!但是換個普通人和你約見的話,你還會不會這麼的善解人意呢?比方說有個業務員和你約了很久,想和你談下業務合作的事情,終於你答應了,結果很不幸他遲到了。那麼你是不是會不給面子立馬走人呢?理由當然是“我討厭不守時的人”,為什麼換了個人你的態度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當然是利益需求,那個業務員的東西可能你並不需要,你只是拉不下面子直接拒絕而已,即使那個業務員守時的話你也不一定會和他合作下去。所以所謂的注重細節並不會幫助到那個業務員,真正的核心是他無法提供你需要的利益或者說是需求。當你擁有價值時,你的細節才值得重視。


很多人總是喜歡用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來說明細節的重要性,是因為這個世界很複雜變化很快,他們無力去真正面對複雜的真實世界,只能寄希望於簡單複製故事裡的橋段獲得成功。人們總是迷信做好細節就能成功的原因就在於這樣的成功複製起來比較容易。

那麼究竟什麼決定成敗呢?驃騎府認為,兩個因素。

一是執行力,為什麼會是執行力呢?人是一種善於糾錯的動物,在執行過程當中,人是會不斷試錯不斷磨合不斷調整的,即使你的點子再爛,只要一直在執行,也是在不斷改進的,總會有一天你會找到你最適合的方式或辦法。但是沒有執行力你什麼都幹不了,所謂空談誤國就是這個道理。

二是大局觀,什麼是大局觀?大局觀簡單來說就是判斷事物走向和發展趨勢的能力,這裡面有一個認知和判斷的問題。任何事情都存在多種選擇,就好比一條路走到頭有多條岔路,到底走那條路才是正確的呢?當你還是在創業初期,或者事業剛起步時,你或許覺得大局觀沒什麼重要,但是當你的事業發展起來了之後,你的每一個決策將會無比的關鍵。當然你可以用強有力的執行力來不斷試錯不斷調整,但是當岔路多到不允許你調整實驗的時候呢?這個時候就是考驗你的大局觀的時候了,是否能找到最簡短的路線直達目標,拼的就是你對事物發展走向和洞悉全局的能力。不談大局細究細節,這就是捨本逐末,方向錯了,越講究細節結果就會越錯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