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牛冠熊市周期《藥神》或推動行情持續走高

醫藥股本是熊市裡的防禦股,如今更是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推動下,帶來更多利好變革。

《我不是藥神》讓更多國人看到了中印之間製藥技術的差距,同時也使更多的人開始反思中國的醫療政策。這意味著中國醫藥產業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變革,因此醫藥股在防禦性和改革的利好下,可能將繼續走出一波醫藥牛市行情。

今年以來,隨著中美貿易戰的越演越烈,股市各板塊跌宕起伏,三大指數齊跌,韭菜們苦不堪言,當然,叫苦連天的還不止韭菜。截至今日收盤,上證指數2777.77,跌幅1.76%,深證成指9023.82%,跌幅1.97%,各大指數仍集體下跌。

醫藥股牛冠熊市週期《藥神》或推動行情持續走高

截至7月11日收盤

與大盤清一色飄綠且大幅下跌不同的是,醫藥股表現且相當頑強,203只醫藥股中,除去停牌的6只個股以外,有兩隻股票(山河藥輔、九典制藥)漲停,36只飄紅,大多數股票跌幅在2%以內,跌幅超過5%的股票只有9只,股價走勢整體強於大盤。

《財經早餐》分析,醫藥股之所以集體走強,除了熊市之下醫藥股弱週期屬性所帶來的防禦性之外,2016年一致性評價給醫藥股帶來的利空行情正在散去,我國醫藥行業的增速仍在穩步提升。此外,《我不是藥神》體現出來的原研藥高藥價,正在刺痛國人的神經。國人期待原研藥降價,以及原研藥國產替代化(國內仿製藥)的意願空前強烈。

因此,無論是確定性增長空間,還是《我不是藥神》國民意識所帶來的利好,都支撐著醫藥股在A股極端弱勢行情下,還能夠走出一道漂亮的上升曲線。

醫藥股牛冠熊市週期《藥神》或推動行情持續走高

喝酒吃藥行情再現

今年以來,A股各大指數整體下跌,深圳成指跌幅最高為18.27%,而白酒股和醫藥股卻勢頭正盛。對白酒股來說,第三季的銷售旺季即將到來,部分白酒公司價格上漲,利好因素疊加,強勢勁頭有望延續。

隨著近期《我不是藥神》電影的上映,北京文化(000802.SZ)甚至連續三日漲停,歡喜傳媒、唐德影視、中南傳媒(601098)、萬達電影、阿里影業等都得到市場關注。與此同時,醫藥股也迎來了一波漲停潮,儘管大盤一度跳水,醫藥股的“牛角”卻日益顯露。今年2月中旬至5月底,在恆瑞醫藥、片仔癀等龍頭醫藥公司的領漲下,醫藥股走出了一波結構性牛市行情。

醫藥股牛冠熊市週期《藥神》或推動行情持續走高

今年初至7月11日收盤,排除次新股,醫藥股漲幅前50家公司,總市值規模增加4223.86億,是去年同期漲幅前50家公司總市值增加規模的189.53%。漲幅前50的公司中,有14家化學制藥公司,有15家生物製品公司,市值增加規模佔據較大比例。其中康泰生物從年初至7月11日為漲幅最高的醫藥股,漲幅111.77%,而去年排除次新股之後漲幅最大的上海醫藥股價漲幅僅為42.54%。

從細分行業來看,區間漲幅前50家企業中,各細分行業市值增加規模與總增長規模佔比情況如下圖:

醫藥股牛冠熊市週期《藥神》或推動行情持續走高

區間漲幅前五十家企業細分行業市值增加規模佔比

有趣的是,醫藥股從市值排名來看,市值排名靠前的龍頭醫藥股如雲南白藥、康美藥業、同仁堂、白雲山股價增幅較小,排在前50名之外,而上海萊士、上海醫藥、博濟醫藥、復興醫藥、華大基因、新和成等股價均成下跌的趨勢,華大基因更是大幅下跌51.83%。而去年同期股價漲幅排名前50 的公司與總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幾乎相吻合。

從已發佈業績預告的醫藥股來看,業績預喜的個股佔比超九成以上。而在中報預告淨利潤同比增幅超100%的個股中,深市上市公司居多。

Wind統計數據顯示,A股274只醫藥股中,91股發佈中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增業績預喜、略增、續盈、扭虧)個股有82股,佔比90.1%。其中,聖濟堂、海普瑞、美年健康等11股預告中報淨利潤上限同比增長超100%。

醫藥股牛冠熊市週期《藥神》或推動行情持續走高

醫藥領域頻頻推出政策紅利,醫藥行業近年的業績成長性持續上升。而中國的創新藥經歷多年的積累,已經接近實質性驗證階段,通過2017年、2018年一季度創新藥公司的業績表現,可發現在政策扶持下,部分創新藥公司如智飛生物、康泰生物、科倫藥業等公司均實現了不俗的利潤增速。

今年5月份藥明康德的迴歸,也為創新藥研發打了一劑強心針,隨著政策利好的不斷支持,如抗癌藥物降低關稅和增值稅、醫藥企業研發創新藥及符合“一致性評價”標準的高品質仿製藥審評上市週期縮短、醫藥流通領域推行兩票制、醫保目錄更新、公立醫院改革等等,醫藥股發展勢頭大好。

醫藥穿越牛熊週期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A股板塊中的醫藥板塊和白酒飲料板塊表現非常優異和強勢,不少股票創歷史新高,比如長生生物、順鑫農業。恆瑞醫藥和片仔癀更是一騎絕塵,秒殺其他醫藥公司,走出獨立行情。“喝酒吃藥”似乎成為了A股市場的唯一救命稻草。今年如果沒有拿住這兩大板塊的優質公司,賺錢的概率就低很多了。

有人認為,從目前的個股走勢來看,不少白酒或醫藥公司的股價漲幅已經嚴重脫離其基本面,很多基金公司已經進入了博傻階段,這是散戶和基金抱團取暖造成的結果。

然而仔細分析可見,醫藥跟白酒在最近10年內,大部分時間都在漲,我們先把醫藥跟白酒最近10年的行業增長拉出來看。首先是醫藥,中證醫藥最近10年的走勢:

醫藥股牛冠熊市週期《藥神》或推動行情持續走高

從2009年至今,中證醫藥的年線就下跌了2次,一個是2011年,一個是2016年。2016年的下跌是因為2015年牛市的回調,除此之外,醫藥一直保持著比較平穩的上漲。而15年的下跌,除了牛市的回調,另一個因素是醫藥的一致性評價(就是醫藥裡的供給側改革,把質量差的淘汰掉)。

如果把過去10年白酒跟醫藥行業的漲幅拉出來看,這是2個保持強勁增長的行業。在熊市裡,本質上追求的是企業利潤的高速增長,再不濟也要穩定增長。而中國人的酒文化和對醫療衛生越來越重視,造就了2個行業十幾年的高速增長。

而伴隨著老齡化的持續,白酒跟醫藥的高速增長依然會繼續。白酒是因為喝酒的人,年齡越大越愛喝酒,醫藥就不用說了,一個人一輩子90%的醫藥費都是花在人生最後3年。

所以,吃藥喝酒本質上不是熊市策略,而是中長期都能持有的品種,除非行業大挑戰,像酒類的公務消費被控,醫藥的一致性評價。

《神藥》有望繼續推高醫藥行情

醫藥股本是熊市裡的防禦股,如今更是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推動下,帶來更多利好變革。

《我不是藥神》讓更多國人看到了中印之間製藥技術的差距,同是仿製藥大國,中國的很多仿製藥卻淪為雞肋,使得國人不得不遠赴印度購藥,這不得不讓中國醫藥產業臉紅,同時也使更多的人開始反思中國的醫療政策。

從印度藥品領域的發展歷史來看,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1970年前的外資藥企主導時代;1970-1990年,印度當地藥企開始發展;1990-2010年,本地仿製藥企全面發展,同時開始原料藥及仿製藥出口業務;2010年以後,印度藥企開始注意研發創新,向創新藥市場發起挑戰。

醫藥股牛冠熊市週期《藥神》或推動行情持續走高

事實上,中國當下的醫藥產業現狀,類似於印度的1970—1990年代,處於外資藥企佔據一定的主導地位,中國仿製藥企部分佔據國內市場的時代。而原料藥出口則介於印度的1990—2010年時代。中國的中醫藥產業,則是在最直接的行業政策保護下,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2015年我國中藥產業規模達到7629億元,2016年超過8000億元。然而,在抗癌藥方面,我國製藥行業建樹並不多。

按照中印之間的代際差距,中國的製藥水平要趕上印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資本和人才的投入。同時,中國仿製藥的發展,需要政府的強力支持與法律保護。

《我不是藥神》給中國現狀帶來的最大改變,不僅僅是通過調整醫保費用,顯著降低癌症患者的用藥成本,還很有可能出臺強仿藥發展的政策和制度,將會有更多的資本和人才投入到這個行業,促進大藥品種國產替代化。此外,《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側面增加了新近成立的國家醫保局在國家醫保談判階段與跨國藥企對話的籌碼。

醫藥股牛冠熊市週期《藥神》或推動行情持續走高

此前,中國醫保部門一直希望通過國家談判的方式,與在華跨國藥企談判降低原研藥醫保目錄價格,然而一直收效甚微,除了葛蘭素史克等少數藥企大幅降低了部分藥品價格,其他跨國藥企很多都退出了各省級政府醫藥採購的招標活動。

此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引起了全民關注高價藥問題,或許也給跨國藥企帶來了壓力。在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集中採購談判中,跨國藥企在華逐漸開始主動降低其原研藥價格。

近日,各省藥品採購平臺傳來跨國藥企陸續降價的消息。6月29日,湖北省藥採平臺公告輝瑞申請將其15個品種採購價下調;7月2日,甘肅省藥採平臺發佈公告,輝瑞6款產品降價,西安楊森產品(達珂)降幅51.6%。

藥品下降關乎民生安康,是我們所共同期待的。我們更期待中國醫藥製藥領域能夠取得長足進步,如同醫藥股在熊市中的表現一樣頑強走高,此為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