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怎樣地膜覆蓋栽培

番茄怎樣地膜覆蓋栽培

1、品種選擇在南方,番茄春、秋、冬植均可,春、秋植番茄,由於青枯病和病毒病易發生,以選擇抗青枯病和耐病毒病的早熟品種為好;冬植宜選擇在較低溫度環境中能生長良好或藉助坐果素能順利結果的品種。目前,可供選擇的品種有紅寶石、豐順、粵星、新星101、明珠、金豐1號等。

番茄怎樣地膜覆蓋栽培

2.培育壯苗育苗最好使用營養土塊或塑料缽,以避免定植時散坨、傷根等問題。如受生產條件限制,也可採用床土育苗,播種前3~4天,對苗床進行消毒,用多菌靈、敵克松、特效殺菌王的其中一種與殺蟲劑混合噴灑畦面後,覆蓋塑料薄膜密封。每畝地用種量20~25克,需苗地面積0.08畝(不分苗)。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方法是: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20分鐘,取出用清水沖洗約30分鐘至乾淨,用細沙或碎土與種子混合均勻播到苗床上,然後覆蓋0.5釐米厚的火燒土,用禾草鋪在畦面,淋足水。經3~5天發芽後,揭去禾草。春播須用塑料薄膜小拱棚防寒,秋播最好搭陰棚或用遮陽網遮陰,以防暴雨沖刷和蚜蟲危害。具1~2片葉時進行分苗,5~6片葉時即可定植。若不分苗,應在幼苗具1~2片葉、2~3片葉時分別間苗1次。在定植前7~10天,將塑料薄膜或陰棚拆開煉苗。

3.定植前的準備

(1)整地、施基肥。番茄根系發達,長勢旺盛,對肥水要求高,為耐肥、半耐旱、不耐澇作物。施足基肥,一般每畝用童為充分腐熟的豬牛糞約1500千克、花生麩或優質複合肥40千克、三鳥類毛肥40千克。充足的基肥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減少追肥次數,便於管理,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番茄怎樣地膜覆蓋栽培

(2)深翻土地做畦。整地時深翻土地30~40釐米,把基肥拌人土中,按1.7米(包溝)的行距做“圓頭高畦”,畦面寬約65釐米,畦面要求土碎、平整。如果墒情不好,則要澆足底水造墒,覆蓋地膜。

4.定植按每畦栽2行、行距50釐米、株距30~40釐米的標準,用取土器打孔取土,然後澆水栽苗,也可採用手工撕膜,挖穴定植。定植後用溼潤細土封嚴地膜定植孔。定根水最好進行穴澆,切忌大水漫灌。栽植密度以每畝2200株左右為宜。

5.定植後的管理

(1)及時插竹、縛蔓、整枝。當株高30~33釐米時插竹縛蔓,以防倒伏。番茄有多次分枝的習性,每個腋芽都能長出1個側枝,整枝就是根據這一生長特性,通過人工的方4.定植按每畦栽2行、行距50釐米、株距30~40釐米的標準,用取土器打孔取土,然後澆水栽苗,也可採用手工撕膜,挖穴定植。定植後用溼潤細土封嚴地膜定植孔。定根水最好進行穴澆,切忌大水漫灌。栽植密度以每畝2200株左右為宜。

番茄怎樣地膜覆蓋栽培

5.定植後的管理

(1)及時插竹、縛蔓、整枝。當株高30~33釐米時插竹縛蔓,以防倒伏。番茄有多次分枝的習性,每個腋芽都能長出1個側枝,整枝就是根據這一生長特性,通過人工的方法調節植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減少萌生側枝消耗的養分,使之更有效地利用營養物質結果;同時,整枝也有利於通風透光,改善生長環境,增加結果量。

整枝方式主要有2種:單稈整枝,只留主稈,側枝全部摘除;雙稈整枝,除留主稈外,再留第1花序下的第1個腋芽發育成的側枝,其餘側枝摘除。有限生長類型一般採取雙杆整枝;無限生長類型視稀疏程度進行雙稈整枝或單稈整枝,並在結果6~7穗後及時打頂。

番茄怎樣地膜覆蓋栽培

整枝要本著“打小、打了”的原則,在腋芽長到3~4釐米以內,只要能拿上手,越早越好。

(2)加強肥水管理。番茄根系比較發達,人土深,分佈廣,吸水能力強,因此,番茄用水量相對較少,特別是在緩苗後至初果期需水量少,適當蹲苗有利於坐果。當第1穗幼果直徑達2釐米左右時進行澆水,並根據地力酌施氮素化肥。此後,土壤應經常保持溼潤,可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澆水,若留3~4穗果,在第2、3穗幼果臌大時,結合澆水進行第2次追肥。同時,可用磷酸二氫鉀、綠芬威等進行葉面追肥,可促進葉色濃綠,提髙果實品質,延長採收期,提高產量。

(3)保花保果。春、冬季遇低溫及秋季遇高溫都易落花落果,噴用番茄坐果素,如番茄靈,開花時用小噴霧器噴灑花序,既安全,又無副作用,不但可提高坐果率,而且可加速果實肥大。

另外,早熟及有限生長類型品種一般坐果集中,果實偏小,有必要在盛果期、果實臌大時進行人工疏花疏果,單株控制果數約40個,以便養分集中利用,增加單果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