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出行上線網約車業務,全面進軍千億級市場

改名升級近一個月後,哈囉的網約車業務正式推出。10月11日,哈囉出行上線了打車入口,正式推出網約車業務,目前業務覆蓋上海、成都、南京三地。打開哈囉出行App首頁可以發現,已有單車、助力車和打車三個入口,但其打車業務目前只提供網約出租車的服務。

哈囉出行上線網約車業務,全面進軍千億級市場

上線網約車市場進一步彰顯出哈囉單車進軍出行領域的決心

截至2017年12月,中國僅網約專車和快車用戶規模已超2億,整體增速迅猛。其中,網約車用戶(不含網約出租車)規模增長了40.6%,網約出租車用戶規模增長了27.5%。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互聯網出行市場規模達681億元人民幣,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預計2018年,市場交易規模將增至2678億元,而後恢復平穩增長,2022年達5036億元人民幣。以上數據表明,網約車正在成為更多人日常出行的選擇;同時讓眾多企業看到了網約車市場巨大的市場前景。

在巨大的市場的誘惑下從來都不會缺乏競爭者,滴滴打車作為網約車市場的先行者,佔據了網約車市場的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根據京比特查詢的資料來看,目前滴滴在網約車市場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隨後美團、高德也相繼入局網約車市場,近來更有消息稱吉利汽車將和戴姆勒“牽手”進軍網約車市場。顯然此次哈囉出行上線網約車無疑是看中了網約車巨大的市場前景。

網約車是出行領域的重要主要部分,雖然相對於滴滴、美團、高德來說,哈囉出行入局網約車的時間相對較晚,但哈囉出行近年來也在一直積極佈局著自己的出行業務,今年6月,哈羅單車COO韓美在與全天候科技對話時就明確表示了其進軍出行行業的決心,她稱:“未來我們一定是定位在整個出行領域的佈局,我們目前有單車、助力車、也在籌備汽車。”9月17日,哈羅單車正式宣佈升級為哈囉出行,旗下業務涵蓋共享單車、助力車、汽車,同時新平臺還將接入出行和生活服務等領域的多平臺,正式從單一業務向多元化邁進。此次正式上線網約車將加速推動哈羅出行在出行領域的發展步伐,同時在也進一步彰顯出了哈囉出行進軍出行領域的決心。

哈囉出行上線網約車業務,全面進軍千億級市場

哈囉出行上線網約車業務尋求新的增長點

2014年,隨著ofo小黃車的創立,共享單車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哈囉出行的前身是哈羅單車,主要的業務就是共享單車,主要的盈利模式也是共享單車。眾所周知的是,近年來共享單車市場幾乎歸於寂靜,不少單車企業都出現了嚴重虧損的狀態,就以摩拜單車為例,在美團提交上市申請的時候,摩拜的財務狀況也隨之被暴露出來,近日美團也公佈了2018中期業績,綜合美團招股書及2018中期業績數據來看,4月4日起26天內,摩拜虧損約4.07億元。2018年4月至6月底,摩拜營收4.7億元,虧損15.1億元。2018年上半年,摩拜營收26.6億元,虧損30.6億元。

共享單車虧損並不是只存於在摩拜一家身上,酷奇、小藍等眾多小型的共享單車企業相繼倒閉,酷騎、小藍等6家共享單車企業先後出現跑路、倒閉、有的甚至連押金都返回不了。根據永安行發佈的公告透露了哈羅單車過去一年的財務數據(未經審計)。公告顯示,哈羅單車現在的運營主體低碳科技總資產365,153.08萬元,淨資產41,953.09萬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2,849.25萬元,淨利潤-48,890.84萬元。這也就意味著,哈羅單車過去一年的淨虧損達到了4.889億元,營業收入僅為1.28億元,淨虧損幾乎是營業收入的4倍。

在巨大的虧損面前,共享單車企業只有需求新的業務增長點,近日摩拜單宣佈,上線實物電商,打造摩拜新的業務增點。在摩拜上線實物電商之前哈羅單車就已經正式宣佈升級為哈囉出行,利用哈羅單車原有的留存的用戶的流量來打造新的業務,雖然共享單車市場並不穩健,但其留下來的用戶確實哈囉出行最大的資源,據悉哈羅單車活躍用戶規模為1081.3萬人。哈羅單車活躍用戶數為184.2萬人。顯然此次上線網約車也業務是哈羅出行在共享單車之外的一種新的業務嘗試,同時或也將成為哈羅出行的一個新的業務增點。

哈囉出行上線網約車業務,全面進軍千億級市場

網約車市場競爭激烈,哈囉出行上線網約車業務充滿挑戰

現階段我國網約車市場上主要是滴滴集大成於一家,其他網約車深耕細分領域。數據顯示,2017年滴滴出行以滲透率位居各平臺之首,達58.6%,遠高於其他網約車平臺。隨之越來越多的企業涉足網約車領域,網約車市場上出現了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公司,比如美團打車、、高德地圖等,目前的網約車市場可以說已經被這些先入局的企業瓜分殆盡,京比特認為在馬太效應下,強者恆強,資源會偏向原本就更佔優勢的一方,強者恆強。作為此時入局網約車市場的哈囉來說想要分取一杯羹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縱觀各大網約車平臺之間的競爭大多都不約而同的採取了一個策略:降低佣金,提高補貼。雖然現在看來是消費者“漁翁得利”,但這樣的政策只能是企業搶佔用戶和市場的臨時手段,不能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策略,根據報道消息,有消息人士透露表示,2018年上半年滴滴有高達40.4億元人民幣淨虧損,其中為乘客司機補貼和司機獎勵佔了絕大部分。根據相關媒體報道,2017年滴滴出行的交易規模達到了250-270億美元左右,主營業務有2億多美元虧損,總體上虧損了3-4億美元。作為哈囉出行的網約車而言,也要避免用補貼這樣的策略來搶佔市場和用戶,如何尋找有效的搶佔市場的方法是哈囉網約車發展的重點。

眾所周知,網約車市場非常的混亂,是一個長期缺乏監管的平臺,空姐被害、網約車司機性騷擾等負面新聞佔據著各大媒體頭條,讓網約車市場一時硝煙再起。究其重要原因則是因為網約車平臺監管機制,預警機制發展不成熟,而哈囉網約車此時上線更應該把安全問題放在首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