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国证券报要闻汇总

国家级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

经过一年多试运行,国家级交易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26日正式投入运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政府、国家能源局、三大石油公司和新华社的负责人参加了正式运行发布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支持交易中心发展,希望三大石油公司和下游用户积极进场交易,尽快推动形成更具代表性、更有影响力的交易价格,促进交易中心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交易中心正式运行是加快国家能源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增强上海能源要素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对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交易中心于2015年7月投入试运行,随着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预计今年天然气单边交易量突破15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左右。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宜林、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玉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杨华出席发布会并讲话,表示作为交易中心的重要股东单位,将继续全力支持和推动交易中心的建设。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表示,新华社所属的中国经济信息社积极参与到交易中心的建设中来,是为了获取及时、权威、全面的石油天然气交易信息,提供专业化的能源信息服务产品,以更好地促进我国能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交易中心于2015年3月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新华社所属的中国经济信息社及国内重要下游燃气企业等10家股东组成。目前,交易中心已经开展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石油等能源产品的交易,交易模式包括挂牌交易和竞价交易。此外,交易中心还计划择机推出中远期现货和金融衍生品交易。

险资“三流派”鼎立 A股新格局铸就

下半年险资举牌进入“高发期”,在A股市场掀起惊涛骇浪,俨然成为市场的一方“豪侠”。其实,险资已非此前的“野蛮人闯入”,主旨也并非都是争夺股权,而配置需求更重。出于不同偏好,险资举牌逐渐形成三大流派,以安邦系、宝能系为代表的“深蓝派”偏好金融、地产等典型蓝筹龙头;以阳光系为代表的“高现派”比较偏好商业贸易、食品饮料等现金流充分的消费股;以中融系为代表的“成长派”钟情TMT类高成长品种。三大流派论剑A股,铸就市场投资新格局。

高现派:进可攻退可守

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不同,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凭借资金集中度和稳定性的优势,险资对于银行、地产等板块已逐步获得定价权,将引导市场对低估值蓝筹板块进行重新定价。此外,行业进入大并购阶段,金融资本在此阶段可深度参与并推进产业整合升级。

即便同为险资,各自偏好亦不同,形成“高现派”、“深蓝派”和“成长派”三大流派鼎足之势。其中“高现派”以高现金流为依靠,讲究的是“进可攻退可守”,其掌门人是阳光系。

伊利股份此前公告,截至9月14日,阳光保险合计持有3.03亿股,占总股本5.0%,直逼公司第一大股东。阳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红保险产品和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分别持有承德露露411.26万股和7245.4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42%和7.41%。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分别持有凤竹纺织和中青旅1360万股和362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5.00%和5.15%。

深蓝派:蓝筹中偏爱龙头

“险资爱蓝筹”已成A股市场“公理”,出于资金安全的考量,对长期稳定回报的追逐使得保险资金整体偏爱蓝筹股。不过,蓝筹股也有成色之分,以安邦等为代表的“深蓝派”追逐的是典型的“深蓝股”,即蓝筹行业中的龙头公司。

从三季报保险公司重仓流通股来看,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持有万科A3.50亿股,占流通股3.60%。在“宝万之争”时,前海人寿为宝能系举牌万科A立下汗马功劳。

中国建筑日前收到安邦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通知,截至11月17日,安邦资产通过“安邦资产-共赢3号集合资产管理产品”持有公司普通股15亿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5.00%。中国建筑11月24日再次收到安邦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通知,截至11月24日,安邦资产通过“安邦资产-共赢3号集合资产管理产品”持有公司普通股30亿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10%。短短几个交易日里,“深蓝派”掌门人安邦系花费上百亿。

成长派:受高估值困扰

从三季报保险公司重仓流通股来看,中融系是险资中成长股的大本营,无愧于成长派掌门人。

三季度,以“中小创”为代表的成长股表现低迷,迟迟未能迎来补涨行情,中融人寿承担的压力加重。中融人寿2016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为-18.22%和-18.16%。保险资管人士认为,这与中融人寿此前投资真视通、天孚通信、鹏辉能源等股票浮亏可能存在关系。保监会已勒令其停止开展新业务、增设分支机构和增加股票投资。不过,中融人寿在三季报中表示,9月公司股东增资40亿元,待保监会批复,如果40亿增资计入实际资本,则三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88%。

目前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在19倍左右,略低于20倍左右的历史均值,但成长股局部高估的特征依然明显。以小盘成长股为代表的创业板为例,指数近期持续疲软,整体市盈率在66倍之上,估值过百倍的股票不在少数。入驻小盘成长股的中小险资也深受高估值困扰。

经济缓中趋稳 稳增长力度不减

2016年行至尾声,中国宏观经济释放出“软着陆”信号,许多研究机构也对明年经济形势比较乐观。中国证券报认为,当前经济缓中趋稳仍属弱复苏,不宜过于乐观,稳增长仍要保持力度。明年宏观调控将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在内有房地产投资增长降速的不确定性风险,外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致外需降温等隐忧的复杂态势下,调控的灵活性、前瞻性将面临考验,宽财政、松货币、紧信用的政策搭配将阶段性轻重有别。

从前10月经济数据看,经济增速小幅回落,但一直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6.7%左右。经济发展呈缓中趋稳、稳中有进势头。工业生产、企业利润增速、就业等数据平稳增长,PPI由负转正,CPI温和上升,通缩压力缓解。同时,服务业增速快于工业增速,经济结构继续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新动力加速培育;PMI指数连续3个月在临界点之上,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但经济企稳势头还需进一步巩固。一方面,目前的复苏仍是弱复苏,主要缘于以促投资为代表的稳增长政策发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不足。企业利润增长更多依赖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更多来自供给收缩,供给收缩则主要是由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推进。同时,基建投资、房地产仍是稳增长主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仅轨道交通方面,国家发改委已批复4100多亿元项目。房地产市场则在“去库存”政策推动和宽松信贷环境下保持高速增长,热点城市房价上涨。

另一方面,明年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素依然较多。内部而言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10月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无疑将抑制房地产销售,销售疲软将抑制投资热情,使本已个位数增长的房地产投资增速面临负增长可能。外部而言主要有两个不确定性风险,一是外贸环境会否因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抬头而恶化,使外需进一步走弱,拖累经济增长。二是美联储超预期加息掣肘国内货币政策。

这些都要求稳增长政策保持合理力度。明年货币政策料维持“稳定”基调,延续稳健偏宽松的实际操作,以保持经济增长所需的合理流动性规模,防范金融体系风险。如果房价涨势得到控制,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明年信贷规模将小幅回落。“紧信用”主要针对房价泡沫和去产能、去杠杆,银行信贷投放或以基建、新兴产业为主,回避过剩行业以免不良率再升。

调控抓手更多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宽财政”将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减税、PPP等多种路径实现。受财政增收压力影响,财政刚性扩张空间有限,对此可提高赤字规模,将赤字率从3%提升到3.5%左右;调整支出结构,压缩非刚性支出,向薄弱环节倾斜;通过PPP等新型模式,撬动民间投资。

就像2016年频现“英国脱欧”之类的黑天鹅事件一样,2017年经济运行存在诸多变数,调控也难一蹴而就。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维持L型走势,调控应着力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更多时间和更广阔空间。

我国首次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27日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

加强产权保护,根本之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见》明确了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的五个原则:

坚持平等保护。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坚持全面保护。保护产权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

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实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坚持共同参与。做到政府诚信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增强公民产权保护观念和契约意识,强化社会监督。

坚持标本兼治。抓紧解决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产权保护精准度,加快建立产权保护长效机制。

《意见》明确了产权保护的十大任务: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作为顶层设计,《意见》逐条明确了各个任务的具体负责部门。记者了解到,相关配套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

中国结算明确深港通下港股通结算标准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11月27日发布《关于做好深港通业务上线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港股通结算保证金以结算参与人为单位通过各结算参与人的A股自营结算保证金账户收取,缴纳标准为20万元人民币。对于参与港股通业务的结算参与人,自营结算保证金账户的最低限额由原20万元人民币调整为40万元人民币。

港股通结算业务的风控安排方面,《通知》提出,港股通业务风控资金适用的按金率暂定为22%,适用的按金乘数暂定为1。港股通业务上线的首三个交易日,因证券尚未完成交收,不能作为担保证券减免相应的风控资金,各结算参与人需缴纳的风控资金金额可能较大。

资金交收方面,《通知》表示,港股通客户、自营或者托管的风控资金交收需通过对应的客户、自营或者托管港股通结算备付金账户完成,结算参与人应将拟缴纳的风控资金划入港股通结算备付金账户。其中半日市需进行风控资金交收。结算参与人需分别于两批次交收前,登录D-COM查询港股通结算备付金账户尚未支付金额,并及时补足交收资金,完成资金交收义务。

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

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就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易纲表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

问: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人民币还是不是强势货币?

答:从数据看,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近期美元上涨较快,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增长加快、通胀预期上升、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明显加快等美国国内因素。全球货币普遍对美元贬值,有的跌幅还比较大。下一步美元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不排除市场预期修正引发美元回调的可能。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幅度相对大多数非美货币还是比较小的。10月份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中,日元、欧元、瑞郎对美元分别贬值10.5%、5.8%和4.2%;新兴市场货币中,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墨西哥比索对美元分别贬值7.2%、6.5%和6.1%,而人民币对美元只贬值了3.5%,只有美元指数升幅的一半。由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小,10月份以来人民币相对一些主要货币是显著升值的。

从长周期看,人民币也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

问: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同时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

答:观察人民币汇率要采用一篮子货币视角。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参考一篮子货币与盯住单一货币相比,更能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力,也更能发挥汇率调节进出口、投资及国际收支的作用。

未来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全球200多个经济体都是中国直接或间接贸易伙伴,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能够全面反映贸易品的国际比价。

问:如何看待外汇储备的合理充裕?

答:尽管近期中国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的外汇储备是非常充裕的,覆盖全部外债和六个月进口后还有充足的余量,况且近年来还有每年大约5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和12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金融媒介供应全社会的用汇需求。

中国是开放经济体,资本有进有出是正常的,尽管近期对外直接投资(ODI)比外商直接投资(FDI)要多一些,但观察ODI的结构看,大多数投向海外高新技术企业股权、用于打开拉美市场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经济主体出于经济下行、营商环境等因素的担忧,表现出较强的向外寻求安全资产的倾向。但谁也无法忽视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回升、体制机制改革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出去的资本还是会回来的。从过去20多年经历的几个经济周期看,我对此有充分的信心。

憧憬“冬收”行情 机构加仓意愿上升

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已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认缴规模达到9.13万亿元,首次超越公募基金的8.74万亿元规模。但从整体来看,公募仍优越于私募。

高净值客户助私募扩容

进入四季度后,私募股权基金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超50亿元以上规模公司数量迅速上升。数据显示,20亿元至50亿元规模私募增加53家,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私募增加48家,而百亿元以上规模数量则增加27家,中大型私募数量明显上升。

私募排排网介绍,随着国内金融衍生工具的日益丰富,国内私募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丰富的策略在满足投资人需求的同时也催生规模增长。

多家机构表示,近年来,私募基金不断刷新高收益神话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此外,近两年随着利率持续下行,作为公募基金规模维稳利器的货币基金规模不断缩水。

私募规模扩容的增量资金来自何处?私募排排网研究员李海山认为,国内高净值客户数量增长,成为私募行业管理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房地产行业遭持续调控,溢出资金对证券市场估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近两年国家对私募证券行业加大扶持力度,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行业趋于稳健发展、逐步规范化的运营,也吸引一部分资金进入。

但对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私募证券基金行业发展稍显逊色。李海山表示,目前发达国家私募证券基金行业占市场份额较高。“美国私募证券基金行业占市场份额的比例超50%,而中国市场份额仅约6%,与中国经济体量在世界的排名不成正比,也预示未来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公募整体优势超越私募

尽管公募基金在规模上落后于私募,但相比于发展近20年的公募基金,以及海外成熟的对冲基金,目前我国的私募基金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

首先,两者的门槛、目标客户不同。私募的目标客户是特定有资格的投资者,且投资门槛较高,至少要100万元起投。而公募基金是向社会公众,即普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的募集方式,1000元申购。“100元定投的超低门槛,其实是让全民参与二级市场投资的一种途径,而私募的目标客户是具备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高净值人群。”谁牛金融研究院分析师说。

其次,私募风险更高。公募基金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匹配上有严格限制,而私募基金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相对来说,目前私募基金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保密性。

最后,从投研实力来说,公募远远超过私募。公募有自己强大而完善的投研团队和力量,而相当多私募的投研力量薄弱,一个公司可能只有几个人,甚至只有创始人兼做投研工作。虽去年出现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潮,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弃公奔私”,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实现完美转型,不少人在公募体制中表现优异,但进入私募后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此外,在证券类投资上,公募基金仍占据绝对优势。深圳某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在二级市场投资方面,公募基金仍占据规模优势,私募证券类基金管理规模约为2.4万亿元,远低于公募基金4.6万亿元的管理规模。从产品规模来看,尽管私募产品数量众多,但单只产品规模与公募相比仍存较大差距。数据显示,中国私募行业2.5万只产品平均规模只有1亿元,而3000多只公募产品平均规模则为14亿元。

看好价值股与成长股

目前,市场成交量维持平稳水平,未出现急剧放量,股指上行步伐稳健,符合对近期市场“适度乐观”和市场中枢缓慢上移的判断,机构加仓意愿更多是在积极参与年底反弹行情。

有分析人士表示,从近半年运行可以看出,市场已逐渐从反弹走向慢牛行情,市场底部也在不断抬高,年底最强一波反弹行情正在演绎。

不少机构认为,市场将继续在偏成长的中小创与估值偏低的大蓝筹股间转换。

聚沣资本投资总监余爱斌认为,在市场结构性高估的发展过程中,且在没有大的波段操作机会下,投资成长股仍是不错选择。目前,中国阶段性经济周期向上势头明显,成长股长期配置价值不断增加。

景顺长城环保优势基金经理杨锐文表示,成长股分化趋势明显。从房地产市场逐渐转移到资本市场的资金,与去年“快牛”时期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新增资金不同,它们的风险偏好相对偏低,更可能流向高股息低估值的资产及真正有业绩的成长股板块。此外,供给侧改革正在改变传统行业盈利趋势,相对低迷的宏观经济让大企业竞争优势增强,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基本面转变也让这些价值成长股更具吸引力。

不过,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认为,当前市场风格已由成长型转为价值型。在宏观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经济形势缓中企稳背景下,成长股一枝独秀的时代难以为继。在当前存量资金博弈时代,聪明的资金已着手寻找新的安全投资方向。

到底该如何权衡价值股与成长股?在中域投资袁鹏涛看来,二者均有机会,价值股与成长股的机会将会交替轮换。“倘若成长股业绩增速只能像过去三年一样通过不断并购生成自然走不远。”因此,未来选择成长股的标准要有“硬成长”指标作对比,即让成长股估值与业绩增速尽量匹配。

权益类基金发行升温

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截至11月25日,在主做股票的各类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ETF,以及混合基金中股票投资仓位中值高于47.5%的各个细分类别)中,基金发行数量(核心份额)已从2016年10月的9只上升至11月25日的32只;规模也从2016年10月的48.76亿元上升至11月25日的188.74亿元。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王群航表示,这种情况表明,作为对于市场变动和行情发展趋势最敏感的专业化机构投资者的基金公司已开始积极行动。

但从新产品成立规模数据来看,广大基民还没有积极行动起来。王群航表示,按照他的经验,公募基金经理择时不易,普通股民在择时方面也面临不少困难。持有权益类基金的基民通过基金间接投资股市,他们对二级市场的波动更加不敏感。因此,从时间上看,基民往往对上涨行情有2个月到3个月的意识滞后期,往往在大盘涨幅达到20%左右时才后知后觉。如果大盘持续转暖,当到达3400点左右时,权益类产品发行或许会迎来明显转变。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产品发行方面,2016年前10个月累计发行4467只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由于私募基金风险偏好更高,因此股票型基金发行占据主要地位。三季度在国内外市场环境温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增加背景下,私募基金发行加速增长。

一些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他们公司旗下的权益类产品发行较容易。“近期,我们的投研团队和市场销售人员到相关机构做路演时,认购人士陆续增多,且能较轻松地邀请到一些潜在客户前来听我们推荐产品。”深圳某私募人士表示,权益类产品发行似乎升温。

近期两融余额也出现探底回升迹象。11月以来,沪深股市成交量稳居于5000亿元以上水平。分析人士指出,从历史数据来看,两融余额连升,普遍伴随A股强势反弹。融通国企改革新机遇基金经理商小虎表示,周期类品种是融资客加仓重点。近期“煤飞色舞”行情再度在A股上演,一方面,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对于强周期板块的刺激作用凸显,题材热点在其中;另一方面,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幅度有限,对于高估值品种的参与热情不佳,强周期品种的估值优势较明显。

机构看好后市的预期绝非偶然,就目前宏观经济、资金流动性和市场情绪来看,经过调整和长期盘整的A股底部已相对夯实。有机构人士认为,尽管目前A股仍处于存量博弈时代,但随着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部分有盈利增长、估值合理的领域有望吸引更多资金入市。

机构加仓意味浓

目前,A股底部已相对夯实,机构对未来逐步向好的局面充满信心,部分机构加仓意愿明显增强。同时,等待时机的大佬们纷纷在收官前夕上演精彩动作大戏。

大宇是深圳某大型私募机构基金经理,躲过年初“熔断”后,让他对阶段性经济周期的把控更加自信。在没有大的波段操作机遇下,大宇坚持抱上景气行业的“大腿”一路加仓。10月以来,他管理的仓位已从之前的二成到三成提高至六成到七成。“经济基本面撑得住,我们也有存量‘子弹’,现在大盘在涨,我们当然不会落下。”

无独有偶。据另一家私募机构介绍,他们公司基金控仓机制在行业中较鲜见,即仓位在50%到90%间做调仓决定时,需由投研团队与策略团队共同协商完成。尽管如此,四季度相关基金仓位已接近九成。“目前团队对风险预测偏中性,故加仓布局。”她说。

公募领域加仓的味道也很浓。一位注重传统重资产产业标的布局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今年的投资收益用四个字可以概括:有惊无险。对未来传统重资产产业企业盈利反转有信心,因此,早在2015年年底就对所管理的基金加仓布局基建和资源品个股;今年6月底,又加仓布局煤炭板块。截至目前,部分基金仓位已加至一半以上,且收益最好的一只基金年化回报已超30%。“尽管目前仍有部分投资者不看好供给侧改革相关领域,但我对经济换挡有信心,不悲观。”他说。

也有部分基金经理对年底布局持谨慎态度。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底市场出现震荡市概率大,暂时没有看到明显机会可以进行波段性操作。目前仓位仍是五成。不过,他表示会根据接下来行情,重点在价值与成长个股中进行微调。“四季度以来,有色金属表现抢眼,不排除后期对锌类个股加码买入。”

据众禄研究中心仓位监测,现有数据中,11月14日至18日,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9.09%,较上期增加0.45个百分点;纳入统计的169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9.84%,较上期增加0.59个百分点;纳入统计的1479只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53.21%,较上期上升0.80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在股指蓄势整理的年底,基金加仓意愿升温。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沪市成资金博弈主战场,成交量、个股热点均较抢眼。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市场底部不断抬升,年底前有望出现进一步上攻。同时,机构投资者表现出积极姿态,部分机构持续加仓。此外,进入四季度,公募、私募权益类产品发行顺势复苏,投资者参与度不断升温。

券商支招年底布局

临近年底,A股行情如何演绎、投资者该如何布局,成为市场关注话题。中国证券报记者综合多家券商观点发现,A股年底前出现可观涨幅的可能性不太大,但对于资金的吸引力逐渐上升,年底有望迎来一波“冬收”行情。其中,高送转概念股、三季度业绩兑现绩优股和低估值蓝筹股值得关注。

资金吸引力逐渐上升

对于A股后势,联讯证券认为,目前大盘上涨趋势已得到确认,即使休整也多是技术面调整,难改上行趋势。

联讯证券给出的理由有两点:其一,险资举牌在二级市场上持续发酵,相关概念股表现活跃,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其二,市场对于12月美联储加息已有预期,待加息靴子落地、利空出尽之后,风险资产有望修复此前走势。目前来看,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相比楼市调控、债市承压及期货市场面临剧烈波动,A股估值尚且合理,股市对于资金吸引力逐渐上升。

与联讯证券较乐观的看法不同,国金证券则稍显谨慎。国金证券认为,海外不确定性(意大利公投、美国大选)仍存,国内流动性空间打开受到制约,二级市场减持热度有增无减等,都不支持A股在年底前出现特别可观的涨幅。沪综指在3200点或以上,将逐步进入收益兑现区间。

对于四季度行情,华安证券认为市场下行空间有限,当前个人投资者、机构仓位较低。投资者同时要高度关注全球负面事件的进展,打好“时间差”。

方正证券则给出“时间差”具体节点。从中期来看,市场方向未变,真正的风险节点在12月。在人民币贬值压力并未缓解,楼市、债市去杠杆背景下,市场选择突破重新激发做多意愿并非不可能。

华泰证券则更加乐观。其在近日发布的年度策略中称,A股市场运行的主导因素已从分母端贴现率过渡到分子端企业盈利,这一轮“盈利牵牛”行情的持续性将大过2011年以来的任何一次。伴随企业扩大资本开支意愿逐步恢复,实体经济将逐渐走出偿债长周期并进入补库短周期。同时,供给侧改革等制度红利释放,A股公司盈利能力进入久违的可持续修复期,A股市场将呈现慢牛格局。

布局三大主线

从多家券商观点中可以发现,高送转概念股、三季度业绩兑现绩优股和低估值蓝筹股是年底布局的三大主线。

联讯证券指出,一般市场将“高送转”看成重大利好,通常能催化股价大幅上扬甚至翻几番。目前已进入到市场对于“高送转”关注的时间周期,当下正是提前布局的好时机。

国金证券也认为,高送转公司通过送转股票向市场传递未来业绩将保持高增长的积极信号,同时降低公司股价,提高股票流动性,是投资主题中需关注的部分。目前,2016年报“高送转”预披露已开启,从超额收益来看,一季度末、二季度中、四季度是高送转行情高峰期。而从过去两年“高送转”股票来看,主要分布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行业上以机械、化工、医药、电气设备和TMT行业为主。“高转送”股票具有明显的五个主要特征:每股资金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较大,股价较高,股本较小,业绩较好且成长性高,上市时间较新且历史上未实施过高送转。

东吴证券认为,三季度业绩兑现的绩优价值股值得重点关注。板块方面,近期国企改革概念有走强迹象,合并重组国企值得持续关注,近期涨势火爆的债转股概念亦可关注。推荐关注汽车行业等的布局机会。另外,可持续关注深港通概念、私有化概念等。

国都证券建议配置相对低估值蓝筹股,其一,资产荒重现下,本轮蓝筹股引领的反弹行情短期有望轮动至券商、保险及银行等大金融板块,而前期领涨的PPP基建板块或需等待适度回调后的介入机会;其二,在当前去杠杆抑泡沫总基调下,继续深挖业绩与估值匹配的绩优蓝筹股,如家电、乳制品、白酒、汽车等低估值稳增长绩优价值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