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铁勒人是什么来历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铁勒人是什么来历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水月和沙陀忠都会说铁勒话,不少网友对于铁勒这个地方很是好奇。一起来认识下这个《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铁勒吧。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铁勒人是什么来历

来源

根据《魏书》记载,铁勒人传说自己的祖先是匈奴单于的女儿和天神交配的后裔。不过这都是传说,可能反映了匈奴时代对铁勒人的先祖丁零国有和亲控制的行为,铁勒人的历史和匈奴人一样古老。

《史记》中就有铁勒先祖丁零人的记载了,只是他们在冒顿单于时代被匈奴征服,后来长期被匈奴统治,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传说。也就有了各种史料记载的说突厥、回鹘是匈奴后裔的错误记载。

他们的后裔基本流散在了不同民族中,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这几个大民族都有大量铁勒后裔。维吾尔族甚至用铁勒人中最有影响力的部落回鹘命名。

如今,最接近他们的是突厥西伯利亚分支的小民族,如裕固族、图瓦伊、雅库特、阿尔泰等。

俄罗斯的铁列乌特人在我们国家被分为哈萨克人(事实上,他们的语言与哈萨克语不同)。有些人认为他们的部落名称起源于蒙古高原的铁勒。

然而历史上的铁勒,是北方古代多个游牧民族的总称。

回纥既是部落的名字,也是国家的名字。而回纥人,其实就是铁勒人的一部分。

铁勒其实很多人也熟,只不过他还有另一个普及率更高的叫法——敕勒。

敕勒、铁勒其实是一个词,这个族群在汉朝叫丁零、南北朝叫敕勒、唐朝叫铁勒。他们还有一个别名,叫高车。在唐朝中后期,他们又都叫回鹘了。

那首“敕勒川,阴山下”的南北朝民歌,说的就是铁勒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北方的辽阔风貌。

铁勒部族有几十少数名族组成,每当其中一个崛起后,就会用那个部落的名字来统称。

回纥(或回鹘)就是在唐代崛起的一支铁勒族人。

在他们之前,还有建立了国家的高车、契苾、薛延陀等铁勒部族。

徐克的“狄仁杰系列”中,这些归附于唐朝的铁勒族人,根据时间推断的话,应该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贞观二十一年,陆续开始归降的。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北方的契苾、回纥等十余部落离反薛延陀部,归顺唐朝。

唐太宗将酋长任命为都督、刺史,以部落置13州府,设置燕然都护统括全部。(划重点,这就是高中历史课本中所说的唐代羁縻府州制度)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铁勒人是什么来历

为何突然消失

史书记载,回鹘汗国兴起以后,“铁勒”之见于官方史书逐渐减少,后来常用回鹘或者突厥来指代铁勒。后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这个称呼逐渐消失。

隋代,铁勒分属东、西突厥,西边有个别部落始事农耕。

605~611年间,铁勒以契苾、薛延陀二部为主建立部落联盟。唐初漠北铁勒诸部中以薛延陀与回纥最强,共建汗国,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受唐册封,助唐灭东突厥。

公元661年,铁勒酋长犯境,唐高宗派郑仁泰和薛仁贵出兵讨伐,当时铁勒拥兵十几万,凭着天时地利,意图与唐军决一死战。但是他们派出的几位将士被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铁勒人吓破了胆,立马受降。其实铁勒人也只是希望通过变乱使唐王朝减少对自己的压迫,殊不知玩火玩大了。薛仁贵命人将十三万铁勒人就地坑杀。

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于铁勒诸部分置羁縻都督府、州。后突厥汗国兴起,重受突厥统治。

744年,回纥灭后突厥建汗国。

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所破,部众迁徙。室韦-鞑靼人逐渐进据蒙古高原。

后契丹人统治大漠南北,铁勒一这个称呼逐渐消失。

在回纥汗国灭亡后数百年时间,蒙古高原再也没有诞生一个以草原为核心的汗国(黠戛斯汗国衰落太快,而辽朝、金朝是中原核心的),再也没有了民族构建的纽带。而契丹人的崛起和对草原的征伐,导致蒙古语民族的影响力西扩,大批铁勒人开始蒙古化,到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后,铁勒人的主体部分,基本都成了蒙古人了。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铁勒人是什么来历

据了解 ,蒙古人的超级祖母阿兰豁阿,就是一个蒙古语化的铁勒后裔,据《蒙古秘史》记载,他是一个豁里-秃马惕人,也就是唐代铁勒各部中骨利干人和都播人的后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