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快遞網絡如何突圍?

二三線快遞網絡如何突圍?

隨著近兩年順豐、三通一達、百世等一線快遞網絡的先後上市,二線快遞網絡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加上整體經濟下行和美國貿易戰的影響,二線網絡無不壓力山大,虧損嚴重。


現存的二線網絡裡面,天天、安能、國通都不再安於現狀,爆出了要轉型的聲音。轉型方向各有不同,天天追求新零售,安能主攻大包裹,國通強化倉儲和區域件。速爾背靠著友和道通這顆大樹,保持一致的沉穩與低調,安心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優速是最早提出大包裹概念的快遞公司,貌似也遇到了瓶頸。最新的戰略是要把戰線拉長,把大包裹定位從3-30擴大到3-300,而30-300KG一直是快運的最強區域。搖擺的戰略也側面印證了發展的艱難。

三通一達的成功,首先就是精準的產品定位:小件,越小越好!

那麼,二線網絡又該怎麼定位?

定位

既然小件註定玩不過通達,首先要做的就是錯位競爭,把產品重量定位往上調。目前三通一達的產品聚焦在1KG以內。百世快遞在努力爭取1KG小件的同時,優勢在1-3KG重量段。而且近期在逐步擴大到3-30KG業務。

二線網絡來說,應該把0-3KG當做可爭取的業務, 3-30KG才是是二線網絡的主戰場。30-300KG將是安能快運和百世快運眼下正在強化的壁壘。除此之外別無出路。你玩的再好也不過是少年選手,如何跟NBA球員同臺競技?

3-30KG重量段的二線玩家目前也有好幾家,百世已成功擠入準一線不論,主要德邦,優速,速爾,安能,國通等。其中,優速和速爾的企業基因決定了核心客戶是商業件,也就是企業客戶。而德邦快遞發展時日不多,尚未形成氣候。

所以,對於二線玩家來說,電商大包裹來說目前尚未形成絕對優勢玩家。這點也是安能快遞此次轉型大包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我估計這個市場空隙並不會停留太久,要拼上速度。首先,單票重量越大,市場越小。這個市場並不能承載多個玩家去折騰。其次,並不排除一線玩家回過頭來放手一殺的可能,目前三通一達中已有中通和韻達殺進快運市場。

誰能保證他們不來攪和一下呢?

二三線快遞網絡如何突圍?

運營

三通一達除了把戰略精準定位於小件業務之外,同時把規模、覆蓋率、時效、價格這四項運營的四大並行維度做到了極致。

事實證明,通達之路已不可能再複製。三通一達屢試不爽的法寶對於後來者成了一個最大的邏輯陷阱。

規模、覆蓋率、時效、價格,看懂不難,要做到卻是難如上天。全峰、快捷、國通,包括後來的安能快遞,都是自以為看懂,但是深入之後,就陷入了深淵難以自拔。

既然產品定位迥異,那麼營運模式也要與通達完全區別開來。後來者面對這四點該如何做好取捨與平衡?

對於二線網絡來說,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一個麻煩就是盲區太多,覆蓋範圍不足。以往針對盲區怎麼辦?高價直營,代派,轉件,可惜無一不是吸血鬼。其中的代派與轉件同時更是低效的代名詞,為人所詬病。一方面當地分撥還要安排專人來揀貨和改單,又會因為增加流程而拖延時效。另一方面因為代派和轉件都屬於合作性質,包容係數很低,但凡款項沒有及時到位,立馬中止合作。嚴重的甚至還會扣貨。

那二線網絡為什麼還會那麼執著而糾結的去轉件呢?說到底還是在思維上沒有脫離三通一達傳承的網絡模式,為了規模和覆蓋率不得已硬著頭皮上。期望規模上來之後盲區能逐步減少。只是理想與現實往往相反,那些替代方案卻是一再的反方向拉扯網絡的後腿。

不要再一味的追求規模和覆蓋率,把時效和價格放在前面。只要價格夠便宜,能到的地方就能確保時效。大多電商商家還是願意增加一點點工作量去做好盲區攔截,擇優而發。

口碑建立起來之後,件量規模自然會隨之提升。規模上來之後又會反哺網絡的穩定。站點穩定了,招商工作難度減少,覆蓋率自然擴大。

管理

快遞是個很奇怪的行業。除卻區域網之外,但凡是全國網,其管理架構都是一個集團化的模式。總部一套體系,各個省公司一套體系,繁雜之極。

德邦、順豐、三通一達這些老牌的公司都是以點帶面,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先把部分區域做精做強,再逐步擴大範圍。所以走的極為穩健。

一家公司在從小到大的過程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打造優質高效的管理團隊,人才儲備建設也很完善。就算某位高管離職,甚至多人出走,也會有合適的人迅速頂上,保障公司的平穩運行。

反觀這些年橫空出世的幾家全國性快遞網絡,安能稍微好點,從快運團隊了轉移部分人員過來。而全峰、快捷、國通這幾家算得上是是白手起家,尤其是國通,成立之初手下無可用之兵,收購之前的原有人馬不乏能耐之輩,卻是桀驁不馴難於管理。不得已調撥了不少從旅遊、交易市場、零售等行業調過來的人。這種神操作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雖說都是加盟式運作,但是三通一達起步之時都是以省代的模式來運作,所以只要掌控全局,管理好總部就行了。直到企業逐步做大,才花錢慢慢往回收,做到網絡的平穩過渡。即便是順豐,成立初期也是加盟制。

待到這些二線網絡出山之時,行業環境以及變化極大。行業公司均已改成大部分省區和分撥直營,僅是站點加盟。一個地級市的加盟商已經算是大區了。

所以對於這種公司來說,首當其衝的挑戰就是團隊管理問題。高薪聘請的人才大多是行業油條,比老鼠還滑溜。且不說你是外行,即便是內行又如何?你用各種規則各種條條框框,還不等你把前面的漏洞堵住,新的漏洞又開始挖掘了。

業務量上是個小公司,體制上卻得了大公司病。這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好,現在問題來了,二線網絡在根基不穩的情況下如何管理這個龐大而又臃腫的團伙?

回到原始的省代加盟模式?省錢省事!管理對象是少了,難度也不算小。網絡做得好大家都有錢分的話什麼都好說,要是一直虧錢…不出問題則已,一出問題可就影響大局了。而且,即便網絡向好,後續想再往回收,那也是要付出血本的。再有,如果是靠投資人的錢起家的公司,你把各個省區一塊一塊的都切給別人了,你手裡端著的這塊餅,可就太小了。還能否持續的從投資人手裡拿到錢,這也是一個問號。

股份制管理?各個區域省總自帶部分資金佔省區一定比例的股份如何?加盟與直營的結合體。應該說這個方案是每個公司總部最期待的方案了。那麼,首先要確定的是,這位省總能不能拿出那麼多錢?有能力不代表就一定有錢對不對?其次,有錢的有沒有這份管理能力?無數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快遞,可不是光有錢就能搞得好的。

分紅制管理?不用你給錢,只要有能力,把網絡搞得好,公司能賺到錢,我就給你分紅!問題是,這麼強悍的人物,會甘心在一個二線網絡當個省總?

綜上所述,單靠一種方式是無法輕易解決問題的。只能是根據自身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行業環境,審時度勢,再行決斷方略。

總而言之,大公司,小玩法。控制好節奏,把握好風險的尺度。建立扁平化的管理機制,給各個省區更大的自治空間。才讓全網這頭大象舞動起來,能像猴子般靈巧。

慢工出細活。快遞,是一個更細的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