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不可否認的講,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很強盛,主要形成了一下五大流派。

一、吳昌碩與"吳派"  

吳昌碩是個資質良好,才華橫溢,既按自身條件、審美取向去接受傳統,又善於變法的藝術大師。他久寓上海,承海派之餘韻,逐漸形成自己的流派。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吳昌碩詩、書、畫、印都有強烈的個性。其書法與繪畫、篆刻,從題材、意趣、表現手法不脫文人畫範疇,而能審時度勢,賦予新意。他是職業金石書畫家,當時洋畫與其他洋貨一樣充斥市場。他要賣掉作品,必須不斷更新。既為了謀生,也為了抵制洋畫。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吳昌碩注重擴大影響,有參與意識。充分發揮、利用社團力量,社交方式等。是一位主動出擊,慘淡經營的典範人物。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吳氏收徒授藝以人品才能為重。弟子中有名門之後(如陳衡恪)、農家子弟(如趙古泥)。1913年10月(農曆九月)"西泠印社"成立後,日本著名金石書畫家河井仙部、長尾甲二人渡海來到杭州加入該社,對吳氏極為敬重,多有請教,雖未拜師,也為"吳派"在日本造成較大的輿論影響。"吳派"弟子不僅善書,也精於繪畫、篆刻。更具有傳播意義的是,其傳人在南北各地皆有較高的地位與社會影響。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二、康有為與"康派"

康有為是傑出的思想家,也是著名書法家及書法理論家。為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戊戌變法的失敗,對康有為個人而言,換來的卻是名震海內外。縱使目不識丁者或不喜愛金石書畫者,也知道他的名字。這對一個藝術流派的形成,常常產生未可限量的傳播作用。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康有為竭力倡導藝術變法康有為是位教育家。從著述等身到《廣藝舟雙楫》康氏著作,據張伯楨《萬木草堂叢書目錄》統計,經史子集四部計137種,多為理論書。這就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地位,提高了他的書法研究與創作的品位。最重要的為《廣藝舟雙楫》,這是" 晚清最重要的書法理論專著,曾影響了整整一代書風"。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因康氏是廣東籍書法家,對50年代後的港、臺、澳與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也有一定的影響。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三、鄭孝胥與"鄭派"  

鄭孝胥雖然人品不行。但他在書法上的建樹與流派的形成與傳播則另當別論。對此應採取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鄭氏明確"貶黜館閣書體"、"卑視晉唐格轍",認為"師古不可盲從"等四端;主張自我創造,不拘於古人之範圍。他將古代詩學理論中的審美取向,移植、演化為書法創作的美學思想。雖沒有康有為"尊魏" 之說的強烈反響,但對流派形成與追隨者有宣揚鼓動作用。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鄭氏的弟子如趙叔雍、曹聚仁、卓定謀、曾小魯、徐志摩、李唐、鄭洪年、李家煌、林語堂、馬詩癯、趙正平以及歸納研究鄭氏書論而成《海藏書法抉微》的張謙等人。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四、李瑞清與"李派" 

李瑞清的書學熔鑄古今,不偏不倚,至博且精,勇開風氣,所播深遠直至當代。除中國畫由中國教師傳授外,全請日本教師擔任,沿用西方國家學制與教學方法。開了全國美術教育之先河,飲譽國內外。為"李派"形成奠定基礎。此時尚侷限在文化教育與學術界。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在當時揚碑抑帖的形勢下,李氏力主碑帖並重,二者不可偏廢。並接受沈曾植等友人納碑入帖的建議,對帖學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自"二王"順流而下,旁擷唐宋,直至董其昌等一切行草書。後集成《清道人臨閣帖》問世,廣為流傳。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李氏認為,"大凡篆書與地理有關係,即在成周,各國有各國之風氣,故書法不同。餘欲著一書,以各國分派見。書未成,今只得以器分派。"此乃近代書法家率先立言者。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例如胡小石、呂鳳子、張大千等,雖不同科,但皆為兩江師範學堂畢業生,先後又成了李氏入室弟子;李健原是侄兒,朝夕相處,所學更多。這幾位皆久在高等學校任教,弟子、再傳弟子不計其數。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毋庸贅言,"李派"的影響主要在教育界。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承傳與發展,恰好是書法藝術從文人餘事發展到學科化、體系化的有力佐證。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五、于右任與"於派" 

于右任在民國時期的地位舉足輕重,是開國元老之一,身居要職,尤為關心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凡與書法有關者,事無鉅細,每必躬親,竭盡全力,實在是功高蓋世。客觀上有利於流派形成並遠播國內外。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1932年於氏在上海發起成立標準草書研究會(後為標準草書社),廣收歷代草書字跡,擬定標準,便於推廣。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刊印初版《標準草書》,每年舉行標準草書展覽一次以擴大影響。1941-1948年,《草書月刊》計出6期等。雖逐漸演變為純書法活動,但喜愛書法者,無人不知于右任的大名。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1936年6月,於氏以筆試法寫成《標準草書千字文》,先後印有10個版本廣為流傳;他為書法家、篆刻家的題字,書法論著的序跋,直至社會團體、店鋪招牌的書寫,大多為其個性強烈的書體。一眼望去,非君莫屬。

民國時期中國書法發展的五大流派,個個都不簡單

國內有劉延濤、胡公石、李生芳、周伯敏等人。在他指導下,劉延濤著《草書概論》,1943年由說文社出版;在他命意之下,劉延濤筆述《標準草書釋例》,由中華書局出版。私淑弟子不計其數。就海外而言,尤其是日本、韓國等,直到90年代依然薪傳火種,代不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