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這12句箴言,說盡了「千古第一等人」的心學高明境界!

王陽明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教育家。“明代理學的根本精神在陽明,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

(一)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大意:人需要有為自己著想的心,才能剋制約束自己;能夠剋制約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王陽明這12句箴言,說盡了“千古第一等人”的心學高明境界!

(二)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出自王陽明 《傳習錄》。意思是內心要謙虛謹慎、不要自滿,肚量要寬宏大度,能夠容人。

(三)惡念者,習氣也;善念者,本性也。

人的本性是好的,而後天形成的習氣會讓人產生不好的意念。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很多選擇、很多習慣是壞的,偏偏要去做,這就是習氣。

(四)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選自王陽明的《傳習錄》,【大意】種一棵樹,要從樹根培育;教育一個人要從德開始。即俗話講:澆花澆根,交人交心。

(五)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你自己內心裡最真實的想法就是真理!天下還有許多不同於你想法的事,難道那就是不同於你想法的道理嗎?

(六)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

(七)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

為學應當反身自省。若只是責備他人,就會只看到別人的不對,看不到自己的錯誤。

王陽明這12句箴言,說盡了“千古第一等人”的心學高明境界!

(八)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

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欲,便回覆良知之本體了。只有通過節制自己的慾望,才能減少心中的雜念,才能讓心靈真正意義上沉靜下來,讓自己在慾海中脫身,做些有價值的事情。如此,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九)不慈不孝焉,斯惡之矣。

不慈不孝,這是我的良知所厭惡的。王陽明提倡以良知為本的孝道觀。他認為萬事萬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會發自內心地孝順父母。

(十)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

我們對待志向,要像對待心痛一樣,時時刻刻都記得。注意力都被這種疼痛吸引了,哪裡有空閒說無意義的話和管無意義的事?

(十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而必曰窮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為未足,而必外求於天下之廣,以裨補增益之。

既然萬事萬物的道理不存在於我們的心外,而又一定要說窮盡天下的事理,這大概是因為我們心中還沒有足夠的良知,而必須向外尋求天下眾多事物的道理,用以彌補增加我們心中的良知。

(十二)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這句話中,王陽明並沒有否認花的存在。當你心中無花,你看到花,花處於“虛寂”的狀態。當你意識到花,即心體通向此花,花的形態與你心中的花的形態相互印證,顏色才會逐漸清晰。

王陽明這12句箴言,說盡了“千古第一等人”的心學高明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