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國運動員,有的以擊敗中國爲榮,他們爲何對祖國如此仇恨?

張琳


說起加入日本國籍的中國運動員,就不得不提一下何智麗這個人。這位曾經的中國國乒選手,可能是第一個公開宣戰中國的運動員,她曾經說過:

她為擁有日本這樣的祖國自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擊敗中國選手

何智麗可謂是出逃日本的最具代表性人物。這位前世乒賽女單冠軍,因為在1987世乒賽上並未聽從教練組安排,以3-0戰勝隊友管建華而引發了一系列矛盾,最終導致其無緣1988年漢城奧運名單。

1989年,何智麗宣佈退役,嫁給日本工程師小山英之,隨後改名小山智麗。1992年宣佈復出後,小山智麗代表日本出戰在1994年廣島亞運會上接連擊敗中國女乒的陳靜、喬紅,並在決賽中3-1戰勝鄧亞萍,獲得亞運會女單的冠軍,一時轟動全日本。

比賽過程中,小山智麗一口一個呦西,更激起了中國球迷的不滿。賽後接受採訪,小山智麗直言:“我為日本拿的這塊金牌比我作為中國選手獲勝時還要高興,我為擁有日本這樣的祖國而自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打敗中國選手!我要為我的祖國日本奪取更多的金牌。”

運動是個青春飯,體育界更換國籍、代表另一國家出戰,其實是司空見慣的事。例如2014世界盃,736位參賽球員裡頭有248位是具有雙重國籍的,而且巴西這種人才過剩的國家,大量球員改換國籍代表其他國家出戰。相似情況發生在中國也並不意外,中國的乒乓球、羽毛球、射箭等項目,這種現象並不鮮見。

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比較特殊,文化相對自成體系,大多數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而且由於中日人所共知的敵對歷史,中國運動員加入日本國籍,一直以來都比較敏感。

中國民間對日本不太友好,日本民間未必對中國就友善,這些人改換國籍之後表一表衷心還是比較正常的,但是這種表態要有底線,玩出格了就要自己承受相應的代價。

不過出了小山智麗、張本智和這種帶著對母國嚴重仇視情結的人,就比較罕見了,只能說我們的教育很失敗,沒有教好球員,更沒有教好這些球員的父母。


這裡舉個足球的例子,前世界盃冠軍、法國巨星特雷澤蓋,是一名擁有法國和阿根廷雙重國籍的球員。童年時期,特雷澤蓋一直生活於阿根廷,17歲回到法國時加盟了大俱樂部摩納哥,在親戚、姐姐的影響下最終加入了法國國家隊征戰98世界盃。

後來接受採訪時,特雷澤蓋一直表示自己當時只有17歲,所做選擇沒有考慮太多。一方面,他認為法國給了他很多,成就了他的事業,但也從來不避諱:他的心屬於阿根廷。職業生涯尾聲,特雷澤蓋回到了阿根廷,圓了自己的夢想加盟河床俱樂部。

人和人,終歸是有差別的,小山智麗、張本智和時刻表現出對中國咬牙切齒的恨,我們別無他法,只好埋頭修煉自己,打到他們不能叫為止。


正品足球


他們不是對祖國有仇恨,是對國內體育界官僚機構和腐官們的仇恨,是權力限制了這些運動員發展的機會和潛能,投訴無門走投無路才出走的。在日本拿到冠軍,一樣是中國人,一樣值得國人驕傲,運動員特別是優秀運動員出走事值得國內檢討。


wursh


客觀的講,這些運動員擊敗中國,並不是仇恨中國,而是,在比賽中證明自己,我有實力!為什麼在國內不用我!僅此而已!而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仇恨中國的人!


手機用戶60300136635


小編的題目有主觀指責的意思。其實這些人的做法跟愛不愛國沒半毛錢關係,關鍵是這部分人在國內一定受到了迫害和不公正的壓制使得他們以打敗中國的這個項目為榮,以出這口惡氣。說白了都是體制惹的禍。


用戶65424632906


多半是被國內教練領導要求讓球逼迫的迫害的。姚明說過,一個讓人才下跪國家是留不住人的


吃瓜群眾147293236


仇恨,是因為他們自己覺得自己很可憐!

確實很可憐,在中國被壓抑,在日本被瞧不起,他們必須以此行為孤獨地存活下去,而且還要用盡畢生的精力去證明自己,活得瀟灑、活得漂亮,他們想大聲說,你們這群傻逼,我就是瞧不起你們,可惜又不敢大聲說出來,日本是一個很懂禮貌的國度,怎麼會允許這種低級的冒昧語言表現在媒體之上!

所以,可憐吧!

擊敗中國為榮,那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回顧歷史,除了中國的乒乓球,還有哪個項目能讓純粹的外國選手認為,能擊敗中國,真是榮光?

只有乒乓球了。中國的乒乓球只能被自己擊敗。

無論是被國外歸化的中國球員還是教練,都是用中國的這套方法擊敗中國的部分球員。這有什麼好高興地,本質上就是中國的內戰而已。何智利、張本智和統統如此。

一個人可以背叛自己的階層,但永遠無法背叛自己的出生。

體育,就是吃青春飯,青山不在,怎能有細水長流?

所以,除了獲得畢生的唾沫之外,如此背恩忘祖之人,活不長久。


蜀小叨


明朝被滿族征服後,朱舜水跑到了日本,寫了很多大罵大陸的文字,他不愛中國了嗎?他是愛的,愛之深,恨之切,他要是真的不在乎中國了,他也就不關心了,他寫了那麼多罵大陸的文章,心裡還是放不下,希望大陸能改正自己的弱點,不要向當時的野蠻人屈服,當然,他在日本罵,他是安全的,敢罵也不能說明他多有種,當時留在大陸的文人,有罵的,被砍頭,有的頹廢了,朱耷石濤傅山,他們的痛苦有誰能懂?錢謙益不自殺就該被嘲笑嗎?面對太強的歷史大潮,個人的力量太小了,這種無力感有誰能知?那些移民日本的運動員,不刻苦比賽,在日本也混不下去吧!認真比賽,遇到大陸的對手也拼盡全力,其實是對大陸運動員的尊重,難道大陸運動員贏得一個金牌要靠自己移民國外的同胞放水嗎?大陸運動員即使敗給華裔,也不必恨自己的同胞,金牌就是個象徵,咱們華人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的拿了世界第一,不正是說明華人行嗎?華人有希望!就像當年國內華人沒拿過諾貝爾獎,但是美國華人拿了呀?咱們這個種族智力不差,只要制度設計合理,國內也能源源不斷的拿獎!當年日俄戰爭,日本勝了,黃種人第一次打敗白種人,當時是極大的鼓舞了中國人的,秋瑾還專門寫詩“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秋瑾從日本戰勝俄國,想到了過去幾千年黃種人文明領先世界的,只是近代乾坤倒懸了,被白人壓著打,我們黃種人不行了嗎?只要我們敢於犧牲,敢於奮鬥,要把乾坤挽回來,我們黃種人的文明還要領先世界!這是怎樣的氣魄和胸懷!狹隘,自私的民族主義要不得,只以金牌論成敗要不得!要想征服大海,必須有比大海還要廣闊的胸懷,要想征服世界,必須有容納世界的胸懷!


風雨樓上沉思閣



這倒是個好問題。的確有十幾位中國運動員加入日本國籍,並且有的以擊敗中國為榮,有的低調做人(例如韓陽、韋晴光等),他們的選擇我們無從干涉,但這個現象還得說一說。


1)加入日本國籍的,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注:張本智和是出生在日本,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成年人的世界很少是意氣用事,多數還是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利益驅使,來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項。

那麼,加入日本國籍後,勢必會在體育競技領域與“祖國”競爭,由於已經是日本人,為日本贏得更多的榮譽是本份,但運動員自己喊出“為榮”還是很少,多數都是媒體的引導和誤傳,畢竟戰勝就行了,沒必要以此為光榮。利益上最大化即可,犯不著為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2)多數的仇恨還是來自誤會,來自媒體的惡性引導

很簡單,無論是日本媒體還是中國媒體,營造一個歸化運動員,滿口稱讚日本,以擊敗中國為榮的“人設”是最能吸引流量的,所以這也都是利益驅使,真正討厭中國的還是極少數。特別是現在已經比較少的讓球、隊內腐敗、不公平對待,出去的多數還是自己的個人選擇。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同意我觀點的請點贊,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說出您的想法。

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喲~


乒乓社交開球網


我想你說的最符合你的問題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小山智麗另一個是張本智和,巧合的是兩人都是乒乓球運動員。大概說一下吧,何智麗是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球員,在隊內她有個綽號叫做“傻大姐”,主要是因為她痴於練球,情商稍有不足。1986年亞運會,何智麗在亞運會決賽接到了讓球輸給焦志敏的命令她服從了,1987年印度新德里世錦賽,何智麗與管建華在半決賽遭遇,而另一組是中國的戴麗麗和韓國球員梁英子,國乒為了確保金牌,決定讓何智麗讓球給管建華,教練組認為管建華是最適合對付梁英子的,然而何智麗在實際比賽中沒有照做,她擊敗了管建華在雖然在決賽她也擊敗了梁英子,但是卻因為拒絕讓球被國乒內部禁賽。
隨後的1988年漢城奧運會教練組沒有給何智麗報名,這才有了何智麗出走日本嫁給小山英之的故事。出走日本後何智麗成了小山智麗,也成為了日本乒乓球隊的一姐,1994年廣島亞運會,何智麗賽前就對日本媒體說要擊敗國乒為日本拿到金牌。最終的結果就是小山智麗一天之內連克陳靜、喬紅和鄧亞萍,賽後小山智麗稱很高興擊敗了中國選手奪得亞運會冠軍,這甚至比在中國拿到世界冠軍都高興。

小山智利反戈一擊其實是帶著恨的,她痛恨讓球的,也痛恨讓她讓球的教練,只是可惜小山智麗因為一些舉動導致她很難回到中國了。

張本智和與小山智麗不同,張本智和是父母都在日本打球和執教,張本智和的父母在1998年就來到了日本,2003年張本智和出生在日本,2014年為了進入日本的精英學院打球,張本智和和父親以及妹妹一起放棄了中國國籍,可以說張本智和其實更接近於日本人,從小的生活就是在日本文化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張本智和的幾乎就是一個日本人張本智和曾有過出言要擊敗馬龍的話,而且不久後張本智和真的做到了,其實對於張本智和來說中國與大其實並沒有什麼深厚的情義,畢竟他其實是隻是一個有著日式思想的華裔球員而已。

這是我的回答,認可請點贊,喜歡請關注,我是秀才,願與您一起暢聊體育世界!


殺豬的秀才


這個事要一分為二的看:

先說個正面的例子:

這些年去日本打球的運動員確實越來越多,有一些是為了生計,因為國內競爭太激烈,永遠打不出名堂來,所以這部分人有點無奈,是不得已而為之!比如乒乓球運動員韓陽,這小夥子很有骨氣,堅決不說日本話,不改日本姓,不娶日本媳婦(這個我持保留意見),只吃中餐廳,就是為了生計而打球,後來他回到遼寧省隊當教練。

再說兩個反面教材:

但是有一些球員就說不過去了,比如張本智和一家,其父張宇和其母張凌本身就是國乒省隊球員,張凌還進過國家隊。其子張本智和出生在日本,你們舉家去日本打球無可厚非,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嚴重缺位,張本智和還真就如題主所言,以擊敗中國球員為榮!

你說張本一家,除了球拍和球衣是日本的外,剩下的都是中國的,就連技術也是我們的,怎麼教育的孩子如此囂張,以至於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個我一直認為是父母教育出問題了。


還一個典型是大家都熟悉的小山智麗。她去日本打球純屬鬥氣!但她也很委屈,領導安排你讓球你不聽,你可以直接提出來,非要背地裡對著幹,指定沒有好果子吃!結果就是你可以拿一場比賽的冠軍,但是奧運會參賽名額沒你的事!

何智麗一看急眼了,不讓我打無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一氣之下去了東瀛,嫁給日本人,代表日本隊打比賽,亞運會上決賽對陣鄧亞萍,“吆西”滿天飛,贏球后居然說出:她為擁有日本這樣的祖國自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擊敗中國選手。此言一出,激起千層浪!無他!這話出格了!你說你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嘛!


說到這裡,我們也應該反思:為何那麼多人選擇去日本打球?一方面是我們國乒人才濟濟,人才輩出,但是能打出來的寥寥無幾,就那幾個人,打不出來的出路何在?當陪練的算是好的,很多都面臨著無球可打,退役即失業的窘境著實讓很多人看不到希望,所以只能出去混!

對於這部分人(可真不是少數),路在何方?各位看官,想過沒有?算了,還是讓不懂球的胖子去想吧!第六人洗洗睡了!


對了,看完如果能引發您的一點點思考,請給點個贊。有好的建議可以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