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绍兴鹅当家绝色双拼:火焰醉鹅vs白斩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七岁时觉悟已经很高,早早地写了这篇《咏鹅》。对于吃货来讲,十七岁可能都没法达到骆宾王的悟性。

除了美观以外,鹅在吃界的地位在古时候历朝历代都十分尊贵。先秦时代,人们已经把鹅列为六禽之一。到了汉代,鹅开始作为一种禽类美食,出现于上流社会的食馔之中《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今富者……春鹅秋雏,冬葵温韭。"可见,汉代以前,鹅还没普及为大众化的禽类肉食。

「原创」绍兴鹅当家绝色双拼:火焰醉鹅vs白斩鹅

有境界的鹅

一直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鹅的烹饪技艺才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当时,食界推出了很多食鹅方法,最常见的是"鹅炙"。《南史·江淹传》记载:"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在当时,鹅炙是一种高档肴馔,能够享用的人,一般都具备较高的社会地位。

唐代之前,我国养鹅业并不发达,鹅比较少见,鹅肉价格也在诸类肉食之上。到了唐代,南方开始大规模饲养,鹅的数量猛增,成为了南方人的家常肉食,烹鹅方法也就更多了。其中最为奢侈的吃法是"浑羊殁忽"。《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卢氏杂说》云:"两军每行从进食及其宴设,多食鸡鹅之类,就中爱食子鹅。鹅每只价值二三千。每有设,据人数取鹅,去毛,及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谓之浑羊殁忽。"去羊而吃肉,简直奢侈,可见鹅肉地位。

要说鹅的地位高,最能让绍兴人熟知的例子就是酷爱鹅的王羲之。王羲之拿自己天下第一的字去换鹅,一方面说明鹅少,供不应求,另一方面说明鹅的地位之高。不光王羲之爱鹅,绍兴人也爱吃鹅。每逢家中祭祀或是宴请宾客一定会宰一只鹅供食用。要知道虽然现在鹅满天下,可普通人家不是逢年过节也是鲜少吃鹅的。

「原创」绍兴鹅当家绝色双拼:火焰醉鹅vs白斩鹅

绍兴鹅池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讲述了两种烹鹅方法,其一是"缹鹅法",缹是一种蒸法,通常在容器上蒸;其二是捣炙法,是指把鹅切成细丁,串联烧烤。绍兴人惯常吃鹅的方法就是第一种,古代叫缹鹅,我们则叫白斩。将鹅蒸熟,切块,沾之以酱油,味道鲜美极了。不过吃惯了白斩鹅,初看到鹅炙法还是让人吞了下口水。想想火焰鸡,再想想鹅炙:火烧在鹅身上,烤肉的香味已经扑鼻而来。让人惊奇的是,在绍兴这块惯吃白斩的土地上,竟然有人遵循老底子的方法开店主推起了【火焰醉鹅】。

「原创」绍兴鹅当家绝色双拼:火焰醉鹅vs白斩鹅

吃惯白斩鹅,想换换口味的人一定要去这家店试一试传说中的"火焰醉鹅"。虽然没有白斩来的味道鲜美,但纯天然无污染的养殖,即使用鹅炙法,外焦里嫩的鹅肉裹挟着大自然的清新感也能充满口腔,带给人幸福感。

据这家店的老板介绍,他已经从事养鹅业20多个年头。在绍兴兰亭镇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隅,有块50%都被青草覆盖的基地,鹅在这里撒欢的奔跑,真正做到了以主食青草,辅食其他杂粮的生态养殖方式养鹅,不拿饲料鹅滥竽充数。

「原创」绍兴鹅当家绝色双拼:火焰醉鹅vs白斩鹅

这家店在柯桥唯美花园对面,镜湖加油站斜对角,名叫"鹅当家"。绍兴鹅庄遍地,是时候换个吃法尝尝鲜了。

秋季早晚温差大,下班前往鹅当家,点上一锅老鸭汤,点上一份火焰醉鹅。吃完身心通畅,不光身子暖了,连身体都幸福的飘了起来。

「原创」绍兴鹅当家绝色双拼:火焰醉鹅vs白斩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