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如何诠释“房子是用来住的”?五大因素实现住有所居梦想!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德国在发展过程中,较好地维护、做实了房地产的居住属性,房地产市场非常稳定。德国在房地产业发展和管理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德国是如何诠释“房子是用来住的”?五大因素实现住有所居梦想!

1、房地产业划入社会福利部门

德国《宪法》和《住宅建设法》都明确规定,保障居民住房是联邦政府首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德国政府始终把房地产业视作是国家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所有房地产政策的核心出发点。因此,德国实行由商品房、合作社建房、私人自建房、政府保障房组成的多元住房供应体系。其中,政府对合作社建房给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合作社建房占每年新建住宅总数的比例超过30%。政府充分考虑收入差距,对地产规划的高、中、低档房屋比例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房。多元的住房供给使德国房地产市场供给相对充足。在德国,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占约8%。德国不会也不能通过抬高当地地价和房价来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

德国是如何诠释“房子是用来住的”?五大因素实现住有所居梦想!

2、在房地产领域严厉打击投机与暴利

在德国,出售房地产首先要缴纳评估价值1%-1.5%的不动产税与3.5%的交易税。如果通过买卖获得盈利,还要交(盈利金额)15%的资本利得税 ;如果新购住房未满七年即转让,则其综合税率高达50%;如果五年内卖出3套及以上住房,则还要加收25%的资本利得税。因此,基本无利可图。此外,在德国,炒家无法把税费转嫁给买家。其一,转嫁成功与否取决于购买弹性,如此高额的税率,炒家无法全额转嫁给买家。其二,在德国住房买卖交易中,如果你任意加价,一套房屋超过独立地产评估师评估的合理房价的20%,你可能面临5万欧元的罚款,而如果超过50%,你可能因为暴利而面临刑事处罚!在持有环节,德国住房拥有者还要缴纳土地税。土地税与个人收入无关,标准由当地制定,并由城镇自行支配。

德国是如何诠释“房子是用来住的”?五大因素实现住有所居梦想!

3、发达的租赁市场

德国拥有欧洲最大的住房租赁市场,其正在努力实现每个个体“住有所居”的梦想。德国的住房拥有率始终处于约40%(欧盟平均约为63%)。约一半以上的家庭均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目前,德国自有住房率为42%,租赁住房率为58%,约77% 的年轻人是“租房族”。 德国刻意设计了一套鼓励租赁而非买卖的法律系统,包括《住房补助金法》、《住房租赁法》等。政府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房东尽可能地出租房产,租客也享有较多的权利。德国没有户籍制度,德国人到一个新的城市,只要确定住处,去相关的部门登记即可。此外,德国政府还根据家庭人口、收入、房租给予居民房租补贴,确保每个家庭有足够的租房支付能力。

德国是如何诠释“房子是用来住的”?五大因素实现住有所居梦想!

4、审慎的住房金融

德国住房金融杠杆率较低,这有利于遏制投机。德国银行很少被允许发放相当于房产80%以上价值的贷款。德国住房存贷利率固定不变。存贷款利率分别是3%和5%,抵押贷款固定利率期限平均为11 年半。这种长期固定的房贷利率,看似失去了利率调节的灵活性,实际上为消费者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预期,对房贷市场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另外,稳定的货币投放是德国房贷利率长期固定的基础。

德国是如何诠释“房子是用来住的”?五大因素实现住有所居梦想!

5、均衡的城市化

德国的城市体系是多核心且均衡的。早在 1960 年,德国城市化率即已达到71.4%,2016年的城市化率为75.5%。当前,德国大约有11个城市群,聚集人口占比71.98%,GDP占比约为73.14%。合理的城市布局,使大多数德国居民分散在众多中小城市里。这不仅有利于房价的稳定,还避免了人口过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因此,也不会引发所谓的住房刚性需求,从而避免为投机炒作留下空间。

德国是如何诠释“房子是用来住的”?五大因素实现住有所居梦想!

综上所述,德国住房体制较好地诠释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内涵,做实了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欢迎讨论,喜欢的话请点赞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