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造假 馬蜂窩稱「遭水軍有組織攻擊」 陰謀?貓膩?

最近,一篇名為《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刷屏網絡,直指以旅遊攻略見長的在線旅遊平臺馬蜂窩點評內容造假,一時之間把馬蜂窩推上了風口浪尖。

”馬蜂窩被指1800萬條點評內容造假

10月21日,微信公號“小聲比比”發文稱,馬蜂窩網站大量用戶評論造假。文章稱,該結論源於乎睿數據團隊的數據分析,2100萬點評中有1800萬涉嫌抄襲。還有直接用機器翻譯外文網站點評,點評內容與點評商家脫節等情況。

公眾號“小聲比比”創始人 梓泉:我們說的這個抄襲是百分之百的搬運。比如yelp上一個英文點評直接機翻過來,或者是大眾點評上的一個點評,直接全文複製下來,這才算抄襲。

文章還透露,這些抄襲賬號還活躍在官方抽獎中,並且多次成為大獎得主。

公眾號“小聲比比”創始人 梓泉:我看過他們的完整數據報告,而且也對這個數據進行了核實,比較靠譜。

就為何會選擇馬蜂窩進行分析,梓泉稱這純屬是一個偶然。原因是乎睿數據團隊吃外賣拉肚子,如實評論卻被店家認為有意抹黑。

公眾號“小聲比比”創始人 梓泉:他們寫了一個模型,想去鑑別餐飲點評的真假作為參賽項目。本來只是想拿馬蜂窩訓練一下模型,結果沒想到訓練模型的結果是直接把他們掀了個底朝天。

10月22日,馬蜂窩旅遊回應,點評內容在整體數據中僅佔比2.91%,涉嫌虛假點評賬號數量佔比微乎其微,現已對這部分賬號進行清理。自媒體將違規商家的不法行為歸咎於馬蜂窩,與事實嚴重不符,馬蜂窩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小聲比比”梓泉則針對回應稱,希望馬蜂窩能夠公佈相關數據和統計口徑。有消息猜測,梓泉等人的做法涉嫌融資暗戰,馬蜂窩也稱存在組織攻擊行為。梓泉則解釋,他個人和乎睿數據都和在線旅遊網站沒有任何合作。

馬蜂窩先說清“有組織水軍” 再談“有組織攻擊”

作為一家主打用戶生產內容的旅遊網站,馬蜂窩號稱的2100萬條“真實點評”無異於一筆重要的無形資產,然而超85%的內容被指抄襲,讓這筆“資產”的成色大打折扣。業內人士也透露,類似的情況在互聯網企業之間並不罕見。行業比較普遍的是銷量、評論灌水,並不是每家都會去抓取用戶評論。有律師認為,馬蜂窩的抄襲行為如果屬實,就涉嫌不正當競爭。

對於這一新聞事件,《光明網》指出,面對質疑,馬蜂窩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事實,既然有賬號涉嫌虛假點評,那這些虛假點評的量大概有多少,來源是什麼?是少數用戶的自主行為,還是平臺的“有組織”行為?這些問題關乎企業的聲譽和行業的生態。如果在客觀存在的問題上表態含糊不清,倒重點追究起質疑者的動機,只會把水攪渾,洗不清自己,也對行業生態的健康無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