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的一道小學語文題,讓我不得其解

中秋小侄子在家做作業,發現他正在訂正一道似曾相識的語文題,我仔細看了看試卷,題目如下:

侄子的一道小學語文題,讓我不得其解

原來,這道題在我小時候的語文試題中也經常出現,依稀能夠記起冰心的原名是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但後面的幾個家我已經忘了,但發現侄子的答案錯的原因居然是順序不對,不是散文家、兒童文學家、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而是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和散文家。

侄子的一道小學語文題,讓我不得其解

這樣的正確答案讓我有些驚訝。但同時也讓我對如今的教育開始反思。

中國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對於教育實踐當中出現的死記硬背的批評聲音也是此起彼伏,但問題卻依然存在。現如今人工智能的腳步快的一直為世人所驚訝,也不停得給教育從業者敲響著警鐘,但大多數的學校和教育職能部門都充耳不聞,依然按照以前傳統的方式繼續教學。因為他們給出了不可推卸的理由:社會還是很重視考試成績的,這樣的體制已經延續了這麼多年,改變的阻力太大、風險太高!

侄子的一道小學語文題,讓我不得其解

這樣的聲音一直阻止著傳統教育的變革,但不可爭辯的事實卻擺在我們眼前。現在的互聯網發達的程度已經足以讓任何一個人通過搜索引擎來查找他們所需要的話題,孩子根本用不上在傳統學校裡學習幾年甚至十幾年死記硬背那些用智能裝備搜索就立馬能得到的答案。以往的那些教育方式所培養出來的人們早已不再適用於當今社會的發展

侄子的一道小學語文題,讓我不得其解

中國的教育環境其實已經把“言傳身教”做的很好,但整個社會並不太重視“育”。老師和家長們大都只關心自己的孩子的成績,似乎成績好能夠彌補所有的不足。而分數低的學生,稍有一些缺陷或者弱點就會被無限放大,被批評得一無是處。而那些從課本當中獲得的知識,又有多少能體現在日後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是好的,但其實並不需要我們花這麼多精力去記憶。實際上,學生一輩子最受裨益的,是思考的方式和做人的道理。知識是可以傳授的,很多知識是要通過勤奮努力的學習才能獲得的,但如何思考、如何做人是在一些具體活動或者項目上獲得的。

侄子的一道小學語文題,讓我不得其解

“教”和“育”其實是兩個概念。現在的社會對對學校的期望太高。教的主體是學校;育的主體是家庭,然後才是學校。但反觀現在的環境,家庭教育成了學校“教”的延續,繼續為孩子補課、考級,而學校、老師本身沒有做好的“育”卻沒有得到家庭教育的重視。

侄子的一道小學語文題,讓我不得其解

教育大家陶行知所提出的“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是對教育最淺顯易懂又最深刻的闡述。

教育本身是一個社會問題,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或者“完美方案”,更沒有“一招制勝”“一勞永逸”的教育方法或者模式。我們需要探索的是如何讓現在的教育更適合當代社會的發展,通俗一點講,是思考教出來的孩子如何去適應未來的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