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回首我國產業發展的前史與展望

導讀2018新聞:

一、

特斯拉公司與上海市規劃與國土資源管理局正式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規模達到1297.32畝,按照合同約定總投資額不低於140億!

此舉標誌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臨港地區實質落地。以此為基礎,臨港地區正在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通過項目佈局和產業配套,帶動相關產業鏈延伸和完善,打造千億級的具有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成為具有明顯特色的智能製造集聚區。該項目的落地將成為臨港產業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強力引擎。

二、

荷蘭電池製造企業沃克斯公司決定向中國投資18.5億美元,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設立新能源鋰電池超級工程項目並設立中國研發基地。

這兩則新聞傳送給我們的信號是未來產業的發展將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行業。而由中國信息化百人會舉行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座談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就產業發展發表“對我國40年產業發展的回顧與思考”的主旨演講。

40年產業發展的簡要回顧

第一階段、中國產業再發展的起步階段

第二個階段、1992年到2010年前後是經濟發展的追趕期。

第三階段、向創新驅動轉型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政府在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的同時,在幾條戰線上推進經濟增長動力轉型和產業的創新和升級:

1. 國家制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引領未來產業發展。

2. 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並不斷改善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

3. 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破解了一些阻礙創新的體制障礙。

4. 對傳統產業淘汰落後、壓縮過剩。

5. 倡導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和提升製造業。

6. 倡導“互聯網+”和大眾創新、萬眾創業。

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

90年代以來一直把產業政策放到經濟管理的重要位置。如果對近30年產業政策做一個評估,可以說,在經濟體制轉軌的初期,有失有得,得大於失。

一、以產業政策接盤,使剛性的計劃管理逐漸退坡。

二、一些普適性政策,如兼併破產、減人增效、完善社會保障體制、研發費加計扣除和加強產權保護等改善了企業發展環境。

三、在市場失靈領域設立16個重大專項等促進了產業水平的提升。

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產業政策有得有失,失大於得。

一、行政性壟斷未能減退,市場壁壘依然存在。

二、所有制歧視未能消除,市場主體的不平等被固化。

三、企業市場進入和投資決策的權力未能到位;四是區域市場分割依然存在,沒有明顯減退。

促進產業發展的有兩大政策,一個是產業政策、一個是競爭政策。如今,已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政府已經沒有信息優勢,最需要的是有效的市場競爭。目前,一些產業政策抑制競爭的負面效應已經成為增長動力轉型的障礙。

消除所有制鴻溝

消除所有制鴻溝對各類所有制企業都是一次解放。90年代初“姓資姓社”問題的突破,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掃清了障礙,極大地調動了經濟增長潛力。今天,在向創新驅動轉型的時期,特別需要釋放億萬人民求富創業的內在動力、擴大中等收入階層,如果能摘掉企業“所有制標籤”,消除“所有制鴻溝”,突破“姓國姓民”的桎梏,將是生產力的又一次解放,為奔向高收入國家奠定基礎。

追趕型經濟與創新型經濟

創新型增長有幾個特點:

一、創新是基於市場導向、由企業家精神鑄就的,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政府無法預知未來,不是規劃和審批所應涉及的範疇。

二、競爭性市場是創新的平臺。

三、創新是試錯的過程,應鼓勵而不是限制新的進入者。

四、新的創新衝擊舊的創新,會引發創造性破壞,加速企業的興衰和勞動力的流動。數碼攝影的進步,甚至使柯達這個百年老店走向破產。

五、大公司試錯成本高,本能地追求成功率和穩定性,中小企業是創新的生力軍。

六、靈活的直接融資方式是創新的助推器。

重視中小企業不可替代的作用

創新體系中,中小企業的作用被嚴重低估了。技術創新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從全社會的角看,中小企業是試錯成本最低的一群。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是以自身的“生和死”在充當著新技術、新產業探路者的角色,為大企業的技術集成進行著鋪墊。科技型中小企業處於弱勢地位,但它有很強的正外部性,理應得到政府的支持。把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對立,把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對立起來的觀點和做法不利於建立好的創新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